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應用PFNA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中的護理。方法:對65例68~93歲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用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技術,術前重點做好心理護理,訓練指導,術后做好密切觀察病情,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相應的出院指導,并定期隨訪。結果:術后隨訪3-6個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好。結論:PFNA治療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應用有效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PFNA手術治療;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45—01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見、多發(fā)骨折之一。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是以復位和內固定為目標,目的是使患者早期恢復活動,使其盡快恢復受傷前的功能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減少并發(fā)癥[1]。PFNA治療因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2]。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學特點的要求,同時并發(fā)癥少,功能恢復早,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6月采用PFNA內固定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共65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65例69~93歲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治療患者,男30例, 女36例,平均年齡84歲,摔倒致傷47例,車禍傷18例。按Evans分型, Ⅰ型1度24例,Ⅰ型2度16例,Ⅰ型3度14例,Ⅱ型11例。
1.2手術方法 所有病人均在完善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后進行手術?;颊哐雠P于牽引床上,C型臂X線機透視顯示骨折對位滿意后,,于大粗隆上2cm處做3~5cm縱切口,暴露大粗隆頂部,于頂點處放置導針導向器,向髓腔內鉆入導針,順導針擴髓至16mm,選擇合適直徑及長度的PFNA主釘,用手將固定于連接器上的主釘插入髓腔,透視見位置滿意后,調整瞄準器的前傾角約10~15°,經(jīng)導向器上部套筒向股骨頸鉆入導針至距軟骨面5mm,透視正側位導針位置滿意后,測量所需螺旋刀片的長度,然后用空心鉆頭打開股骨外側骨皮質,選擇相應的螺旋刀片沿導針敲入至限深處,順時針旋轉插入器螺旋刀片壓縮骨折間隙并處于鎖定狀態(tài),C形臂X線機最后確定PFNA位置良好后,根據(jù)瞄準器置入遠端交鎖螺釘,擰入主釘近端螺帽,閉合切口。
1.3結果 本組65例患者經(jīng)過精心治療與護理,無1 例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內固定物失效、髖內翻及股骨骨折發(fā)生。所有患者均獲得隨診,隨診時間3~12個月有效隨訪,骨折全部愈合。
2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健康評估
術前應對患者的全身情況進行評估,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所提供的生理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維持血壓、血糖在正常范圍,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2.1.2充分的術前準備
術前練習臥床大、小便, 指導患者訓練呼吸功能,如讓患者吹氣球,作縮唇式呼吸及呼吸操練習等。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及踝泵運動,術前晚12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
2.1.3 術前心理護理
向患者講解手術目的、必要性,手術經(jīng)過。術后的效果,術前、術后注意事項,介紹治療效果顯著的病例,消除其緊張心理,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2.2 術后護理
2.2.1體位及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
患者應去枕平臥6 h,外展中立30°,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有無惡心、嘔吐、尿潴留現(xiàn)象、患肢末梢循環(huán)、感覺運動情況,同時要預防褥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每2 h協(xié)助翻身一次,觀察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yī)師并積極配合醫(yī)師做好處理。
2.2.2傷口及傷口引流的護理
術后應保持傷口敷料干燥,觀察敷料滲血情況。注意將引流管妥善固定于床邊,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受壓、扭曲、阻塞。術后嚴密觀察引流管及滲血的量和色。24h超過400ml,提示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報告醫(yī)師處理。一般術后24-48h,引流量少于50ml可拔除[3]。
2.2.3深靜脈血栓的預防
術后DVT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律,一般多發(fā)生于術后5天內,因此術后48 h須嚴密觀察患肢腫脹程度、肢端皮膚溫度、顏色、感覺、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每日測量患肢髕上15cm周徑,并與健側對比。預防性應用抗凝劑,保持引流通暢,早期功能鍛煉可有效預防血栓的發(fā)生。
2.2.4 飲食護理
骨折病人一般術后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為主,如牛奶、雞蛋、瘦肉等,多食粗纖維飲食,鼓勵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大便通暢。
2.2.5康復鍛煉指導
患者早期功能鍛煉關系到手術效果能否鞏固以及恢復的程度。應根據(jù)患者術后耐受能力及恢復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術后功能鍛煉計劃,按時間、分階段、循序漸進。麻醉作用消失后就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收縮,踝關節(jié)背伸、跖屈活動,每組5分鐘,每小時1-2組;術后第2天行膝關節(jié)的伸屈鍛煉,每組5分鐘,每小時1組;術后3天可床上坐起活動,行坐位伸膝鍛煉;術后2周扶雙拐站立。
2.2.6 出院指導
出院后繼續(xù)指導患者堅持功能鍛煉,術后6~8周來院復查,根據(jù)X片骨痂愈合情況逐漸負重直至骨折愈合。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多發(fā)的骨折之一,老年病人特別是80歲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常常被認為是手術禁忌被迫采用非手術療法,導致生活質量極度低下,甚而因此被奪去生命。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進步,手術治療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yōu)勢,它可使患者早期活動,能夠有效地避免因保守治療長期臥床所帶來的許多并發(fā)癥[4],諸如褥瘡、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泌尿系感染等,通過手術,不僅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還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因此,若患者全身情況允許,應積極選擇手術治療。PFNA釘內固定具有內固定牢靠、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術后負重時間早、骨折愈合時間短等優(yōu)點,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術前認真準備,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加強體位護理、心理和基礎,早期指導并協(xié)助病人康復訓練是本組疾病康復的關鍵,在醫(yī)生指導下,科學認真地做好圍術期護理,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本組65例經(jīng)過精心護理,術后恢復良好,無并發(fā)癥,均獲得滿意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聶勇,孫良業(yè),風曉翔,等.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方法選擇的體會[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4):342-344..
[2] 范忠明,曹陽,伍瓚,等.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9,24(2):151-153.
[3] 胥少汀.骨科手術并發(fā)癥預防和處理.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176.
[4] 李增春,蔡俊峰,王振平,等.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治療的風險與防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13(24):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