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對清潤止咳方治療慢性咳嗽肝火犯肺證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分析。方法: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肝火犯肺患者48例,給予所有患者清潤止咳方治療,并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結果:治療后患者的療效觀察,48例患者中痊愈者為23例,顯效者為12例,有效者為10例,無效者為3例,總有效率為93.75%;患者咳嗽相關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情況觀察,48例患者中顯著提高者19例,提高者27例,無效者為2例,總有效率為95.83%。結論:清潤止咳方具有潤肺清熱、活血通絡和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能預防及改善因痰或瘀血引起的肺通氣功能障礙,治療慢性咳嗽肝火犯肺證的臨床效果顯著,無副作用。
【關鍵詞】清潤止咳方;慢性咳嗽;肝火犯肺證;治療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035—02
慢性咳嗽的最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咳嗽,其病程至少在8周以上[1]。 慢性咳嗽的病因主要涉及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耳鼻咽喉以及消化系統(tǒng)相關疾病,其病因診斷對醫(yī)療資源的耗費要求較大。對于慢性咳嗽的辯證論治法,中醫(yī)積累較為豐富的經(jīng)驗,具有比較獨特的優(yōu)勢。本研主要對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肝火犯肺患者的臨床癥候特點進行觀察及分析,并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肝火犯肺患者48例,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23例;年齡為29~74歲,平均年齡為(59.5±7.28)歲;病程為10~28年,平均病程為(17±6.13)年。
1.2治療方法
48例患者服清潤止咳湯藥(藥物成分包含:桑葉、沙參15g、知母10g、麥冬15g、甘草5g、川貝6g、連翹10g、蟬蛻10g、杏仁12g、耙葉15g、金銀花10g、桔梗15g、陳皮10g、法半夏10g、射干10g),由我院制成袋裝藥劑,每袋100g,早晚各一次溫服,持續(xù)治療1個月。治療期間注意對患者的觀察,患者咽癢、痰少難咽或無痰,加百部和玄參各15g;患者痰中帶血或者干咳無痰加母10g、生石膏15g。治療期間禁用抗組胺藥、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以及其它止咳、化痰等藥物[2]。
1.3療效評定標準
1.3.1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療后咳嗽及咳痰基本消失,胸部x線檢查以及肺部聽診正常,停藥后無復發(fā)情況為痊愈;治療后咳嗽次數(shù)減少、患者其它體征有明顯的減輕為顯效;治療后咳嗽次數(shù)和痰量有所減少為有效;治療后咳嗽次數(shù)和痰量沒有減少,停藥后咳嗽有所加重為無效。
1.3.2患者咳嗽相關生活質(zhì)量評定
采用臨床應用中對治療的有效性的LCQ評分法進行療效判定,LCQ積分增加≥6分為患者咳嗽相關生活質(zhì)量顯著提高;≥3分為提高;LCQ積分增加<3分則表明無效[3]。
2 結果
治療后患者的療效觀察,48例患者中痊愈23例,顯效12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75%,見表1;患者咳嗽相關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情況,顯著提高者19例,提高者27例,無效者為2例,總有效率為95.83%,見表2。
3 討論
慢性咳嗽多為內(nèi)傷咳嗽,發(fā)病的原因大主要是因為內(nèi)邪干肺或者臟腑功能失調(diào)。慢性咳嗽的基本病機是肺失宣降,肺氣上逆,主要的病理因素是痰、風、火、肺陰虛以及肺氣虛,再其基礎上外邪而引發(fā)病證。目前的慢性咳嗽患者中,以女性居多,慢性咳嗽的發(fā)病率較高的年齡段在40~49歲左右。其病癥原因主要包括:該年齡段患者承受的各方面壓力比較大,從而自身抵抗力下降、肌體恢復能力也減弱;患者不及加以治療,病情逾期加重。另外,上呼吸道感染、香煙、油煙或者異味刺激是其誘發(fā)或者加重的主要原因。
清潤止咳方中的麥冬和沙參共為君藥,未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肺以及止咳解煩的良好功效。生甘草止咳,調(diào)和諸藥,具有肺氣安寧、客邪易散的作用;桔梗、川貝母、連翹、枇杷葉、蟬蛻、金銀花以及射干一起為臣藥,有清肺利咽、化痰平喘、以及清熱解毒之功效。桃仁、陳皮和法半夏一起為佐藥,具有活血通絡、燥濕化痰的功效,同時能夠加強患者肺部循環(huán)的血液灌注。而且陳皮和法半夏的藥性溫燥,同麥冬和沙參配伍使用滋而不膩、潤而不滯,還有培土生金之寓意。以上幾種草藥全方共治,對潤肺清熱、活血通絡和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明顯,標本兼治。同時能預防以及改善因痰或瘀血引起的肺通氣功能障礙等,其臨床治療的效果顯著。
本文研究表明,治療后患者的療效觀察,48例患者中痊愈者為23例,顯效者為12例,有效者為10例,無效者為3例,總有效率為93.75%;患者咳嗽相關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情況觀察,48例患者中顯著提高者19例,提高者27例,無效者為2例,總有效率為95.83%。
綜上所述,中醫(yī)中藥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本研究時限較短.例數(shù)較少,對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患者的長期治療效果、病情的轉(zhuǎn)歸仍需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 史利卿,周小娟.慢性咳嗽中醫(yī)證候?qū)W特點觀察[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呼吸科,
[2] 陳紅,姜成,丁念,劉陳,謝苗苗.清肺止咳方加炎琥寧治療慢性咳嗽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3):47-48.
[3] 游柏穩(wěn),游海,杜海燕.清肝寧肺方治療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肝火犯肺證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