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將臨床護理路徑(CNP)應用到臨床護理教學的PBL教學模式中,將CNP與PBL的教案巧妙的聯(lián)系起來,使護生通過對PBL的學習,能對教案中的病例有一個動態(tài)且深入的理解,并能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護生的信心,提升護生的整體素質。方法:將2009年8月~2012年3月在我科實習的??谱o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兩組行科室常規(guī)臨床實習的PBL護理教學,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將臨床護理路徑(CNP)運用到PBL教學里。結果:觀察組的護生學習積極性、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PBL教案中疾病的健康教育完整性的掌握及病人對護生服務的滿意度均較對照組高(P<0.01)。結論:將臨床路徑運用到PBL教學模式中能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護生的整體素質,提高病人對護生的服務滿意度。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PBL教學;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G 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817—02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針對某一病種的監(jiān)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有嚴格工作順序和準確時間要求的診療計劃,其時間為橫軸,以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運用圖表形式提供有序性和時間性的有效照顧,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yī)療護理服務質量[1~3]。臨床護理路徑能夠使護士主動且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同時也能幫助患者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能很好的提高患者滿意度,在臨床上已廣泛開展使用。PBL的全稱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是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chuàng)。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4]此方法強調以護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為主,尤其適合臨床實習階段的教學。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我科室首次將CNP運用到PBL教學模式中,將CNP與PBL的教案巧妙的聯(lián)系起來,并在原基礎上對其進行擴展,使護生通過對PBL的學習,能對教案中的病例有一個動態(tài)且深入的理解,并能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護生的整體素質,使其能更加完整且系統(tǒng)的掌握PBL教案中病例的健康教育知識,在臨床教學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8月~2012年3月在我科實習的護生40例,均為大學本科,學制為4年,年齡為19~23歲。隨機將??谱o生分為觀察組合對照組各20例,兩組年齡,學歷,心理狀態(tài)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CNP與臨床PBL教學模式的聯(lián)合運用
兩組均按科室常規(guī)護生臨床實習的PBL教學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由帶教老師開展將CNP運用到PBL的教學模式,按CNP的內容進行PBL教學,并讓護士對教案中的病例實施相應的護理技術和健康教育,由帶教老師隨機抽查護生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
首先應根據(jù)科室的不同病種類型,選擇具有本科室代表的典型病例,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和以護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的原則,將該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可能會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分為以病房場景為背景的四個階段。再將CNP運用到PBL教學模式中,將病案中第一幕患者入院后即由學生飾演的責任護士寫入院評估表,臨床護理路徑放入護理病歷內,按步驟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并在四幕學習中根據(jù)教案病例中患者的情況,對做過健康教育的給以打勾、簽名和和記錄。
1.2.2 CNP在PBL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帶教老師提前將該病例的四幕場景依照時間的順序,將書面資料發(fā)給護生們。并根據(jù)護生在科室輪轉實習的時間來安排PBL教學討論的次數(shù)。如護生在科室實習時間為4~5周,可安排每一幕場景開展一次PBL教學討論,即共四次教學。如護生在科室實習時間為3~4周,則可酌情將第三幕和第四幕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討論。以科室實習小組為單位分組,每組安排主持人1人,書記員1人。護生按照老師所給出的場景資料,從患者的病情、治療、護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進行評估。包括:(1)PBL教案中第一幕患者入院時:護生根據(jù)教案中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各方面的輔助檢查來確定患者的診斷后,如何接待新患者?如何評估患者?如何為患者在手術前后做好心理護理?我們將CNP與PBL教案緊密結合,由觀察組的護生主動來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病房各種設施、作息制度、探視陪伴制度、就餐時間、便民措施、主管醫(yī)生、責任護士、護士長等。教育方法為給予講解、指導患者和家屬閱讀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2)PBL教案第二幕的圍手術期前:由觀察組的護生向患者和家屬介紹常規(guī)檢查及準備程序,訓練臥位大、小便的目的,指導患者預防感冒,介紹手術的優(yōu)點,手術的目的、過程及術后限制的情況,術前備皮、禁食、用藥的意義。(3)PBL教案第三幕患者術后護理及功能鍛煉的指導:首先觀察組的護生通過角色扮演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麻醉清醒前的注意事項,講解術后疼痛產生的原因、及如何分散注意力,鎮(zhèn)痛藥的作用及不良反應、傷口敷料的觀察和指導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的目的和意義。術后1~ 2d: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及術后合理的飲食搭配,術后對其進行軸線翻身的目的和意義。術后3~8d:早期下床進行功能鍛煉的目的和意義,功能鍛煉的正確方法及注意事項。(4)PBL教案第四幕出院指導: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如何堅持進行功能鍛煉,定期門診隨訪的意義。
在開展PBL教學期間,帶教老師應鼓勵護生通過翻閱書籍和上網搜索查閱大量有關疾病治療和護理的文獻資料。進行PBL教學討論時,帶教老師和以小組為單位的護生們按照面對面圍坐的方式入座。根據(jù)CNP和PBL教案的四幕來有順序的進行,在匯報病史后,隨即引出護理問題,主持人根據(jù)CNP開始提問,護生們舉手發(fā)言,并由書記員記錄。其他護生針對同樣的問題可以補充或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必要時帶教老師再補充,達成共識后再進行下一個問題的討論。主持人或帶教老師可根據(jù)病例的場景和CNP的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啟迪,引導護生們去思考,強化護生的記憶,最后給予解答和點評。并對護生的觀點及時給與肯定和糾正偏差,表現(xiàn)突出的護生給予口頭表揚。[5]在這四幕中,帶教老師可以讓護生們進行角色扮演,使CNP能貫穿于在整個PBL教案中,并能使護生通過CNP激發(fā)起其主動學習的作用。每次開展PBL教學討論后,都要進行總結和效果評價。包括護生的自我評價,帶教老師對護生的評價以及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通過總結和效果評價來得知護生對該病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開展PBL教學模式的適應狀態(tài)及護生在該教學模式中的收獲,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2.3 評價方法
觀察兩組護生學習的積極性,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對病人的服務滿意度的問卷調查。
1.2.4
采用x2檢驗和t檢驗,運用SPSS 10.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兩組護生學習積極性,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病人服務滿意度的比較,見下表
3 討論
隨著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的轉變,PBL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廣泛的開展于各個臨床科室。而CNP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醫(yī)療護理的工作模式。CNP的實施能促進護理人員加強健康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滿足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渴求,使健康教育的效果明顯提高。所以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將CNP與PBL教學模式的完美結合,能很好的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的提高了護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大幅度提升了病人對護生的服務質量滿意度。CNP在PBL教學中的運用還能規(guī)范護生的臨床護理行為、改變較為單一的PBL教學模式,為提高護理臨床教學質量提供了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也能更好的適應護理臨床教學的需要。其效果評價滿意。
參考文獻:
[1] 黃寶琴,鄭子梅.臨床護理路徑在分娩期孕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49.
[2] 雪麗霜.日本對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的研究[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2):547.
[3] 齊德廣,秦銀河,李書章,等.確定多術式單病種臨床路徑實施范圍和住院時間方法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5(1):63.
[4] 王力,宋金霞,黃美萍.護理教學與護士考核管理.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7:196.
[5] 顧志華.淺析案例學習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8,24(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