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安全管理措施,達到防止口服藥意外的發(fā)生,保障患者口服用藥安全。方法:通過訪談與問卷相結合的方法,對我院160例住院老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結果:研究表明了住院老年患者用藥種類3種以上占93%,65%的住院老年患者存在口服用藥安全隱患。通過提升醫(yī)護人員自身素質與安全用藥意識,堅持為患者服藥到口,作好口服用藥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將不安全因素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結論:加強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藥安全管理,是確保老年病人安全用藥,防止醫(yī)療糾紛,達到最佳治療狀態(tài)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老年病人;口服用藥;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042—02
據(jù)資料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超過13%。慢性病老人、空巢老人、無子女老人和失獨老人持續(xù)增多,使高齡、失能和患病老人的照料護理問題成為中國快速人口老齡化下突出的社會問題。人老多病,多藥并用,老年藥物使用頻率高達77.6%,人均服藥3.16種,15.2%的老年病人同時服用了5種以上藥物,80歲以上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率在25%[1],口服用藥雖然方便,但老年人由于各個組織器官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尤其是肝腎功能不同程度衰退,視力、聽力、記憶力、理解力下降,知識缺乏,對治療依從性差等,使老年病人藥物不良反應增加,常錯服、漏服、擅自亂服藥物等,造成不良后果者時有發(fā)生,嚴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藥安全管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2年12月住院的60—89歲160例老年患者(意識清楚,能獨立回答問題),發(fā)放問卷調查表,了解住院期間口服藥情況及安全問題。
2 結果
3 討論
通過表2可見,老年病人口服用藥種類多,3種以上占93%,而65%的老年病人口服用藥存在安全隱患,24%老年病人自行帶藥服用,23%老年人口服藥信息接受不準確而未按時服藥,不按指導服藥的占13%,加強老年人口服用藥安全管理勢在必行。
3.1 作好老年病人口服藥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評估[2] 評估老年病人服藥能力以判斷其能否自行服用藥物是用藥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充分評估老年人的視力、聽力、記憶力、閱讀力,良好的聽力是老年人正確辨別口服藥物種類和類別的重要條件,聽力差未聽清口頭醫(yī)囑,造成服藥差錯,記憶力下降是導致老年人漏服、錯服藥物的重要原因,未能正確閱讀和使用說明書存在盲目用藥問題。所以,護理人員要及時解決老人困難,及時提供照護和幫助,給予人性化關懷。護士發(fā)藥前應仔細打開包裝,給老年病人備好開水,發(fā)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口服藥原則,及時督促病人服用,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給其喂服,堅決執(zhí)行服藥到口原則,遇病人不在病房或因故暫不能服藥,應將藥物取回,適時再發(fā)或交班。
3.2 增強護士服藥安全意識,采取有效防護措施是住院老年病人服藥安全的保障[3] 護士從負責備藥到協(xié)助老年病人服藥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服藥安全,護士長加強對護士服藥安全意識的教育,組織培訓用藥原則、藥理知識、藥物不良反應檢測、觀察及處理。加強對服藥過程中的監(jiān)督力度,使護士主動對老年病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對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提供協(xié)助、囑咐、指導,提高預見性護理能力。
3.3 加強對患者、家屬及陪護的教育 老年人由于患幾種疾病,服藥種類多,有些老年病人住院前就長期服藥,已形成了自己的服藥規(guī)律,對病房護士實施服藥到口順應性差,護士應予干預,訓練其自我服藥能力,加強對病人家屬、陪護人員管理,主動向他們宣傳安全服藥知識,并及時與其溝通,強調正確用藥的必要性及意義,糾正老年人不重視用藥,隨便服藥等心理,在交流中了解和分析患者服藥過程中易發(fā)生的安全隱患,告訴他們預防措施,對特殊藥物應詳細介紹其目的、服藥方法,如護士為了避免藥物潮解連同小包裝一起發(fā)給病人,病人服藥時未仔細查看,誤將包裝看成藥物一起服下。因此,護士應詳細交代服藥時的相關注意事項,使用特殊包裝的藥品應單獨擺放。
3.4 提高醫(yī)護人員自身素質,加強藥理知識學習,增強安全服務能力 護士需不斷更新知識,每用一種新藥都要詳細閱讀說明書,了解其用法、作用、副作用、禁忌癥,科室建立新藥使用手冊,醫(yī)護人員要熟練掌握患者用藥不良反應及處理原則,增加或停用某種藥物,應及時告訴病人,病人有疑問應虛心聽取,重新核對無誤并予以解釋,遇老年患者拒服應了解原因,及時與主管醫(yī)師聯(lián)系,酌情處理。護士不要盲目執(zhí)行醫(yī)囑,如解熱鎮(zhèn)痛藥對高熱老年病人應慎用,掌握好劑量,先用半量,以免造成大量出汗而虛脫;降壓藥使用前,應了解患者基礎血壓,應在早晨醒后立即服用并檢測血壓,作好記錄,防止血壓降得過快或過低,使腦血流量不足引起頭暈或誘發(fā)腦梗塞等。
3.5 嚴格執(zhí)行安全檢查制度 由病區(qū)護士長負責,科室建立用藥安全檢查制度,由護士長、主班護士負責巡視工作,加大監(jiān)督排查力度,確保用藥安全,嚴把服藥到口各個環(huán)節(jié),將一些老年患者服藥意外作為案例分析,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隱患,將其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
3.6 強化用藥監(jiān)測與出院帶藥指導 做好給藥方式、給藥時間監(jiān)測,給藥后的監(jiān)測和隨行工作是用藥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藥后,隨時觀察服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如:洋地黃應防中毒,某些藥物使用后可產(chǎn)生藥物熱或皮疹,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在病人出院時應仔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所帶藥物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常見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建議病人記錄每日用藥量、時間,藥瓶、藥盒要有鮮明的標簽,或用特殊的藥瓶、藥具,避免老年病人多服、漏服或不規(guī)則服藥現(xiàn)象發(fā)生。囑其及時銷毀未用完的過期、變質藥品,以免與現(xiàn)用藥品混淆,造成不良反應。
4 結論
針對老年病人年齡大、記憶力減退、視力減弱、分辨能力差、行動遲緩、服藥種類繁多、易漏服、自行服藥、不按指導服藥等問題。通過對護士進行服藥安全管理意識教育,提升醫(yī)護人員自身素質,提高護士全面評估老年患者服藥能力,對患者家屬、陪護人員進行安全服藥宣教和管理,建立監(jiān)督機制,加大老年患者口服用藥全過程監(jiān)控,堅持服藥到口,做好出院帶藥指導,是老年病人安全用藥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藥品不良反應知識讀本[M]. 北京: 中國檔案出版社, 2004.
[2] 鄧艷.淺談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藥的安全管理[J].醫(yī)學信息,2010:9
[3] 敖小鳳.住院老年患者服藥過程安全管理探討[J].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