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老年;輸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05—01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和急救用藥供給營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條件差或是經常使用一根靜脈反復穿刺,長期輸入較多藥物的刺激,淺靜脈留置針放置時間過長而引起局部靜脈炎的化學特性反應,等等,易造成血管痙攣、靜脈炎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重者有局部皮膚變色或壞死情況,從而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增加患者疼痛。為了減少老年患者外周靜脈損傷,減輕痛苦,近來我科對一百多例老年患者靜脈輸液進行觀護理,采取各種方法措施,減少各種輸液并發(fā)癥發(fā)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僅在2012年1~11月,我科就有121例進行靜脈治療的長期住院老年患者,采取了預防性護理措施,其中男66例,女57例,年齡在65歲以上,均有兩種以上的疾病,肺心病為50%,糖尿病43%,高血壓60%,患病均在5年以上,輸液時間在4周以上。
2 護理對策
2.1認真觀察合理選擇血管
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種慢性病,血管條件差,伴有血管神經病變,血管循環(huán)不良,血管脆性大,動脈多硬化。應根據(jù)應用藥物種類和時間來合理選擇血管、穿刺位置、進針角度,原則由上至下,由遠到近,避免靠近關節(jié)、已硬化、感染、靜脈竇的血管,嚴禁多次反復穿刺一根血管,保證一次成功,避免感染。
2.2輸濃度高及刺激性較強的藥物護理
靜脈輸液前10分鐘給老年患者的穿刺部位用熱水毛巾熱敷,能使局部表淺血管擴張充盈,減輕血管刺激疼痛及不良反應。另外使用輸液增溫器后液體的黏度可隨溫度升高而下降,從而使液體流速增快,減輕對血管壁的刺激,也是預防發(fā)生或降低局部癥狀和血管損傷的有效方法。
2.3輸液過程中的護理
老年患者常有多種慢性疾病,如反應遲鈍,言語溝通障礙,輸液過程中疼痛、痙攣、滲出,輸液不暢發(fā)生率較高。因此要求護士要熟悉藥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藥理作用、不良反應、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在輸液中隨時巡視沿靜脈走向有無條索狀改變或血管變粗、發(fā)紅、硬結等。按不同程度分為輕度刺激癥、中度刺激癥、重度刺激癥。靜脈炎判斷標準依據(jù)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的規(guī)定指標。對在用淺靜脈留置針導致的靜脈炎,可用30%硫酸鎂粉加入溫水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鐘,可以減輕局部炎癥、水腫,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作用。另外要注意觀察,拔針后按壓的時間要充分,抬高肢體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因輸液時間長而引起的不適,避免輸液在小血管內存留的時間過長而刺激血管,從而引起靜脈炎。這個辦法也可以防止慢性滲出。
2.4心理護理
首先要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的問題,加強溝通,針對老年患者不同心理問題及文化對相關知識的認識程度,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不斷提高認識程度,使老年患者獲得安全感、滿足感,盡早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恐懼、悲觀情緒,從而積極配合治療。
3 護理體會
老年患者靜脈輸液時,特別要注意老年特點:患病時間長、長期輸液、活動量小、血管脆性大、彈性差、全身抵抗力低,由于代謝紊亂導致外周血管病變以致血管缺血,感覺運動神經病變以致感覺障礙,容易發(fā)生局部感染、靜脈炎、血栓形成。如反復靜脈穿刺,可導致靜脈血管內皮細胞的變化。末梢循環(huán)欠佳者,藥物在局部血管內血液濃度較高或存留時間長,導致血管損傷機會增多。當輸入對血管刺激性強的高滲溶液時,或使用靜脈留置針,管腔越小,留置針對血管壁的機械摩擦機會就增加,加重對血管內膜刺激。因此護士一定要嚴密觀察全身狀況,血管條件,心理特點,并根據(jù)病情采取有效措施,相應的護理對策,加強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用愛心和過硬的技術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和護理,提供一流的服務,防止各種輸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