(1.武漢航海職業(yè)技術學院 430062;2.軍事經濟學院 430035)
【摘要】高等院校教師的師德建設一直被認為是高校建設的重中之重,充分認識高校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對于高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師德;意識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4年全國師德論壇上指出:“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人才?!睅煹聨燂L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前途與命運,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及中華名族的未來。
一、高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敬業(yè)意識淡薄,對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重視不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及觀念日趨呈現功利化趨勢,一些高校教師思想在這種思想大潮中未能很好的把握自己,過分看重個人利益的得失,把高校教師僅僅看作是一種職業(yè)及自己謀生的手段,而沒有把它看成是傳承人類文化知識、傳到授業(yè)解惑的一項崇高使命[1]。在這種錯誤思想觀的影響下,高校教師失去了對這一職業(yè)應有的責任感與敬畏心,不能很好的安心與教學,本著按教學大綱按時完成課時的心態(tài)敷衍了事。有些教師單純的局限于書本知識,照本宣科,不能很好的擴充學生的知識量;有些教師本職工作,未能做到真正的教書育人,沒有把“育人”作為其應盡的職責,不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還有些教師上課準備不夠充分,課前未能備課,上課即興而講,不能按照課程大綱進行教學,極易誤導學生,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及教學質量。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師在社會大眾心中崇高的形象。
2、自身素質不高,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教師擔負著傳到授業(yè)解惑的神圣職責,其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2]。這種影響不僅僅包括知識體系方面的,更重要的是還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等方面的影響。因此這對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提出了比其他行業(yè)更高的要求,在道德行為上,教師必須起到很好的示范性作用。但是目前很多教師由于自身素質不高,師表意識淡薄,缺乏自尊自愛的精神。一些教師忽視與學生的交流,缺乏正確的“學生觀”,不能深入學生,對學生缺乏應有的關愛與適當得心理疏導;一些教師不注重師表形象,課上不認真講課,語言簡單粗俗,衣著隨意等等;還有些教師功利性較強,一碗水不能端平,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教師為人師表的崇高職責。
3、思想觀念混淆,過分重視科研忽視了師德的培養(yǎng)
在高校職稱評價體系的影響下,面對科研論文及學歷的雙重壓力,大部分高校教師呈現輕教學重科研的想象,甚至有些教師逐漸放棄教學,放棄了作為教師本應盡的教書育人的基本職責,一心專研科研論文,或者進修獲得高學歷,為評定職稱積極做準備。這些現象的存在,致使一些教師上課時無心教學,對學生缺乏感染力,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健康發(fā)展,教學質量也大打折扣,對學生人生觀及世界觀產生了消極的影響[3]。
二、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
1、加強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塑造優(yōu)秀師表風范
要對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江澤民“三個代表”的教育,加強黨的基本路線及基本國情的建設,保持其堅定的政治信念,激發(fā)他們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愛崗敬業(yè),發(fā)揚奉獻精神,教育他們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把高校教師當作他們的終身事業(yè)去奮斗,并樹立正確的事業(yè)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地在教育事業(yè)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同時要組織教師認真貫徹學習《教師法》、《教育法》等的相關實習細則,使他們明確做一名合格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道德規(guī)范,意識到師德建設的必要性與必要性,從而自覺履行教師的職責與義務,讓教師真正落實社會主義榮辱觀,把教書與育人落到實處[4]。通過多種途徑,努力提高高校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及道德規(guī)范意識,引導他們認真專研業(yè)務,勇于探索,不斷開發(fā)新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對科學前沿知識的敏感性,走在科學知識發(fā)展的前沿。在師德師風建設中,要樹立先進典型,發(fā)揮示范作用,在學校內部營造先進,積極向上的氛圍,豐富教師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勵他們自覺加強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做學生思想道路上的開路人與領航者。
2、健全教師完善的人格,倡導教師的奉獻精神
關于“身教重于言傳“的論斷,從古至今,已經通過了無數個中外教育家的論證。由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其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所說的為人師表,主要就是指教師的人格魅力,一個擁有完善的人格的教師,其教育力量能從從活的人格魅力中凸現出來,這是任何規(guī)章制度和法規(guī)體系都無法比擬的。良好的師德師風的建立,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展現其作為教師獨特的人格魅力,把這種魅力貫穿到教育教學之中,潛移默化的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健全教師完善的人格,是師德建設的關鍵所在,師德師風的還壞對學生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需要不斷進行自我調節(jié),自我完善,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態(tài)度等等品質。
3、建全師德評價體系,科研與教學兩手都要抓
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首先必須要建立一套有科學依據的可操作性的高校師德規(guī)范體系做保證,并且這套法規(guī)體系必須真正落到實處,對評估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狀況能起到作用。高校要建立完整的教學評估體系,除了一些靜態(tài)的教學效果和質量的評估外,還需要對一些動態(tài)的指標進行評估,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是否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影響學生;是否做到了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導、啟迪學生等等。要雙重考核教師的科研狀況及教育教學情況,高校內部形成統一、完整的考核、評議、優(yōu)勝劣汰的評價機制。定期對教師的師德狀況進行考核,并把考核權交給學生,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既可以增進師生之間感情,也能積極促進教師提高自身道德規(guī)范,真正做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感化學生。讓教師在專研科研時,不忘記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本職[5]。
參考文獻:
[1]曹秀珍.德才兼?zhèn)浞绞軐W生愛戴[J].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基礎部,2007(3).
[2]李思潛.高校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理論研究,2001(5).
[3]方曉春,施一萍.高校師德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寧波大學,2001(23).
[4]張雷.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理論探討[J].桂林工學院,2003(12).
[5]王美英.高校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蘭州城市學院,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