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研究丹參多酚酸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治療樣本來自于近一年內我院接收治療并確診為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120例,將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2組,每組60例患者。120例患者均給予硝酸甘阿司匹林以及他汀類藥物等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患者額外加用丹參多酚酸鹽靜滴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療效、心電圖療效以及硝酸甘油的停減情況,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的60例患者心絞痛療效、心電圖療效以及硝酸甘油的停減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丹參多酚酸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具有顯著改善心絞痛癥狀、副作用較小、安全性較高的療效,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冠心??;心絞痛;丹參多酚酸鹽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610-02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硬化而引起的血管狹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短暫性缺血、缺氧引發(fā)的臨床綜合癥[1]。嚴重時伴有心絞痛,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臨床上一直在研究探索安全有效的冠心病心絞痛治療方法。我院對近一年內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了丹參多酚酸鹽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將整個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照《實用內科學》第七版診斷標準,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須符合以下2條標準:(1)心絞痛病程在一個月以上;(2)心電圖出現ST段水平或者下垂型下移大于等于0.05mv。根據此標準對近一年內入院治療的患者進行選擇,最終選擇出符合研究標準的120例患者。將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2組,每組60例患者。
1.2治療方法
120例患者均給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以及他汀類藥物等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患者額外加用丹參多酚酸鹽靜滴治療,劑量為將0.2g的丹參多酚酸鹽加入到5%的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以兩周為一個療程,治療一個療程。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療效、心電圖療效以及硝酸甘油的停減情況,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定
心絞痛療效判斷標準分無效、有效和顯效。無效標準: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減少小于50%;有效標準: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減少了50%-80%;顯效標準:同等條件下不引起心絞痛或者心絞痛發(fā)作的次數減少了80%減少。
心電圖改善判斷標準分無效、有效和顯效。有效標準:心電圖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
1.0mm以上,但未達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導聯(lián)倒置T波變淺達50% 以上或T波由平坦轉為直立;顯效標準:靜息心電圖的缺血性改變恢復到了正常;無效標準:達不到以上的任何一個標準[2]。
2結果
2.1心絞痛改善療效
治療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改善總有效率以91.6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3.33%,具體數據見表1。
2.2心電圖改善狀況
治療組患者的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以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00%,具體數據見表2。
2.3硝酸甘油的停減情況對比
治療組患者的硝酸甘油的停減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具體數據見表3。
2.4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包括心絞痛復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在內的任何不良反應。
3討論
丹參多酚酸鹽提取自丹參,使用的是其水溶性的有效活性成分。丹參多酚酸鹽能夠在高凝狀態(tài)下,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保護由于缺氧-復氧交替導致的發(fā)生心肌細胞損傷,改善由于再灌注引發(fā)的心律失常;能夠促進內皮細胞的遷移,從而使得血管生成等多渠道來抵抗心肌缺血,改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3]。
本次研究也充分表明,丹參多酚酸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具有顯著改善心絞痛癥狀、副作用較小、安全性較高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張周良,李斌,張黎君,等.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性研究[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9,16(2):270-272.
[2] 何雪松,陳建昌,朱凌波.丹參多酚酸鹽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液流變學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血液流變,2012,18(1):92-92.
[3] 玉芳,李方江,孫建經,等.丹參多酚酸鹽對冠狀動脈介人治療患者血小板功能影響[J].臨床薈萃,2008,23(10):75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