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慢性支氣管炎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復發(fā)作?;颊卟∏榈陌l(fā)展,最終可能會導致肺心病以及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勞動能力也隨之下降,同時因疾病的反復發(fā)作,住院治療次數(shù)增多,增加了患者經(jīng)濟負擔,使其生活質量下降。因此,護理人員應用相關的宣教內容以及干預措施,提高對患者的教育力度,增強患者的生存能力,降低慢性支氣管炎的復發(fā)率,使得病情得到控制,增強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字】慢性支氣管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38—02
1 臨床資料
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有46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我院主要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的健康教育包括:(1)流動性。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來說,患病的時間比較長,具體就診的次數(shù)和醫(yī)院都比較多,有時病情稍微好轉就回家養(yǎng)病,復發(fā)又前來就診,介于這種實際情況,要將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到簡單高效,并囑咐患者及其家屬當病變時,要及時復診。對于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來說,最為明顯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慢性可塑咳痰。因此在實際護理作業(yè)中,要注意總結并分類對患者的排痰方式,并與患者進行討論,選擇最為符合患者排痰的一種方式。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最好利用手把手教育,進行實際操作,例如拍背等或者直接在患者身上做實驗,讓患者真正體會到這種排痰方式的實際應用。當切實了解到這種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及優(yōu)點之后,患者就會更加自然投入的學習,也就更容易掌握了。(2)通俗性。就是指教育所應用語言和形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因為患者具體文化程度,社會背景以及理解方式的差異,因此要在健康教育的內容中盡量控制醫(yī)學用語,如果出現(xiàn)醫(yī)學用語,需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解釋,使得健康教育真正發(fā)揮應有作用。比如,在對患者講述如何進行腹式呼吸鍛煉,要盡量保障在呼吸時候將肚子盡量的鼓起或收縮,好像是氣體進出肚子似的,這樣患者更易接受。(3)隨機性。在護理人員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要注意時間,場合以及不同患者的年齡,文化,職業(yè)等各個方面,再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包括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等。對于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患者,應主要進行口頭教育,進行有操作化的現(xiàn)場演練,能夠讓患者在現(xiàn)場復述和掌握健康教育中的重點操作。對于文化程度相對較高患者,可在結合文字性教育的基礎上,比如,板報,掛圖,傳單等。最終和患者一起決定怎樣能夠更健康對抗疾病。一方面節(jié)約了時間,一方面能夠讓患者真正的參與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4)強化性。在對于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要深刻注意到患者的具體神態(tài)、意識和表情,來判斷患者是否明白。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對患者要尊重友好,負責認真,不要用說教形式以及生硬的語氣。
2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健康生活的指導方式
(1)心理指導?;颊咭恢睋牟“Y轉歸,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向患者解釋積極配合治療護理,能夠有效的緩解病情。相反的,過分焦慮和擔心會給治療帶來不利影響。同時護理人員也應主動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讓家屬給患者帶來經(jīng)濟和精神上的支持。對于有條件患者可讓以康復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給其講述自身康復過程,增強患者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2)飲食指導。患者應補充營養(yǎng),多吃肉類,蛋類,水果蔬菜等食物,多喝水。應控制食用辛辣刺激性,生冷油膩食物。戒除煙酒。(3)作息指導?;颊邞U铣渥愕乃?,保持半臥位。并根據(jù)患者具體呼吸困難程度進行運動。鼓勵患者進行室外運動,在患者身心壓力倍增的狀態(tài)下,可利用控制呼吸的方式,從床上到床邊進行鍛煉,逐步擴大患者活動的范圍,增加其運動量。(4)用藥指導。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來說,藥物主要包括:抗生素。鎮(zhèn)咳,祛痰及平喘等藥物,應在醫(yī)囑下進行服用。在用藥期間,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藥物造成的將造成的一些不良反應,包括頭暈,手顫,潰瘍,皮疹,皮膚瘙癢等。對于此類病癥發(fā)生之后,應及時告知醫(yī)護工作者。
3 特殊指導
(1)有部分患者痰多但是很難咳出,應進行有效咳嗽。要求患者做完5次深呼吸之后,吸氣后屏氣一段時間,在進行咳嗽,這樣可對達到將分泌物從遠端運到大氣道的目的,很容易咳出,在3小時左右方可進行一次。也可運用胸部叩擊的方式,將兩手手指呈杯狀,將腕部放松,規(guī)律快速的叩擊胸部的各個肺葉,在每片肺葉上叩擊2分鐘左右。(2)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其中包括腹式呼吸與縮唇呼吸等,這兩種呼吸方式能夠有效增加患者肺部運動力量和效率,可進一步協(xié)調患者膈肌以及腹肌的呼吸運動,以提高患者肺泡通氣程度,環(huán)節(jié)呼吸困難的癥狀,提高換氣功能。
4 其他指導
必須保障患者戒除煙酒等不良習慣。注意氣候的變化,對與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時治療。保障室內空氣清新,注意通風,盡量將室溫保障在19℃左右,適度維持在55%左右,防止刺激性氣體和粉塵等。加強患者身體鍛煉,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如患者有呼吸困難,發(fā)熱,心率加快,咳嗽咳痰加重的癥狀,要及時就醫(yī)。通過這種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降低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率,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5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外界因素為吸煙,感染以及過敏等,內在因素包括呼吸道預防功能下降,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調等。通過對以上各種病因的了解可知,當患者呼吸防御功能下降之后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這樣在氣道中會出現(xiàn)易感現(xiàn)象,并長期發(fā)作,因此對于慢性支氣管炎進行宣傳教育有重要意義。能夠讓患者在心理,環(huán)境以及飲食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康復率。
參考文獻:
[1] 唐碧英,劉幼方,柯彩霞,許紅璐;支氣管哮喘病人自我保健知識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7期
[2] 李蔚珍,姚景鵬,張素;慢性支氣管炎病人自我保健狀況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2年02期
[3] 密梅花,王春霞,盧法英,鄭桂芬;肝硬化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5年13期
[4] 劉曉聯(lián),靳曉玉,劉燕玲,趙風琴,劉春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家庭整體護理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1996年08期
[5] 張理花;陽紅;;中西醫(yī)結合健康教育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年20期
[6] 蘇銀枝;齊紅艷;;臨床路徑在產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婦產科新技術、新理論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吳輝霞;;門診抑郁癥病人健康教育的實施[A];第10次全國精神病學術交流會暨《中國民康醫(yī)學》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