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裂隙燈下角膜異物剔除術及護理方法。方法:總結94例角膜異物的護理。結果:通過對94例角膜異物患者的處理,發(fā)現(xiàn)及早就診,角膜異物一次剔除達可到完全愈合。結論:在裂隙燈下及早剔除角膜異物,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取得滿意效果。
【關鍵詞】裂隙燈;角膜異物;剔除;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354—01
角膜異物是一種最常見的眼外傷,多系異物嵌人角膜,導致患者眼睛出現(xiàn)紅痛、流淚、異物感。一般為單眼、偶有雙眼。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導致不良后果。及時而認真地處理角膜異物是非常重要的。我院眼科門診于2011年8月至于2013年8共診治128例角膜異物,在裂隙燈下行角膜異物剔除術,術后未發(fā)生感染及穿孔現(xiàn)象,現(xiàn)將操作及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94例角膜異物患者中男67例,女27例,年齡6~49歲,職業(yè)以建筑和裝修工人多見,學生及退休人員少見。常見異物包括鐵屑、灰塵、細沙石,木屑、化學性物質等,就診時間為1h~6d。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先滴愛爾凱因進行表面麻醉,再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然后在裂隙燈下一次成功地剔除異物。當天均包蓋患眼。
1.3結果:本組94例中,65例于傷后6小時之內接受異物剔除手術,有效率為100%,術后包扎24小時癥狀消失,角膜上皮愈合效果良好,20例在傷后12一24小時接受手術,有明顯銹環(huán)生成,一次剔除有效率3%,需要2次手術,其余9例在傷后72小時以后手術,異物周圍有明顯浸潤或潰瘍形成,但對異物也產(chǎn)生排異,一次剔除有效率100%,但術后需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或全身應用。因此,角膜異物應及早剔除。
2 術前護理
操作前應做好患者的解釋工作,以取得配合。患者角膜進異物后有刺痛、流淚、眼瞼痙攣等刺激癥狀[1],疼痛難忍,不敢睜眼,會出現(xiàn)焦急、恐懼等情緒,我們給予耐心地安慰和解釋,使患者盡可能消除恐懼心理。操作前向患者說明頭部、眼球不要隨意轉動,以免術中損傷角膜組織。
3 術中護理
3.1嚴格無菌操作: 角膜異物損傷時,細菌很容易侵入造成感染,我院應用的角膜異物針和注射針頭都經(jīng)過嚴格高壓消毒,因此術后無1例出現(xiàn)角膜傷口感染。
3.2在裂隙燈顯微鏡下仔細檢查,查清異物位置和方向,操作時精力集中,創(chuàng)面越小越好,盡量減少損傷周圍健康的角膜上皮組織。
3.3用愛爾凱因行表面麻醉,每次1-2滴,滴3次,每次間隔3一5 min,然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在裂隙燈下用1ml注射器帶針頭,自角膜異物邊緣輕輕撥動異物,自中心向周邊撥動,將異物剔出,殘留異物鐵銹刮凈。如有銹斑,應盡量一次剔除干凈,否則鐵銹周圍會形成白色浸潤環(huán)使角膜組織變軟,愈后疤痕大。對于不能一次性取出的異物,必須向患者說明理由,取得患者合作。切忌手持異物針垂直角膜面,以防造成新的損傷[2]。異物取出后,滴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和促進角膜生長的眼液,用無菌敷料蓋眼,次日復查[3]。
4 術后護理
4.1做好衛(wèi)生宣教,囑患者嚴格按醫(yī)囑用藥。告知患者術后隨著表面麻醉劑作用的逐漸消失,患眼會感到酸疼不適,閉目休息癥狀就會逐漸減輕。若有疼痛、異物感、流淚等癥狀加重,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4.2飲食:告知患者進食營養(yǎng)豐富、高蛋白及維生素A類食物,以助改善角膜營養(yǎng)。保持大便通暢,忌煙、酒及腥辣刺激食物。
5 結論
角膜異物是眼科門診常見的眼外傷之一,對于角膜異物患者,應在裂隙燈顯微鏡下進行全面檢查,及早剔除角膜異物。同時做好護理工作,加強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取得患者理解和主動配合,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利患者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 惠延年,眼科學[M]. 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03.
[2] 項占梅,王靜平,角膜金屬異物病例分析及護理[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5,15(2):107.
[3] 陳欽元,眼科手冊[M]. 2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