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應用的發(fā)展將向何處去?這一問題的答案,不一定能在最為流行的應用上找到。一些雖不起眼但具備典型性的應用,也許代表著移動應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當下,無論我們進入哪一個應用商店,呈現在眼前的都是不計其數的各種移動應用,人們在眼花繚亂之余,也難免感到迷茫。移動應用的發(fā)展將向何處去?這一問題的答案,不一定能在最為流行的應用上找到。一些雖不起眼但具備典型性的應用,也許代表著移動應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比價應用:借平臺化實現差異化
比價應用是當下的熱門應用,受到用戶青睞,但這類應用的盈利模式一直是阻礙行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如何對自身擁有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價值挖掘,成為擺在廠商面前的一大難題?!拔也椴椤钡乃悸分档猛薪梃b。
“我查查”是一款基于圖形傳感器和移動互聯網的商品條形碼比價類應用。使用“我查查”可以方便地獲取商品相關信息,包括售價、店家電話地址、營業(yè)時間、網址等。我查查的二維碼掃描功能同樣強大,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中的一些網址、郵箱、電話、文本、音樂、視頻、WIFI二維碼名片信息,可以快速地調用手機功能如打開瀏覽器訪問,打開郵箱發(fā)送電子郵件,存入手機通訊錄,大大節(jié)約了用戶信息使用以及存儲的時間,并且可以快捷獲得手機應用的下載地址、商戶優(yōu)惠信息等其他服務。
該應用的優(yōu)勢在于所收集的商品信息非常豐富,覆蓋了各大類常用商品,并包含了國家質檢總局的相關檢測結果,每日更新。此外,其擁有的商家、價格等數據覆蓋32個省市(包括港澳臺)、210個站點、2266個商家。包括全國各大品牌超市、家電賣場和網絡商家等?!拔也椴椤边€提供各種生活服務,包括商戶的優(yōu)惠、門店信息、地圖搜索等,使廣大用戶能夠享受更方便快捷的優(yōu)惠服務。提供農產品價格信息查詢、藥品價格信息查詢、快遞單號掃描查詢等。
“我查查”推出之后,深受廣大用戶歡迎,先后獲得蘋果App Store 2011年度應用排行榜年度最佳生活應用、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聯合國內6大應用平臺評選產生的APP100中國移動應用熱度榜最實惠獎以及騰訊應用中心“2011最受歡迎Android應用評選”最具潛力獎。
就在“我查查”發(fā)展勢頭良好之際,遭遇了強勁的對手——微信。微信5.0版本同樣具備比價功能,面對擁有眾多用戶的對手,“我查查”COO陳紅洲表示,微信對“我查查”的原有市場份額尚未構成影響,對其用戶新增速度也未產生明顯影響。談到“我查查”的未來,陳紅洲表示“‘我查查’平臺將堅持與微信平臺的差異化,定位為具有公信力的商品信息平臺?!痹谶@個平臺上,用戶將得到可靠的商品價格、質量、促銷信息。此外,在掃描識別算法上,“我查查”將進一步提升掃描速度和可識別碼制種類;在數據庫積累上,“我查查”將加強線下采集并逐步與更多實體商超和網絡電商建立商務合作關系,實現更多的數據對接。
打車應用:小應用服務大民生
無論是應用了新技術,還是創(chuàng)立了新模式,一款應用的真正價值,在于“有用”,即能夠解決人們碰到的問題,哪怕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問題。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各種形態(tài)的生活服務類APP遍地開花,旨在解決打車難困局的打車APP就是當下的熱門之一。
交通問題困擾著當下國內各大中城市,“打車難”成為其中一大焦點。一方面,調查顯示,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與出租車數量之比已高達298:1;另一方面,北京出租車的空駛率為40%。于是,與打車有關的應用應運而生并迅速發(fā)展。打車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乘客的打車難題以及司機頭疼的空駛率問題,帶來了司機和乘客雙贏的結果。
2012年初,“搖搖招車”iOS客戶端登陸蘋果APP Store,揭開了中國打車APP熱潮的序幕。此后,這一領域迅速迎來一個瘋狂擴張的時代,大大小小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紛紛進入,各大應用商店里的打車應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易觀國際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初,安卓平臺上11家主流應用商店的打車類軟件的客戶端總體下載量已超過百萬,用戶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目前制約打車軟件順利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盈利模式的缺乏。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談盈利還為時過早,廠商應專注于市場培育。目前打車應用遇到的最大困難在于市場滲透率較弱,除了改變乘客出行叫車的習慣,也要改變司機“接活”的習慣,未來的路還很長。
閱讀應用:著力打造生態(tài)圈
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為各種應用挖掘自身手機的數據資源價值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越來越多的應用不滿足于通過基礎服務盈利,而將目光投向數據,寄希望于從中尋找新的商務模式。對于數字閱讀而言,數據的收集并不難,云端處理也已經有了閱讀進度、筆記同步等相對成熟的模式。
數字閱讀中可挖掘的數據價值難以估量。閱讀的先天性優(yōu)勢之一,即是可以反映讀者的個性化需求。與搜索瀏覽或購買行為數據相比,閱讀行為數據中可以體現的用戶屬性更加全面,也更加富有深度。通過豐富、細致的圖書標簽系統(tǒng),用戶閱讀產生的行為可以充分反映其相應特點,這對于數字閱讀服務提供商而言意義重大。廠商可以借此更加精確地向用戶推薦圖書,實現從“大部分人喜歡什么書,我們就給你推薦什么書”到“你喜歡什么樣的書,我就給你推薦什么書。”的轉變。盡管這一愿望的達成從目前來看還面臨諸多困難,但通過數據分析為用戶推薦產品將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用戶的數據積累不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會大大增加,其賬號的屬性會越來越明顯。掌握這些數據之后,廠商不僅可以向用戶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書,還可以推薦相關的其他產品。例如,如果將閱讀與智能電視兩大平臺打通,實現平臺上各種游戲、應用、視頻商品的互通營銷,從而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圈。
兒童教育應用:實現盈利是關鍵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兒童教育類應用或是除游戲外最具賺錢潛力的類別。原因在于“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對孩子教育往往不計成本:調研公司FrostSullivan的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兒童消費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111億元。甚至有專家預言教育類應用市場保守估計也應達1萬億元,2015年更可達到2萬億元規(guī)模。然而,前途光明并不等于一路坦途。目前,兒童教育類應用中,多數僅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業(yè)內人士表示,從市場現狀來分析,兒童教育類應用的發(fā)展面臨諸多困難,主要應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首先,應通過營銷提高認知度,因為大多數用戶并不了解移動應用能為孩子提供哪些幫助。其次,針對目前大多數兒童教育類應用同質化嚴重、缺少內容支持的問題,要加強應用內容建設,注意線上和線下結合。再次,要讓應用的最終使用者——孩子來進行應用測試。最后,要通過靈活定價,實現清晰的盈利模式。這些都需要應用開發(fā)商在實踐中繼續(x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