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366—02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nèi)凝結,屬于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直腸癌術后病程長,極易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重者可引起肺栓塞,甚至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對直腸癌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觀察十分重要。我們對2012年5月—2013年1月共58例直腸癌術后患者進行觀察及預防的護理對策進行了研究,收效甚好。現(xiàn)報到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2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直腸癌患者58例,按時間段先后分A、B兩組。年齡38—72歲,平均46.5歲,手術方式均采用在全麻下行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無差異性。經(jīng)統(tǒng)計A組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占28%,B組實行了預防護理對策目前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2 A組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表現(xiàn)分析
2.1癥狀
全下肢普遍性腫脹,常伴有脈率加速。
2.2體征
下肢劇涌、股三角區(qū)、小腿肌層都可有壓痛。如病程繼續(xù)進展肢體極度腫脹,對下肢動脈造成壓迫以及動脈痙攣導致下肢動脈血供障礙,出現(xiàn)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搏動消失進而小腿和足背往往出現(xiàn)水泡皮膚溫度明顯降低并呈青紫色,如不及時處理,可發(fā)生靜脈性壞疽。
2.3治療
非手術療法:包括一般處理、溶栓、抗凝和祛聚療法。
2.3.1一般處理:臥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度。當全身癥狀和局部壓痛緩解后,即可進行輕便活動,起床活動時,應穿彈力襪或彈力繃帶。
2.3.2抗凝療法:抗凝劑有肝素,肝素可以靜脈持續(xù)滴注或間歇注射,也可皮下注射,以維持凝血時間超過正常值約2倍為標準,抗凝藥物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出血,且劑量的個體差異很大,必須在嚴密的監(jiān)護下使用
2.3.3祛聚療法:祛聚藥物能擴充血容量、稀釋血液、降低粘稠度、又能防止血小板凝聚,因而常作為輔助療法。
2.3.4溶栓方法:病程不超過72小時的病人,可給予溶栓治療。常用藥物為尿激酶,劑量一般為每次8萬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共7-10天。
必要時,可根據(jù)纖維蛋白原和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測定,來調節(jié)用量。
3 B組預防直腸癌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對策
3.1術前健康教育
術前給患者及家屬講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危險因素及后果,尤其是高危者,入院后全面檢查血常規(guī)、凝血酶原等系列指標,提高警惕。
3.2藥物預防
右旋糖酐:右旋糖酐預防深靜脈作用在于:①削弱血小板活動,降低粘稠性;②改變纖維凝塊結構;③增加血栓易溶性;④有擴容作用,能改善血循環(huán)。常用的右旋糖酐70(平均分子量7~8萬)和國內(nèi)常用的右旋糖酐40(平均分子量2~4萬),可在術前和術中應用,也可在麻醉開始晨用500ml,靜脈滴注,術后再用500ml,然后隔日用1次,共3次根據(jù)病情。
肝素鈉:術后24小時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鈉,也可取得一定的防治作用。
3.3下肢按摩
術后在患者不能下地之前,家屬應每日給病人做按摩,重點是按摩下肢及肌肉組織。按摩時應從下至上的順序進行,從小腿遠端開始,這樣能加速下肢靜脈的回流,加速血液流動,對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很有效。
3.4活動指導
術后臥床患者至少每1-2小時翻身1次并注意保暖。避免術后在小腿下墊枕以影響小腿深靜脈回流。鼓勵病人的足和趾經(jīng)常主動活動,做屈指、屈背翻轉及足踝的反轉運動,由每日3次增加至5次,每次10-15次。并囑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動作。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早期下床活動,必要時下肢穿醫(yī)用彈力長襪。
3.5監(jiān)測凝血功能的變化
術后要密切監(jiān)測凝血功能的變化,在進行靜脈穿刺時發(fā)現(xiàn)回血慢或采血后凝血過快現(xiàn)象,應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必要的凝血檢查。
3.6靜脈血管的保護
直腸癌術后因禁食,液體量較多。如果上肢沒有損傷,盡量不要穿刺下肢。如果穿刺下肢要避免反復穿刺,持續(xù)靜脈滴注的時間不要超過48小時。尤其是使用留置針,血管堵塞后,不用力去沖,擠血管,應立即拔出留置針,重建靜脈通道。
3.7術后觀察
術后觀察臥床患者下肢皮膚色澤、溫度、張力、疼痛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及早診斷治療。
4 結論
通過3個月后隨訪,經(jīng)過相關護理措施的干預者,直腸癌術后的患者均無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發(fā)生。
5 討論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緩慢、血管內(nèi)膜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圍手術更增加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其原因如下:
5.1手術中,術后臥床時間長,采用被動、制動體位,麻醉使下肢肌肉松弛,導致下肢靜脈血流緩慢。
5.2手術創(chuàng)傷或術后不恰當?shù)氖褂弥寡?,可引起血小板的改變,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
5.3術前及術后禁食禁飲、嘔吐、大量出汗、補液量不足而處于脫水狀態(tài),導致血液粘稠。另外,癌腫患者腫瘤細胞能激活凝血系統(tǒng)導致高凝狀態(tài),血液淤積及部分血小板異常,易并發(fā)深靜脈血栓 而直腸癌術后通過對深靜脈血栓形成積極預防和觀察,減少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減少了護理糾紛,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醫(yī)療費用,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取得了醫(yī)護、患者、家庭社會多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英,不同止血藥物與婦科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關系研究,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58-59
[2] 余富杰,外科圍手術期病人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5[3] 段清平、唐樹清等,預防下肢創(chuàng)傷及手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2003,13(17):161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