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生長抑素聯(lián)合應用于SAP(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SAP患者100例,均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在基礎治療的同時,治療組采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方式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 治療前后兩組血淀粉酶和胃腸減壓量變化情況對比。結果:治療7d后,治療組的D-乳酸與血乳酸水平相對均更理想(P<0.05);治療組有效率42.0%,治愈率52.0%,總有效率為 94.0%;對照組有效率38.0%,治愈率40.0%,總有效率為 78.0%;治療組效果相對更佳(P<0.05)。結論:生長抑素應用于SAP的治療中,整體效果明顯,臨床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生長抑素;SAP;療效
【中圖分類號】R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516-01
SAP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種常見類型,發(fā)病機制復雜,常引發(fā)全身性的炎癥反應,并導致機體臟器的損傷。當前臨床一般認為SAP的發(fā)生與胰腺組織發(fā)生微循環(huán)障礙明顯相關,生長抑素可通過改善或消除胰腺的微循環(huán)障礙,對SAP起到顯著的治療作用。本文即就生長抑素在治療SAP中的效果進行具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SAP患者100例,均分為2組。治療組中男36例,女14例;年齡在24—78歲,平均(58.7±3.9)歲。治療組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在23—76歲,平均(58.2±3.5)歲。致病原因:酒精性SAP患者47例。膽源性SAP患者42例,飽餐性SAP11例。兩組在一般性資料上對比顯示無明顯差別(P>0.05)。
1.2入選標準 所有患者均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胰腺病學組于2004年制定的關于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確診[1];排除發(fā)病距離治療時間超過3d的患者;出現膽道梗阻的膽源性SAP患者。
1.3治療方式
1.3.1基礎治療 所有患者均先給予基礎治療,包括吸氧、補液、止痛、解痙、抑酸、禁水、營養(yǎng)支持、腸胃減壓、糾正酸堿和電解質平衡、重癥監(jiān)護等,同時使用抗生素。
1.3.2 治療組 在基礎治療的同時,采用生長抑素治療。將6ml生長抑素溶于48ml氯化鈉溶液(0.9%)后,微量靜脈泵注使用,速度控制在每小時2ml。
1.4評價指標 (1)對兩組治療前以及治療后3d、7d患者的血淀粉酶、胃腸減壓量分別監(jiān)測并比較。(2)對兩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治愈:治療5d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腹部痛感以及腹肌緊張等癥狀均消失,生命體征平穩(wěn);有效:治療7d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顯著,腹部痛感以及腹肌緊張等癥狀均基本消失;無效:治療7d后臨床相關癥狀均未見改善或嚴重[2]。
1.5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13.0軟件分析所統(tǒng)計數據,計量資料均以( )形式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均用X2進行檢驗,P<0.05為對比有顯著差別。
2 結果
2.1治療前后兩組血淀粉酶和胃腸減壓量變化 治療前以及治療3d后,兩組的血淀粉酶和胃腸減壓量變化不具明顯差別(P>0.05);治療7d后治療組兩項指標水平均更理想(P<0.05)。見表1。
2.2兩組臨床效果 治療組有效率42.0%,治愈率52.0%,無效率6.0%,總有效率為 94.0%;對照組有效率38.0%,治愈率40.0%,無效率22.0%,總有效率為 78.0%;治療組臨床效果相對更佳(P<0.05)。見表2。
3 討論
SAP是常見的一種臨床危急病癥,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胰液對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自身消化的結果,因一旦發(fā)病容易導致出現全身性炎癥反應,常由于以下因素誘發(fā)并發(fā)癥:①全身血液供應發(fā)生障礙;②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有害物質,如彈力蛋白酶和磷脂酶A2等胰酶,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質,腫瘤壞死因子(TNF)、白細胞介素-1(IL-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細胞因子,氧自由基及革蘭陰性桿菌產生的內毒素等;③各種有害物質隨血流釋放至全身各系統(tǒng)、各器官,發(fā)揮出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網絡樣致病效應,引起各系統(tǒng)、各器官的損害,嚴重時甚至造成多系統(tǒng)、多器官損害(MSOF)。如治療不及時,易對患者身體的多個臟器產生損傷。SAP的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但目前一般認為其發(fā)生與胰腺組織出現微循環(huán)障礙密切相關;同時,臨床通過改善胰腺組織微循環(huán)功能的方式對SAP的治療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長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環(huán)狀十四氨基酸肽,其與天然生長抑素在化學結構和作用機理上完全相同。直接抑制胰腺分泌;松弛od i 氏括約??;刺激肝臟網狀系統(tǒng),從而減少內毒素血癥;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釋放,對胰腺的細胞起保護作用應用后可通過改善激素在體內的分布情況對機體的內分泌產生調節(jié)作用,可同樣對胰腺組織的內分泌產生調節(jié),并改善胰腺組織的微循環(huán)狀態(tài),從而對SAP起到治療作用[3]。
本文50例SAP患者(治療組)采用生長抑素治療情況顯示,治療7d后治療組的D-乳酸與血乳酸水平相對均更理想(P<0.05);治療組有效率42.0%,治愈率52.0%,總有效率為 94.0%;對照組有效率38.0%,治愈率40.0%,總有效率為 78.0%;治療組效果相對更佳(P<0.05)。
綜上所知,生長抑素聯(lián)合應用于SAP的治療中,整體效果明顯,臨床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吉自敏.前列地爾在治療急性胰腺炎中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7(10):78-79.
[2] 肖平,魏國忠.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07):1200-1201.
[3] 蘭豫.生長抑素聯(lián)合生長激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4(02):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