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神經外科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手術后護理。方法:回顧總結2010年—2012年收治的86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手術的臨床資料,重點分析患者術后的護理措施,以臨床癥狀消失或完全消失作為治愈標準,術后出現并發(fā)癥6例,其中血腫復發(fā)5例,繼發(fā)性癲癇1例,無一例護理并發(fā)癥。結論:術后引流管的護理和病情觀察,積極預防并發(fā)癥,做好心理護理、安全護理和康復期護理,是提手術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關鍵詞】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150—01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指顱內出血血液積聚于硬腦膜下腔、傷后三周以上出現癥狀者。目前對于血腫的病因診斷尚無統(tǒng)一的認識。血腫好發(fā)生于額頂顳大腦半球表面。臨術表現以顱內壓增高為主,頭痛較為突出,其次以肢體進行性偏癱、精神癥狀、癲癇等為首發(fā)癥狀。手術方式多以鉆孔引流術為主,對于少數混雜有血凝塊的患者,現在亦可開小骨窗清除血腫。此病好發(fā)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礎疾病,治療后有易出現肺部感染、血栓、再出血等并發(fā)癥,因此對護理提出更高要求。我科自2010年—2012年共對86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手術治療,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本地區(qū)2010年至2012年共86例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13例,年齡39-88歲,其中年齡大于50歲有78例,占90.6%。有明確外傷史64例,占74.4%。病程在3周-2個月。術后拔管時間在3-5d。
1.2治療方法
86例患者70例采用鉆孔引流術治療,其中57例均于頂結節(jié)處鉆孔引流,另外13例于血腫最厚處鉆孔引流,余18例采用開小骨窗清除硬膜下血腫。
1.3結果
以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作為治愈標準,全組患者均治愈,無手術死亡病例。術后出現并發(fā)癥6例,其中血腫復發(fā)5例,繼發(fā)性癲癇1例,無一例護理并發(fā)癥。
2 術后護理
2.1常規(guī)護理
雖然鉆孔引流術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治愈率高的優(yōu)點,但也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再出血、繼發(fā)性癲癇、張力性氣顱、硬膜下積液等。術后予患者采用去枕頭稍低位,偏向患側,不僅能有效預防張力性氣顱,而且有利于充分引流,同時囑患者多飲水。
引流管的護理 術后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通暢,指導患者變換體位時注意勿扭曲、受壓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滑脫。對于不能配合的患者,可予以肢體約束。整個引流系統(tǒng)應保持密閉、無菌、通暢,并置于引流管口水平以下。術后詳細記錄引流液的性狀和引流量。正常血腫腔引流液為暗紅色,引流液顏色為鮮紅色,提示有新鮮出血可能大。若引流液轉清并逐漸減少,提示腦組織復位良好,血腫腔縮小,予夾閉引流管24小時,患者無明顯頭疼、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可考慮拔管。一般術后48~72h拔管,本組有1例患者于術后第5d拔管。
2.2病情觀察
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肢體運動和生命體征變化,術后血壓需控制相對穩(wěn)定,血壓波動過高容易引起出血,而術后低血壓又易加重腦水腫、誘發(fā)腦梗死。加強患者的創(chuàng)口觀察和護理:觀察切口有無紅腫滲出、引流管口有無腦脊液漏的發(fā)生。
2.3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2.3.1肺部感染
高齡男性患者,伴既往有長期吸煙史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疾病,控制與預防肺部感染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我們積極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在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前提下,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勵有效咳嗽,以利痰液排出;對于意識障礙者,及時清除口咽分泌物,保持氣道通暢,加用化痰藥液行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同時加強病室內通風換氣,減少探視。
2.3.2癲癇
癲癇是顱腦手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本組有1例患者出現癲癇大發(fā)作,考慮為留置引流管刺激腦皮層所致,我們采取了及時有效的處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未再次發(fā)作。1)首選地西泮 10~20mg 靜推迅速控制抽搐; 2)及時吸痰、吸氧,必要時給予氣管插管保持氣道通暢;3)予20%甘露醇 125ml 靜滴、呋塞米 40mg 靜推利尿脫水降顱壓;4)出現高熱時可予冰枕物理降溫5)保護患者安全,防止舌咬傷和墜床等意外發(fā)生。該患者拔除引流管并抗癲癇治療后好轉。
2.3.3壓瘡 高齡、意識不清、合并有糖尿病和偏癱者最易發(fā)生壓瘡,護理對策:
保持床單位干燥、平整、無渣屑;保持患者皮膚干燥清潔,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缺血表現,必要時骨骼突出部位加放氣圈或安裝氣墊床;對于壓瘡高?;颊叻?次/2h,受壓部位給予按摩。
2.4安全護理
老年患者行動遲緩,反應能力差,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做好安全護理尤為重要。予懸掛防跌倒警示牌、防跌倒監(jiān)控,做好防墜床的護理措施,同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安全護理宣教工作:行動不便的患者嚴格臥床休息,禁止擅自下床活動,術后24h家屬全程陪護。本組患者無一例安全意外。
2.5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尤其是80歲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害怕孤獨、擔心預后不良。因此,應多主動關心老人,多陪伴、多交流,交流時語速要慢、音量稍大,及時了解患者的心里狀態(tài)。
2.6康復護理
意識不清和偏癱者早期康復鍛煉以被動運動為主,保持良好的肢體位置,防止足下垂和足內翻。同時通過肢體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局部腫脹,緩解疼痛,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隨著肢體肌力的恢復,逐步過渡為主動運動為主,鼓勵患者進行肌肉收縮鍛煉,進行移動和動作訓練??祻瓦^程中,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過度運動而造成傷害。
2.7出院指導
鼓勵患者出院后多下床活動,建議在室內可增設適當的防滑措施,外出需有家屬陪同,但應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防止感染其他疾病。若出現頭痛、頭昏、肢體漸進性偏癱或伴有精神癥狀時應及時門診隨訪。
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好發(fā)于老年人,尤其高齡患者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機體代償能力弱,手術耐受性差。術后加強引流管的護理和病情觀察,積極預防并發(fā)癥,做好心理護理、安全護理及康復期護理,是提高手術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 王忠誠 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442.
[2] 戴素良 老年患者手術護理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