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對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有效的護理方法。方法:選擇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19例,進行常規(guī)治療以及針對性的護理,觀察其臨床療效。結果:痊愈患兒17例,自動出院2例,無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時間為15.9d。結論: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新生兒其病情較為復雜且嚴重,在護理過程中采取針對性的精心護理,能夠對新生兒的治療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18—02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IE)是新生兒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它是由于低氧狀態(tài)以及腦血流量降低或者腦血流量暫停所導致的新生兒腦部受損,引發(fā)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因素有很多,在臨床的工作中對該病的治療并沒有顯著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中對其的治療主要采用支持治療綜合性措施[1-2]。因此,對此類患兒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是促進治療成功的一個關鍵點。本文選擇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19例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對其采取常規(guī)的治療措施以及綜合的護理方式,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胎齡在38~41周之間,平均胎齡為39.1周,入院的時間為新生兒出生后的1.3~42h。19例新生兒均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窒息,其中輕度患兒5例,重度患兒8例,重度患兒6例。按照患兒的意識狀態(tài)、腱反射、肌張力、有無驚厥、頭眼反射、擁抱反射以及中樞性呼吸衰竭等情況對患兒進行臨床分度,其中輕度患兒7例,中度患兒6例,重度患兒6例。
1.2護理方法
19例患兒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治療的內容包括吸氧、糾正代謝紊亂、維持正常血壓、維持體內酸堿平衡、降低顱內壓以及改善內環(huán)境等措施,同時再按照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以及診斷的結果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其具體內容如下:
1.2.1病情觀察
在住院過程中,要對患兒的體溫、血壓、心率以及呼吸的變化進行嚴密觀察。①顏面皮膚觀察:患兒一般表現(xiàn)為顏面青紫色或者蒼白色,特別在口周以及額都最為明顯,隨著缺氧情況的改善,其顏面顏色將逐漸轉為紅潤。②神志觀察:若患兒為輕度窒息,對刺激反應國強,其肢體以及下顎出現(xiàn)顫動,而中毒的窒息則可表現(xiàn)出意識障礙,重度窒息則處于昏迷或者淺昏迷的狀態(tài)。③呼吸的觀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常常表現(xiàn)出呼吸不規(guī)則,出現(xiàn)屏氣或者呼吸暫?,F(xiàn)象,而有些患兒則可表現(xiàn)出頻繁的呼吸暫停,并出現(xiàn)顏面以及口唇陣發(fā)性的青紫。④嘔吐物觀察:若出生24h后的患兒嘔吐咖啡色的羊水,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后則應該考慮為消化道出血。⑤前囟的觀察:由于患兒缺血、血氧,其前囟表現(xiàn)為飽滿狀,捫之有緊張感,但是隨著患兒治療以及顱內壓的降低癥狀可以逐漸恢復正常。
1.2.2一般護理
對保溫箱要定時采用消毒液進行擦拭、并進行照射滅菌,室內要注意開窗通風,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制度以及消毒隔離方案,預防患兒出現(xiàn)交叉感染,并且要嚴禁探視患兒。由于新生兒的心肺功能發(fā)育尚不完善,對其進行輸液時可以使用輸液泵對輸液量以及輸液速度進行嚴格控制。護理人員要注意保持新生兒臀部以及臍部的皮膚干燥清潔,同時要注意加強患兒的口腔護理。如果患兒出現(xiàn)興奮、尖叫、斜視等癥狀時,要注意是否有其他抽搐的征兆,并且及時對患兒進行抗驚厥的治療。
1.2.3保暖護理
由于發(fā)生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新生兒神經系統(tǒng)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傷,并且患兒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較弱,所以對硬腫癥體溫不升的患兒,對于其體溫的恢復不能夠操之過急,提高溫箱溫度的速度控制在1℃/h,以避免升溫速度過快而導致的肺出血,患兒體溫恢復之后其局部皮膚的溫度應該維持在36~37℃。對患兒的治療以及護理的操作均在箱內進行,并且要注意減少打開箱門的次數(shù),從而保證箱內的溫度穩(wěn)定。
1.2.4喂養(yǎng)護理
由于中度以及重度患兒的吮吸能力較差,應該盡早給予患兒合理的喂養(yǎng),可以采用鼻飼喂養(yǎng)或者從胃管進行持續(xù)點滴。喂養(yǎng)的同時要嚴密地觀察患兒呼吸、面色、是否嘔吐,以避免出現(xiàn)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要緩慢給奶,量要由少逐漸增加,對24h的出入量進行記錄,待患兒的病情穩(wěn)定之后仍以母乳喂養(yǎng)為原則進行喂養(yǎng),注意在喂奶的時候取側臥位頭稍高。
1.2.5給氧護理
由于血氧分壓過低的時候達不到治療的效果,但是過高會導致患兒氧自由基的濃度增加,從而引起患兒腦血管痙攣,因此一般在50~70mmHg之間,而若二氧化碳分壓過高則會導致患兒酸中毒,因此一般控制在40mmHg以下。在吸氧時要注意避免患兒長期高濃度的吸氧,一般氧濃度控制在25~30%,而氧流量則為0.3~1.0L/min。對于重度的患兒需要使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對其進行持續(xù)性的動態(tài)監(jiān)護,并且在其進行吸氧的過程中要幫助患兒保持舒適的體位并進行拍背,以保持患兒呼吸通暢。
2結果
通過對文中19例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進行常規(guī)治療以及針對性的護理,本組痊愈患兒17例,自動出院2例,無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時間為15.9d,效果滿意,我們在護理過程中采取針對性的精心護理,對新生兒的治療效果起到積極的作用,促進了患兒康復。
3討論
有研究報道表明,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fā)生可能與胎位異常、臍帶脫離、胎盤功能異常、胎兒受壓以及繞頸、胎兒宮內缺氧、早產、過期產等多種因素有關系[3]。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腦功能障礙,如嗜睡或者煩躁不安、尖叫、抽搐、吐奶等,如果沒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將導致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殘率[4]。由于新生兒的特殊狀況,其臟器功能低下且無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的細心、耐心,在護理中要注意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采取一系列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夠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治療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黎鍵,吳小玲.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62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3):1-2
[2] 黃電芳.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護理分析與對策[J].當代醫(yī)學,2011,17(21):118-119
[3] 馬桂珍.撫觸按摩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8):305-306
[4] 李靜.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綜合護理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3,6(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