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在早期惡性腫瘤(TAP)的篩查中腫瘤異常蛋白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基于自愿原則,對門診對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間健康體檢的1200人進行腫瘤異常蛋白篩查,并對同期收治的160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檢測。結果:篩查結果表明,接受篩查體檢的1200人中,共有150例檢測結果呈陽性,占總人數(shù)的12.5%。另外,接受檢查的160例惡性腫瘤患者中,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共有145例,占總人數(shù)的90.63%。結論:通過研究得出,腫瘤異常蛋白檢測技術屬于早期檢查出腫瘤的一種有效技術,其對于早期診斷惡性腫瘤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惡性腫瘤;腫瘤異常蛋白;篩查
【中圖分類號】R7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591-02
腫瘤異常蛋白屬于細胞中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等發(fā)生突變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產(chǎn)物,其屬于癌細胞異常增生期間的典型特征[1]。通過腫瘤異常蛋白檢測系統(tǒng)給予健康的體檢人群進行篩檢,可及早發(fā)現(xiàn)受檢人的末梢血有無異常情況,通過腫瘤異常蛋白檢查可充分掌握該變化情況[2]。本研究通過對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間到門診進行體檢的1200人以及160例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采取腫瘤異常蛋白檢測,以探討腫瘤異常蛋白(TAP)在篩查早期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常規(guī)資料
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間到門診進行體檢的1200人以及患者惡性腫瘤的160例患者均是自愿前提下接受腫瘤異常蛋白檢測,其中160例惡性腫瘤患者均在不低于縣級的相關醫(yī)院中,通過多項檢查(例如B超檢查、CT檢查以及病理學檢查等)確診患有惡性腫瘤。
1.2檢測方法
本次研究中共1360例受檢者均由接受過專業(yè)培訓的相關檢驗人員給予受檢者進行取樣檢測。首先,從受檢者的耳垂處或者指端出取出25微升末梢血進行涂片。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晾干后,將凝聚助劑滴入其中,在等待待2h后使用腫瘤異常蛋白檢測系統(tǒng)鏡對特異圖像進行觀察,以特異圖像的生成結果作為判斷受檢者檢測結果的依據(jù)。在進行腫瘤異常蛋白檢測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對質量體系中的相關要求嚴格遵守,做好檢測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同時需對檢驗者定期采取盲樣質控考核,從而優(yōu)化檢測系統(tǒng)在質量控制方面的管理水平。腫瘤異常蛋白檢測期間,檢驗人員應對受檢者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與分析,對于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受檢者,應對其采取行為干預,給予其中藥辨證施治、免疫治療等,同時要求其進行定期復查。
2 結果
篩查結果表明,接受篩查體檢的1200人中,共有150人的腫瘤異常蛋白檢測結果呈陽性,占總人數(shù)的12.5%。另外,接受檢查的160例惡性腫瘤患者中,腫瘤異常蛋白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共有145例,占總人數(shù)的90.63%,具體見表1。
3 討論
腫瘤異常蛋白屬于細胞中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等發(fā)生突變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產(chǎn)物,其屬于癌細胞異常增生期間的一共有特征。在健康人群的體檢中應用腫瘤異常蛋白(TAP)檢測系統(tǒng),可及早察覺到受檢者的末梢血狀態(tài),借由腫瘤異常蛋白檢測系統(tǒng)充分掌握末梢血的具體變化,相比起目前臨床上所應用的其他診斷技術(例如組織細胞學診斷技術、生物化學診斷技術、影像學診斷技術等),通過腫瘤異常蛋白檢測可實現(xiàn)提前半年/數(shù)年檢測出惡性腫瘤的效果。若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在還未出現(xiàn)相關癥狀時進行腫瘤異常蛋白檢測,可在早期時發(fā)現(xiàn)腫瘤的存在,進而實現(xiàn)及早給予患者采取健康干預、中醫(yī)施治、免疫調節(jié)等治療,達到預防癌癥的目的[3]。當前,國內政府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腫瘤預防方面所制定的預防方針均是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這一點為首要原則,其中特別突出了“三早”在腫瘤預防中的重要性,分別為早治療、早診斷以及早發(fā)現(xiàn),對腫瘤采取全面性病因預防。
在惡性腫瘤的篩查中應用腫瘤異常蛋白檢測技術進行輔助,除了可取得理想的篩查效果外,其正確率也相當高。對于癌癥患者而言,在治療早期通過腫瘤異常蛋白檢測進行篩查,一來可為患者爭取治療最佳時間,二來可有效提高癌癥患者的存活率。本次研究中160例接受腫瘤異常蛋白檢測的惡性腫瘤患者中,共有145例患者的檢測結果為陽性,陽性率高達90.63%,這一結果表明了腫瘤異常蛋白檢測技術對于診斷出惡性腫瘤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惡性腫瘤療效、癌癥發(fā)展進展、愈合情況等方面,仍需要采取深入觀察與研究。
4 結論
現(xiàn)階段,關于腫瘤異常蛋白檢測技術的醫(yī)學研究報道越來越多,而對有關惡性腫瘤各方面的相關因素(例如腫瘤發(fā)展特異性、特定規(guī)律等)進行深入的研究仍屬于相關醫(yī)學研究者的需要完成的工作,通過不斷的研究來完善腫瘤異常蛋白檢測技術,從而為相關患者提供更好的診斷服務、醫(yī)療服務,實現(xiàn)預防腫瘤,控制癌癥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 施南峰.腫瘤異常蛋白(TAP)篩查早期惡性腫瘤應用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0,26(02):188.
[2] 馬經(jīng)野,劉新民,倪曉毅,付林,許蘊.蛋白芯片聯(lián)合檢測多種腫瘤標志物在惡性腫瘤診斷和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9,19(11):2620-2622.
[3] 何萍,張敏,郭燕,袁芳,王向琿.腫瘤異常蛋白在肺癌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2,41(08):8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