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高考必考的文言實詞的意義,提出了四種快速、準確的推斷方法。
關鍵詞:文言實詞;高考;答題效率
文言實詞是高考必考的一個內(nèi)容,從試題結構看,文言實詞在新課標高考中只涉及一小題(3分),其實,它的真正賦分應在6分到10分之間。它不僅在閱讀的選擇題中考查,而且在文言句子的翻譯中也要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意義,更是讀懂文言語段的關鍵。所以,準確理解文言實詞對閱讀文言文起著重要作用。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歸納出四種快速、準確推斷文言實詞在句中的意義的方法,謹供同仁參閱。
一、語境推斷法
語境推斷法,是指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推斷詞意。文言實詞絕大多數(shù)是一詞多義的,但在具體的語境中意義是確定的,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語境所說的事和理來確定實詞的意義。如2012年課標全國卷中:
“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贝司渲械摹皩佟保郎暇洹柏┫嘤袀€兒子要參加考試”,所以,他想把這件事或其子交代給別人,由此,可推斷“屬”通“囑”,“囑托、托付”。
又如2010年安徽卷中:
“即日澍雨?!本渲械摹颁辍币辉~,可以從前文“時盛夏亢陽”和后文“是歲,大有旱”可推斷“澍雨”為“下及時的雨”。
二、語法推斷法
句子的結構成分是固定的,從實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和所做的成分,就可以推斷詞的意義。如2011年課標全國卷:
“灌迎高射之?!币斫狻坝钡囊饬x,可從句子成分入手。句中的主語是“灌”(何灌,人名),謂語是“射”,謂語前面的“高”,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高高的山崖”,所以,“迎高”組成介賓短語作狀語,據(jù)此可推斷“迎”為介詞,有“面對”“向著”之意。又如,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保ā而欓T宴》)要準確理解“兄”之意,就要搞清“事”的詞性和意義?!笆隆睘閯釉~“侍奉”,在句中作謂語,據(jù)此可確定“兄”為名詞活用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
三、聯(lián)想教材法
高考文言文閱讀,選文在課外,知識在課內(nèi),只要我們平時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透徹,尤其能熟記含有關鍵性詞語和特殊句式的句子,在高考答題時,通過聯(lián)想教材,就可以快速推斷某一實詞的意義。如2010年安徽卷中:
“尋擢補都督,恒在帳下?!币斫饩渲小昂恪弊值囊饬x,可聯(lián)想教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恒過,然后能改”中“恒”的意義,由此推斷例句中“恒”為“常常、一直”。又如,2011年大綱全國卷中:
“一留郡縣,一上憲府,遞更易?!北揪渲小耙住钡囊饬x,可聯(lián)想教材《廉頗藺相如列傳》“愿以十五城請易璧”中“易”的意義,由此推斷“易”為“更換”。
四、比較詞義法
文言實詞大多有幾個義項,語境不同,意義不同。這就要求在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中,對重點實詞的義項要進行強化識記,做題時應將幾個不同的義項代入語句中,根據(jù)語境進行比較,很快會確定其意義。如,2011年大綱全國卷中:
“江西寇亂,鼎結鄉(xiāng)兵自守?!薄敖Y”也是個多義詞,主要有“打結”“編織”“締造”“聚合”等義,將幾個義項代入原句進行比較,很快就會確定“結”有“聚合”之意。
總之,理解文言實詞是讀懂文言語句的核心,要記住高考《大綱》要求中120個文言實詞的意義,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所以,靈活運用以上四種方法,便會很快準確地推斷某一實詞在句中的意義,提高答題效率。
(作者單位 甘肅省民勤縣第四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