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PTEN與Survivin在胃息肉和胃癌中的表達及關系。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正常胃黏膜組、不同病理類型胃息肉組和胃癌組中PTEN與Survivin蛋白的表達情況。結果:PTEN蛋白的陽性率:正常胃黏膜、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組之間表達率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三者和腺瘤性息肉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urvivin蛋白的陽性率: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和炎癥性二者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胃癌組中,與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相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TEN蛋白高表達組中可見Survivin蛋白低表達,二者呈顯著負相關。結論:PTEN蛋白陽性表達率在胃癌中最低而在正常胃黏膜中表達最高。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和炎癥性息肉PTEN高表達組可見Survivin的低表達,者可能參加胃息肉癌變的過程,兩者之間起著協(xié)同的作用,在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PTEN;Survivin;胃息肉;胃癌
【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106—02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標本
選取我院病理科2008-2012年存檔蠟塊標本。
1.1.2試劑
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1.3 主要儀器
石蠟切片機、烤片機、不銹鋼壓力鍋、37℃恒溫水浴箱、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Olympus顯微鏡、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圖文報告系統(tǒng)、水浴箱、振蕩器、加熱器。
1.2 方法
1.2.1免疫組織化學法染色
2 結果
2.1 PTEN蛋白的陽性率
PTE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組、炎性胃息肉組、增生性息肉組、腺瘤性息肉組、胃癌組中的陽性率分別為92 % 、88 % 、80% 、52% 、50% ,表達率逐漸下降,胃癌組的陽性率明顯低于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息肉組中腺瘤性息肉陽性率最低,與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和增生性息肉組相比較,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癌組低于腺瘤性息肉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Survivin蛋白的陽性率
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組、炎性息肉組、增生性息肉組、腺瘤性息肉組、胃癌組中的陽性率分別為0%、0%、8%、24%、60%,陽性率逐漸上升,正常胃黏膜組與不同病理類型息肉組之間表達率明顯低于胃癌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正常胃黏膜組和炎癥性息肉組組中Survivin蛋白均無陽性表達,在增生性胃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組可見Survivin蛋白的表達,兩者相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和增生性息肉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和腺瘤性息肉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腺瘤性息肉組和增生性息肉組表達率明顯低于胃癌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PTEN與Survivin陽性率的比較
PTEN在正常胃黏膜組中的表達率最高,胃癌組中的表達率最低,而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組和炎癥性息肉組中未見表達,在胃癌組中的表達率最高。PPTEN
在炎癥性息肉組、增生性息肉組、腺瘤性息肉組中表達率呈遞減的趨勢。Survivn在增生性息肉組、腺瘤性息肉組、胃癌組三者表達率呈逐漸遞增的趨勢。
3 討論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3%,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為癌前病變的終末事件。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從正常的胃黏膜、胃癌前的病變、胃癌及胃癌的浸潤及轉移的過程中與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抗凋亡基因的過度表達、抑制細胞凋亡、促進細胞分化和增殖等相關因素密切相關。目前研究表明腫瘤的發(fā)生不是癌基因的致癌作用或抑癌基因的抑癌作用單個基因作用的結果,而是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的結構和表達發(fā)生異常,引起腫瘤的發(fā)生。采用多基因檢測的方法同時檢測相關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對了解癌前病變、預防腫瘤的發(fā)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迄今為止對胃息肉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臨床醫(yī)生對胃息肉在臨床上的的認識仍有較大爭議,主要集中在胃息肉與胃癌之間的關系,對胃良性腫瘤胃息肉的研究,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研究胃癌這一給人類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痛苦的惡性疾病。
PTEN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不同病理類型胃息肉中表達的研究報道較少,國內外集中報道在胃癌上。本實驗對抑癌基因PTEN蛋白和癌基因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增生性息肉組、腺瘤性息肉組、胃癌組中同時進行進行檢測。結果經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PTEN在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增生性息肉組、腺瘤性息肉組、胃癌組中的表達率進行性下降。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與增生性息肉組間的表達率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息肉組中腺瘤性息肉的表達率最低,與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增生性息肉組的表達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癌組中的表達率低于腺瘤性息肉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PTEN在正常胃黏膜和非腫瘤性胃息肉中保持著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和功能,在腺瘤性息肉和胃癌組織中存在著異常表達。腫瘤性息肉作為胃癌的癌前病變之一,相比于其它類型的胃息肉,有更多的致癌傾向。根據PTEN蛋白在各種胃息肉和胃癌中的表達情況,可推斷其在癌前病變中有一定程度的失活,在胃息肉癌變過程中可能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因此檢測PTEN可對指導臨床的工作有意義。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和炎癥性息肉組中不表達,但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組中可見其表達上調,在胃癌組中表達率最高,提示Survivin蛋白在癌前病變中有一定的表達,可能與胃息肉癌變發(fā)生過程相關。從實驗的結果可看出,隨著PTEN表達率的下降,Survivin的表達率上升,二者的表達率呈顯著的負相關,推測二者可能在作用機制中存在某種聯(lián)系,通過相互調節(jié)作用,在胃息肉癌變和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協(xié)同的作用。有研究表明PTEN和Survivin都參與了細胞周期的調控和細胞的凋亡作用途徑,但是二者的生物學效應卻是相反的作用,Survivin的表達可受細胞PI3K/AKT信號傳導途徑的調控,但是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抑癌基因PTEN抑制了PI3K/AKT的信號通路的傳導,從而抑制了Survivin的表達。這一過程的失調不但可影響細胞的生長,還與細胞惡性轉化有一定的關系[39]。在某些病理情況下,PTEN基因表達下調或者缺失,就會對PI3K/AKT的抑制作用減弱,導致Survivin的表達上調。因此,采用多基因檢測方法在胃癌及癌前病變胃息肉中同時聯(lián)合檢測二者,有助于了解癌前階段的基因狀態(tài),用以指導胃息肉術后復查。對于病理類型為增生性和腺瘤性的胃息肉的患者應盡快胃鏡下摘除并縮短術后的復查時間,以減少胃癌的發(fā)生,為基因治療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
4 結論
4.1PTE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息肉組和增生性息肉組表達率高,在腺瘤性息肉組和胃癌組中的表達率明顯下降,提示PTEN蛋白在非腫瘤性息肉中保持著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和功能。腺瘤性息肉和胃癌組中表達率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腺瘤性息肉帶有更多的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和基因表達特點,在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更容易轉變?yōu)榘?。PTEN在胃息肉癌變過程中可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4.2正常胃黏膜組、炎癥性胃息肉組中無Survivin蛋白表達,增生性和腺瘤性胃息肉中可見有Survivin蛋白的表達,在胃癌中的表達率最高,提示Survivin蛋白在癌前病變中就開始有表達,與胃息肉癌變可能有著密切的關系。
4.3隨著PTEN蛋白的表達強度的降低Survivin蛋白的表達強度上升,二者呈著的負相關。兩者的異常表達及相互作用可能在胃息肉癌變過程中發(fā)揮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同時檢測胃息肉中PTEN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達,有助于早期診斷胃息肉癌變并判斷其預后,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