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10—02
隨著現代護理學科的發(fā)展,護理工作不再是單純簡單的技術操作,更應注重“以人為本”的護理過程。舒適護理(Comfortcave)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文章旨在探討舒適護理在中青年斷指再植術中的應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住院治療的斷指再植40例,均行斷指再植術,男35例,女5例,年齡18~45歲,平均31.6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O例。兩組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模式。舒適護理方法:①硬件要求:視覺上:環(huán)境舒適、干凈整齊;聽覺上,安寧怡靜、音樂氛罔;感覺上,溫度適宜、溫馨宜人。病房家具洗浴設備一塵不染,生活設施、生活用品、醫(yī)療物品呈備用狀態(tài),綠化、音樂體現文化氛圍;②軟件要求:護理人員不僅業(yè)務過硬,而且儀表素雅、舉止端莊、親切和藹、坦誠可信,特別是在禮儀、儀表、信仰、生活習慣等方而尊重患者,避免不理解而造成對患者的傷害;③一次親切的問候:新患者人院后,護士長親自到患者床邊進行訪談,從訪談中獲取與患者有關的各種信息,以便指導和安排護理工作,讓護士服務于患者開口之前,使患者有安全感;④一次紀念日活動:患者住院期間,如果正逢節(jié)日或紀念日,醫(y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多種形式的祝福,為患者提供更多有形的物質支持和無形的情感心理支持,讓患者有居家的感覺;⑤一次出院后回訪:患者出院后一周內,護士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內容包括生活、飲食、服藥、健康狀況及護士的問候,將溫馨服務延伸到家庭。
1.3 療效觀察指標:觀察手術前后血壓、心率、緊張情緒的變化,術后問卷調查滿意度。
2 結果
3 討論
舒適護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也就是說護理人員能給予一個最舒適的狀態(tài),針對各種因素,房間舒適亮度、清潔度、顏色及冷敷、熱敷、止痛、臨終護理等各種原因引起的不舒適的影響,研究出解決舒適問題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是人們所追求的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對患者來講,舒適護理則是努力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南丁格爾強調病房必須空氣新鮮、條件舒適、環(huán)境清沽、安靜,這其中已隱藏了舒適護理的萌芽,舒適護理的概念是90年代提的,今天所說的舒適護理模式就是要從護理的獨特領域中研究出解決舒適問題的方法,給予所有的患者舒適護理。當一個斷指再植術患者,從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從家庭、社會的多種角色變成了患者角色。作為護上,應熱情接待患者,向其耐心、詳盡地介紹主管醫(yī)生、護士、病區(qū)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工作流程等,以協助其盡快適應環(huán)境,進入患者角色。一杯開水、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真誠的笑容都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緊張感,縮短護患間的距離,在護理過程中,應多傾聽并尊重患者的意見和建議,多換位思考,使患者感到舒適。通過對斷指再植術患者的不同時間的心理干預,減少了斷指再植術患者囚心理恐懼而引起的血管攣縮,提高手指的成活率。通過對斷指冉植術患者不同時機的心理干預,術前進行心理交談,減輕患者恐懼的心理,術中播放柔和背景音樂,實施心理護理,術后進行隨訪,提高護理依從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住院費用,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手指的成活率。使患者感到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