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380—01
大小便標本的采集是臨床輔助檢查之一,針對臨床工作中大小便檢驗標本合格率低,送檢不及時等問題,2013年4月我科采取持續(xù)質量改進的方法,對大小便標本的采集送檢流程進行了規(guī)范,臨床效果較明顯,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3年1-3月共開大小便標本檢驗醫(yī)囑662例,其中尿標本不合格64例,9例尿標本中細菌量超標,8例未通知病人留取尿標本,患者拒檢26例,標本采集后未及時送檢15例,未認真進行查對致使病人信息錯誤5例,急查標本未認真交接班,影響化驗結果1例。
2 原因分析
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標本污染:護士思想上不夠重視,年輕護士對理論知識的了解不夠深入,宣教力度不夠,新護士需要不斷培訓學習,對患者留取標本的注意事項交代的過于簡單或不交代,不按要求去做,致使化驗結果不準確。(2)延時送檢:個別患者留取標本后未放置在指定地點,有些患者由于在固定的時間內沒有大便,而造成了延時送檢。(3)拒絕檢查:個別患者文化程度低,對宣教內容及要求不能正確理解,還因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拒絕做化驗,還認為大小便檢驗無助于疾病的診斷而不愿意留,從而拒絕留取標本。尤其是年輕的病人居多。(4)未通知病人留取標本:夜班護士責任心不強,只發(fā)放當日標本,未作回顧性瀏覽。(5)信息錯誤:只對床號不對姓名而造成標本與檢驗單不符。(6)病情變化所需的急查化驗結果由于交班不夠認真導致延誤結果。
3持續(xù)質量改進的方法
3.1 改進措施:①加強護理人員培訓。根據本病區(qū)的工作特點及常規(guī)檢驗項目,請相關科室檢驗人員或醫(yī)生進行授課。②規(guī)范標本采集送檢流程。醫(yī)囑開好后主班護士負責對各種化驗單進行分類,并督促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宣教與告知,和中班護士做好交接班工作,中班護士發(fā)放清潔的專用尿杯,再次宣教并做好患者信息的登記工作,次日責任組長可根據登記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檢查標本發(fā)放工作,并及時督促護工送檢標本,每日下班前主班護士要根據登記情況檢查化驗單的回報情況。③改變健康教育宣教方法。將特殊標本的采集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項打印成宣教冊,責任護士可根據宣教冊上的內容逐條講解,或將注意事項打印出來交與病人,進行三查七對保證護理質量與安全,對無陪護的老年患者護士應親自進行指導,以保證標本留取的準確性。④認真做好床頭及重點病人的交接班,交班要做到有針對性、不間斷性,以保證護理質量。
3.2檢查評價:護士長每日晨交班監(jiān)督患者標本留取情況,每周進行標本回報單的質控、評價、追蹤工作,了解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患者對留取標本健康宣教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價護理人員的宣教、督促是否到位,做到護理質量追蹤評價,及時追查、詢問并在護士會議上
進行反饋,查找原因,并與當月的績效考核掛鉤,增強了護理人員工作的責任心,提高了護士對標本采集的重視程度,通過一系列改進2013年4-6月共收集標本605,不合格標本12例,明顯高于改進前效果顯著。
4小結
臨床大小便標本的采集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檢查,是醫(yī)生診斷病情的依據 ,也是一份完整醫(yī)療資料的需要,按照PDCA循環(huán)的管理模式,通過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計劃的制定,目標計劃的實施,檢查實施效果找出問題的原因,仍未解決的問題在下一個循環(huán)中繼續(xù)解決提高,促使護理質量階梯式上升,運用質量持續(xù)改進方法,跟蹤追查對標本采集的全過程進行分析,進行護理干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規(guī)范采集流程,在實施中注重全員參與,護理人員即是管理者又是實踐者[1],責任明確到班次調動護士的責任心,強化了服務意識,持續(xù)質量改進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護士宣教中增加了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增加了患者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施曉麗.持續(xù)質量改進在24h尿蛋白標本采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