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以及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煤礦生產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幾年來,我國煤礦生產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這也對安全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煤礦生產與其他行業(yè)相比,具有自身生產的特殊性,具有收益率高、風險性大等特點,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礦企業(yè)生產管理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某種程度上,安全管理的好壞能夠反映出煤礦企業(yè)綜合管理水平的高低。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技術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對人、設備以及環(huán)境的管理,但是對人的管理是核心要素。目前,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理念落后、制度建立不健全、管理人才相對缺乏、技術管理投入不足等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煤礦技術的有效發(fā)展。本文主要對現階段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就如何改善提出了具體解決措施,共各位朋友批評指正。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現在;存在問題;完善制度
一、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的現狀
煤礦生產與其他行業(yè)相比,具有自身生產的特殊性,具有收益率高、危險性大等特點,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礦企業(yè)生產管理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受到了國家高度的重視?,F階段,為了確保煤礦生產過程中職工的人生安全,國家對煤礦生產安全技術管理方面進行了法制完善,加大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對煤礦企業(yè)安全管理機構組建進行了明確,同時也加大了對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資金方面的支持。通過對煤礦企業(y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以及對煤礦瓦斯的有效治理和診治,煤礦生產安全技術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煤礦安全技術生產帶動產量的大幅上升,“十五”時期中我國煤炭總產量每年平均的增長速度高達17%左右,其中國家重點煤礦煤炭生產量可達到12億噸左右,國家地方性煤礦總產量也達到了3.5億噸左右,鄉(xiāng)鎮(zhèn)級別煤礦原煤產量達到了近9億噸左右。
其次,生產技術指標穩(wěn)步提升,目前我國重點大型煤礦企業(yè)采收工作量平均單產達到了5萬噸/個/月,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0%。挖掘能力方面單進達到了150米/個/月,開采人員工作效率達到了4.5噸/工時。
第三,我國煤礦生產技術安全性總體趨于穩(wěn)定。近幾年來,國家大力治理煤礦安全技術生產,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對國家以及地方性煤礦的監(jiān)管力度,各煤礦企業(yè)對安全技術管理越加重視,截止目前為止我國煤礦年發(fā)生事故總量、特大事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了明顯的下降。事故率和死亡率同比分別下降近10%和20%。
第四,為了加強對國內中小煤礦企業(yè)安全問題進行有效管理,在近兩年里,我國加大了對中小煤礦企業(yè)的檢查力度,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技術能力的企業(yè)給予暫停生產直至關閉的處理,使得我國煤礦市場得到了凈化,同時對安全規(guī)范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以上就目前我國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現狀進行了闡述,可以看到我國煤礦安全管理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國煤礦安全技術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我們去解決。具體問題如下:
(一)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理念和思想較為落后。我國部分煤礦企業(yè)在技術管理方面,缺乏安全意識,對國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落實與執(zhí)行程度不夠,對生產、安全與產能效率之間的關系把握不當,沒有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在煤礦企業(yè)中的重要性。只是一門心思撲在生產上,造成安全事故頻發(fā),導致人員傷亡、生產停滯等等,給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
(二)煤礦企業(yè)技術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某些煤礦企業(yè)對技術管理的安全性不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夠科學,同時對監(jiān)管的落實情況也不夠到位,導致企業(yè)內部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長期處于低下。我國大部分煤礦企業(yè)仍然沿用著傳統的安全管理手段,即,企業(yè)內設定的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只是憑借著自身的經驗和技術能力,到現場進行監(jiān)管,而這種監(jiān)管存在著制度上的漏洞,明顯缺少量化管理的方法,檢查結果也缺少一定的權威性,此外安全檢查人員也缺乏制度的保障,使得檢查力度過于薄弱,效果可想而知。
(三)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相對被動和滯后。在我國某些煤礦生產企業(yè)對于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相對被動和滯后,每當煤礦生產出現了安全性問題,才會開展緊急動員,對受傷職工展開營救,處理遇難人員補償問題,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處理,在進行安全生產整改,而這種被動的處理方式最多維持幾個月,之后安全管理又開始逐漸散漫下來,導致安全事故的再次發(fā)生。
三、如何有效完善煤礦安全生產的技術管理
(一)加強對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煤礦企業(yè)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煤礦生產中屬于重中之重,而煤礦安全生產首先要注重生產技術的管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機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技術是煤礦企業(yè)生存的根本,因此技術管理是新時期驅動煤礦企業(yè)發(fā)展的動力源泉。煤礦生產技術管理是安全生產的基礎,而科學技術管理與其他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規(guī)劃性和指導性,煤礦事故的發(fā)生往往是由于技術管理出現了問題導致的,因此加大對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的重視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做好對煤礦技術管理中的“一通三防”??v觀這幾年來,我國煤礦生產中出現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煤礦瓦斯問題所致,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導致瓦斯事故的主要問題在于“一通三防”技術管理不到位所致。“一通三防”中“一通”是指對煤礦井加強通風管理,“三防”則是指對玩死、煤塵以及煤礦井內火災的防治。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通三防”技術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因此,煤礦企業(yè)要加強對“一通三防”技術的管理,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1、進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細化到部門和個人,明確責任,制定考核指標,提高制度的執(zhí)行力度,落實到位;2、加大對礦井內“通風”技術的管理力度?!巴L”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三防”工作的開展,首先要做好通風系統的管理,對礦井內落后的通風系統進行改善,對通風設施定期給予維護,制定通風系統管理制度,保證供風、配風的通暢性;3、加強對“一通三防”技術的投入,煤礦企業(yè)要多老舊通風系統進行定期更新,做好除塵檢修管理,引進先進的除塵通風設備,確保瓦斯的排除率,避免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三)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依靠科技作為推動力。目前,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礦生產安全管理需要依靠科技作為支撐,引進先進的采煤技術和生產設備,并給予推廣和應用,同時注重對煤礦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提高廣大職工整體技術水平,努力完善煤礦井下作業(yè)的環(huán)境,依靠科技進步的力量推動煤礦安全生產的進行。在安全生產技術管理過程中,要學會因地制宜,對不同地區(qū)、不同地理特點的礦井生產,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并給予論證,切忌盲目行事,確保技術實施的可行性和適應性,杜絕新的隱患出現。
四、結語
總之,在我國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技術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煤礦企業(yè)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新工藝,同時注重對技術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為確保煤礦安全生產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曉雨.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J].企業(yè)導報,2011(05)
[2]李兵,周軍民,王學哲.淺析煤礦“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中州煤炭,2010(03)
[3]左治興,孫學森.安全價值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06,122(6):305-307.
[4]顏偉文,張文海,王磊等.關于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素質現狀及其培訓的建議[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