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分光光度法測定不同栽培年限、不同采摘時間、野生及栽培種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 L.)莖和葉中的總黃酮含量,建立了蘆丁濃度-吸光度關系的回歸方程為C=0.044 9 A510 nm+0.044 8,r=0.956 0。結果表明,在同一年內以9月的莖和葉中總黃酮含量最高;不同栽培年限的羅布麻莖和葉總黃酮含量也以9月最高;人工栽培羅布麻莖和葉中總黃酮含量較野生種高。在其他條件相同時,葉中的總黃酮含量高于莖中的。
關鍵詞: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 L.);黃酮含量;分光光度法;吉林西部
中圖分類號:S563.7;O6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4-6089-03
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為夾竹桃科(Apocynaceae)多年生直立半灌木,其主要生長于沙漠鹽堿地、河岸、山溝、山坡的砂質地,盛產于新疆,在遼寧、吉林、內蒙古、甘肅、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及安徽北部等地也有分布[1,2]。羅布麻體內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強心苷、生物堿、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哮喘病、氣管炎等有較好的效果[3,4]。黃酮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維持血管正常的滲透壓、防止血管脆化的生理作用,對多種炎癥、冠心病、心絞痛等均有良好療效[5,6],目前對其測定的主要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薄層色譜法等[3]。
許多學者[7-11]對吉林西部羅布麻進行了研究,但有關羅布麻莖和葉中黃酮含量對比的研究鮮見報道。為此,采用分光光度法對吉林西部羅布麻莖和葉中黃酮含量進行了初步分析,以期為其藥用的最佳采摘時間和采摘部位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羅布麻樣品于不同時期采自吉林省鎮(zhèn)賚縣巨寶山屯西2 km處路南,為筆者自己栽培。采后在實驗室內陰干備用。
蘆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均為國產分析純。紫外可見光譜儀(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廠)、電熱套(上海實驗儀器廠有限公司)、電子天平AB204-N(梅特勒-托利多集團)。
1.2 方法
1.2.1 羅布麻預處理 將羅布麻樣品分別放入干燥箱中干燥30 min,干燥后將樣品剪碎,研磨至細粉狀備用。
1.2.2 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確稱取蘆丁對照品50 mg用無水甲醇溶解, 并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 取20 mL用去離子水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配成0.2 mg/mL的標準溶液。準確吸取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mL標準溶液, 分別放入50 mL容量瓶中, 加入少量水, 再加入5%的NaNO2 1.4 mL, 搖勻, 5 min后再加入0.3 mol/L的AlCl3 1.4 mL, 搖勻, 5 min后加入1 mol/L NaOH 4 mL, 加水至刻度, 搖勻, 同時做空白對照。在510 nm處測定吸光度。
1.2.3 羅布麻中總黃酮的提取 分別稱取經過預處理的羅布麻樣品1.0 g置于250 mL燒瓶中,加入70 mL 80%(體積分數(shù))的甲醇,加熱微沸6 h,趁熱過濾,濾液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做5個平行樣品待測。
1.2.4 羅布麻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準確吸取黃酮提取液4.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 加水少許, 再加入5%的NaNO2 1.4 mL,搖勻,5 min后再加0.3 mol/L的AlCl3 1.4 mL, 搖勻, 5 min后再加入1 mol/L NaOH 4 mL, 加水至刻度, 同時做空白對照,在510 nm處測定吸光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曲線的繪制
根據所測數(shù)據, 以吸光度為縱坐標, 蘆丁濃度為橫坐標, 繪制標準曲線(圖1)。得到回歸方程:C=0.044 9 A510 nm+0.044 8,r=0.956 0,方程可用。
2.2 不同時間采摘羅布麻莖和葉中的總黃酮含量
從2009年栽培的羅布麻中取7、8、9三個月各月上旬采摘的莖和葉進行總黃酮含量的測定,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9月采摘的羅布麻莖和葉中總黃酮含量最高,且葉中的含量高于莖中的。9月收獲羅布麻最適宜。
2.3 不同栽培年限羅布麻莖和葉中黃酮的含量
對2004、2006、2008年栽培的羅布麻莖和葉總黃酮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份不同月份羅布麻莖和葉中總黃酮含量有差異,含量總體上從高到低為9月、8月、7月,與2009年7、8、9月檢測結果趨勢一致,且也是葉中的含量高于莖中的。
2.4 野生與不同栽培年限羅布麻莖和葉中的總黃酮含量
對2009年9月上旬采集的野生種和2004、2006、2008年栽培的羅布麻莖和葉中總黃酮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人工栽培羅布麻莖和葉中總黃酮含量高于野生種,且各樣品中均是葉中的含量高于莖中的。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在同一栽培年限內,不同月份的羅布麻體內總黃酮含量不同,7、8、9三個月份比較,9月含量最高,莖、葉中均如此。這可能與9月份接近羅布麻的枯萎期[9],體內物質積累充分有關;在2004、2006、2008 年3個年度羅布麻莖和葉的總黃酮含量測定中,也以9月的含量最高。此外,從總黃酮含量看,栽培種高于野生種,表明羅布麻人工栽培其藥用價值較高。且各處理中均是葉中的總黃酮含量高于莖中的,表明葉的藥用價值遠高于莖。人工栽培羅布麻藥用的最佳采摘時間應為每年的9月。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63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
[2] 方學良,廖代富.塔里木盆地大葉白麻的土壤生境類型[J].植物生態(tài)學與地植物學學報,1986,10(1):52-58.
[3]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
[4] 邢聲遠.天然醫(yī)療保健纖維——羅布麻[J].北京紡織,2001(3):56-57,60.
[5] 南京藥學院.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8.
[6] 劉金旗,王 蘭,劉勁松,等.菊花葉黃酮類化合物的實驗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2,9(4):226-227.
[7] 初敬華,韓國君.土壤鹽分與羅布麻根系分布及植株生長之間關系的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1(4):493-495.
[8] 張玉書,韓國君.羅布麻植株構型的研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21(6):11-13,17.
[9] 韓國君,初敬華.羅布麻在吉林西部的物候期觀察[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26(12):52-54.
[10] 初敬華,韓國君.吉林西部野生羅布麻生長季內土壤水鹽變化趨勢的研究[J].植物研究,2010,30(2):238-242.
[11] 韓國君,初敬華.羅布麻在吉林西部的栽培試驗研究[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31(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