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41—02
氣管切開術是搶救高血壓腦出血及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有效措施,尤其對于呼吸困難、意識障礙、血氧分壓低及術后合并呼吸道感染,預計短期內(nèi)不能恢復意識者,氣管切開術更有其重要的臨床意義[1]。因此,做好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是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呼吸道并發(fā)癥,促進病人康復的關鍵。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氣管切開術成功搶救了22例危重病人,其中女性8例,男性14例,年齡均在22~62歲,其中高血壓腦出血11例,重型顱腦損傷10例,頸髓損傷l例。其中18例病人處于昏迷狀態(tài),4例清醒。
2 護理干預
2.1 氣管切開術前準備 常規(guī)檢查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白細胞計數(sh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等指標。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和配合。
2.2 環(huán)境管理 置患者于安靜、清潔、空氣清新病房,室內(nèi)溫度20-22℃,相對濕度60-70%,室內(nèi)紫外線空氣消毒2次/d,定期做空氣培養(yǎng),嚴格控制探視,對患者實施保護性隔離。
2.3 體位護理 氣管切開術后24-48h取平臥位,術后在不影響病情的情況下,一般患者床頭抬高15-300,以利改善通氣,增加組織供氧。
2.4 妥善固定氣管套管 氣管套管固定帶松緊適宜,一般以在固定帶和皮膚之間,恰能伸進一指為宜,根據(jù)患者頸部腫脹及消退情況隨時調(diào)整松緊度。氣管、頭、胸要保持在同一軸線上,翻轉(zhuǎn)體位時要同時轉(zhuǎn)動,動作要輕,護理患者過程中避免人為的牽拉,對躁動患者使用約束帶約束,使用呼吸機機械通氣患者應調(diào)整好固定架的位置,避免牽拉導管,防止脫管等意外發(fā)生。注意切口有無出血、切口周圍有無皮下氣腫及血腫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2.5 充分氣道濕化 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水分丟失增加,若濕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結(jié)痂致呼吸道阻塞,因此,合理的濕化可稀釋痰液并保持呼吸道通暢。本組采用微量泵持續(xù)滴注濕化,濕化液沿套管管壁緩慢流入氣道,滴注速度為5-10ml/h,控制在250-300ml,痰液粘稠時可調(diào)至15ml/h。同時常規(guī)霧化吸入3次/d。
2.6 適時吸痰 專人專用氣管切開護理盤,每日消毒一次,吸痰管吸口腔與氣管內(nèi)痰液時分開使用,并注明吸氣管及吸口腔溶液,絕不允許混合使用。 吸痰應在有指征的情況下操作,在患者出現(xiàn)呼吸不暢,有痰鳴音、氣道壓力增高、聽診有啰音、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下降等再進行吸引。吸痰前要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并給純氧2-3min,每次吸痰不超過員15s,吸痰管插入長度為氣管切開套管長度再延長1-2cm為宜。吸痰后給純氧不超過3min,監(jiān)測并評估患者呼吸道通暢情況。
2.7 預防感染 醫(yī)務人員應重視手清潔和消毒,切斷醫(yī)源性傳播途徑。保持切口清潔,清除導管周圍的分泌物,局部換藥圓次轅鑿,污染的敷料及時更換。消毒氣管內(nèi)套管3次/d。呼吸機各管道、霧化吸入器在使用前要嚴格消毒處理,使用中的霧化吸入器、濕化瓶、蒸餾水要每天更換消毒。每次吸痰后要更換吸痰管。加強口腔護理,3次/d,選擇合適的漱口液。鼻飼前充分吸痰,鼻飼時可抬高床頭30-450,鼻飼30-60min后再平臥。
2.8 氣管套管的應用 有痰及時用負壓吸引器吸出,不定時用手電筒檢查,用蘸有2/3的酒精棉簽,順著內(nèi)側(cè)壁旋轉(zhuǎn)擦拭易使粘附于內(nèi)管壁的分泌物脫落,用蘸有2/3的酒精棉簽,順著內(nèi)側(cè)壁旋轉(zhuǎn)擦拭,每日兩次,氣管套管10d更換1次。以免引起套管堵塞,而導致呼吸不暢的危險。
2.9 給予霧化吸入 霧化吸入液一般用0.9%氯化鈉40 ml加慶大霉素8萬U,0.9%氯化鈉加氨溴索15mg3次/d,每次霧化時間為20 min,不定時翻身叩背,使用機械振動排痰4~6次,并合理應用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
2.10 氣管內(nèi)滴藥的護理及方法 溶液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用后注明時間,確保在有效期內(nèi)。過去選用注射器去掉針頭,每隔15~20 min滴1次,每次3-4滴,但這種滴入法會導致推注不慎,推入的藥液過多而導致病人嗆咳,現(xiàn)在選用注射器連接頭皮針,減去針頭,在輸液管扎些小孔,讓藥液形成噴灑式,這樣,滴入套管中的藥液就會均勻滴人,也有助于氣管內(nèi)壁的稀釋,打破了以往的用藥方式,起到了更好的濕化。
2.11 飲食護理 昏迷病人給予鼻飼或靜脈輸入高營養(yǎng)液,(一般采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zhì)飲食),但一定要注意鼻飼的注意事項,清醒病人用法同昏迷的治療,以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水分,提高機體免疫力。
2.12 拔管護理插管前先評估患者,再試著堵管試驗,可先堵1/3~1/2,觀察有無呼吸困難現(xiàn)象,觀察24 h呼吸通暢,可行完全性堵管;觀察24-48 h后拔管,拔管后切口消毒蓋上無菌敷料,用蝶形膠布固定,切口不縫合,2~3d后可愈合[3]。
3 小結(jié)
氣管切開術后可改善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難,但氣管切開破壞了呼吸道粘膜的正常作用,隨之出現(xiàn)的各種并發(fā)癥,常會使患者發(fā)生生命危險。而加強護理,預防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尤為關鍵,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yè)素質(zhì),還必須有認真負責、細致周到的工作作風,才能保障氣管切開患者獲得預期目標[4]。積極適時地采取護理干預,可減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陳少儀.嚴重顱腦損傷病人人工氣道的護理[J].全科護理, 2011,8(8):2021.
[2] 楊巧龍,張燕.氣管導管套囊不同充氣方法的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lO,45(3):232-233.
[3] Diaz E,Rodrigue AH,Rello J.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issues related to the artificial airway[J].Respir Care,2005,50(7):900-906.
[4] 徐紹連.人工氣道濕化方法的臨床研究現(xiàn)狀[J].護理研究,2007,21(8):11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