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胸腰椎骨折腹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對引起腹脹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積極采取護理措施能夠通過早期的護理,如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用藥護理及健康宣教,減輕患者腹脹程度。
【關鍵詞】胸腰椎;骨折;腹脹;護理
【中途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356—01
脊柱外科最常見的疾病就是胸腰椎骨折,多是由外力引起的椎體骨折。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由于神經功能障礙引起胃腸蠕動減弱導致的腹脹,胸腰椎骨折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就是腹脹,因為腹脹導致患者食欲不振,腹痛,甚至煩躁焦慮。嚴重者可導致呼吸困難,也可使下腔靜脈受壓,影響靜脈回流,導致靜脈血栓形成從而影響治療和恢復。針對吸問題分析如下
1原因分析
1.1心理原因
胸腰椎骨折多為突發(fā)性,患者的生活突然發(fā)生變化,精神處于焦慮悲傷抑郁中,是消化
功能減弱胃部產生胃酸,而造成腹脹。加之患者疼痛呻吟吞入大量氣體使腹脹加重。
1.2 病理因素
骨折多為外力所致,椎管內分布著豐富的交感神經,患者傷后必定會造成脊椎周圍軟組織損傷,特別是腹膜后壁等組織損傷,局部出血形成血腫,刺激周圍神經纖維,導致胃腸蠕動減慢而發(fā)生腹脹。
1.3 飲食因素
因骨折后絕對臥床,腸蠕動相對減弱食欲下降,進食量下降,飲食量小攝入不足,患者會出現低鉀癥狀。引起腹瀉。腸麻痹和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飲食量小,患者進食過于精細,無法刺激腸蠕動而引起腹脹及便秘,有的病人為了減少大小便次數而減少進食量,食物殘渣少,大便量減少而至腹脹
1.4 生活習慣的改變
骨折后需要患者絕對臥床、在床上使用便器,不習慣臥位大小便和臥位排便腹壓下降,排便反射受抑制而造成排便困難、腹脹。
2 護理措施
2.1護理評估
收集包括患者病情、既往飲食、排便習慣、有無胃腸疾病史等資料,了解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及心理狀態(tài),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等基本信息[1]。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和評估,對脊椎損傷的程度做一個評估,查找腹脹發(fā)生的原因,了解患者有無致腹脹的不良生活習慣。每天詢問排氣排便次數,是否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不良情況發(fā)生,并做記錄。
2.2心理護理
胸腰椎骨折往往由突發(fā)性事件引起,這會使患者產生緊張、恐懼的情緒;而腹脹會增加患者的痛苦,使他們更緊張、焦慮。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多巡視病房,主動詢問患者排便、排氣情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及時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穩(wěn)定情緒,經常與其溝通。安慰患者,盡量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緩解其不良的情緒,使其正確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3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飲少量溫開水,觀察患者無腹脹、腹痛癥狀。囑其進清淡、易消化、粗纖維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也可進食如蜂蜜等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少食多餐,減輕為腸道負擔。少食含酸性水果,忌辛辣、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同時勿進食易產氣食物,如土豆、豆制品、胡蘿卜、牛奶等[2]。
2.4按摩護理
腹部按摩和熱敷,能幫助患者調和氣血,恢復正常胃腸蠕動,可解除腹肌痙攣,緩解疼痛,使腹脹癥狀減輕。用大小魚際肌及手掌根部從右下腹部開始,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行順時針按摩。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下腹部,刺激腸蠕動,但水溫不易過高,50°左右,以免燙傷[3]。
2.5藥物治療
開塞露入肛。由于開塞露的高滲作用,吸收腸壁水分,使腸腔內壓力升高,刺激直腸壁感受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開塞露的甘油成分,可以潤滑腸道,促進腸道蠕動,引起排氣、排便;同時,開塞露中的Mg2+等離子不被重吸收,通過激動M膽堿受體,使直腸平滑肌收縮加強、肛門括約肌松弛,引起排氣、排便[4]。
3總結
胸腰椎骨折初腹脹發(fā)生率高,并可發(fā)生在整個住院期間。引起腹脹的相關因素常常是多方面的,護理人員應通過仔細觀察加以分析,早期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我們通過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護理,預防和最大限度地減少腹脹,以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治療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曉燕.早期護理干預對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脹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33):4377-4378.
[2] 王定麗.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腹脹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70-71.
[3] 韓芳,許曉鶯.胸腰椎骨折后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志,2012,20(1):165.
[4] 孫玉麗.開塞露塞肛用于胸腰椎骨折后腹脹的療效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0,9(6):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