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鑒“濕營銷”當中“人性化關懷”的核心觀念,對現有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內容、資源、手段和方法進行探索,從“濕內容”“濕路徑”和“濕效果”等構建新型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
【關鍵詞】“濕營銷” 教學模式 構建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統(tǒng)計,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5.91億,手機網民規(guī)模為4.7億,互聯網已經在更深層次和更深領域影響到中國社會。網絡幾乎與所有大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已經成為多數大學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網絡所具有即時、海量、雙向性等特征,所以它也在逐漸重塑我們的課程教學模式。
一、“濕營銷”的概念
美國的湯姆·海斯(Tom Hayes)和邁克爾·馬?。∕ichael S.Malone)發(fā)現,現在互聯網消費者是這樣一種群體——情緒化、強調自身的參與和體驗、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個由“信任和分享”阻隔起來的圈子中去,他們是基于興趣、情感和愛好而組成的消費群體。針對這一新的群體,他們提出了濕營銷的概念。
濕營銷是在網絡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通過互聯網社會性軟件聚合某個群體,并以溫和的方式將其轉化成為品牌的追隨者,并賦予消費者力量,鼓勵他們以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貢獻和分享內容,從而影響商家的新產品發(fā)布、市場研究、品牌管理等營銷新策略。
把“濕營銷”理念應用教學中,將教學看成一種信息傳遞,以學生作為目標客戶,了解學生的關注,正確地選擇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其本質需要的系列主題(源頭),并通過課堂教學+教學平臺+社會軟件(如網站、社區(qū)、貼吧、微信、微博等)的行為方式(渠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另外,教師如果能從旁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展開活動,鼓勵學生運用信息網絡分享和貢獻自己的內容與成果(過程),可以在同學間,相同興趣的學習者間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態(tài)勢,有效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傳播知識,學習內容可以不斷延伸、學習時間可以更為靈活,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協(xié)作溝通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基于“濕營銷”理念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構建
市場營銷課程本身又是一門實踐性和時效性極強的課程,原有的教學內容更新很慢,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效果欠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情緒低沉、行為回避、成就感低的消極心理狀態(tài),為此,必須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手段。下面借鑒“濕營銷”理念,從“濕內容”“濕路徑”和“濕效果”三個方面來構建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
1. “濕內容”
“濕內容”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先用科學的方法和客觀的態(tài)度,有效分析和搜集相關數據,深入了解授課對象的需求、行為習慣、喜愛和偏好,把握該群體聚集的紐帶。在此基礎上選擇不同學生群體關注和喜歡主題,并將其轉化為新鮮有趣的教學內容,使之有足夠的興趣緊緊吸引學生,產生鎖定效應,以此來貫穿整個課堂的教學活動。
比如,2013年初湖南衛(wèi)視重磅推出的《我是歌手》綜藝節(jié)目,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這檔節(jié)目都是由購買國外版權引進的,無論從歌手上還是在節(jié)目形式上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顛覆了之前傳統(tǒng)的選秀節(jié)目。這檔節(jié)目之所以火爆,得益于整個節(jié)目的精心策劃?!段沂歉枋帧愤x擇寒假開始播出,大部分學生對這個節(jié)目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都很感興趣,聊天也拿此節(jié)目來分享和討論。老師可以圍繞這個主題,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分析節(jié)目各環(huán)節(jié)營銷策略、盈利模式以及其成功之處。
“濕”營銷有精確的目標圈子,其成員在性格愛好、價值觀念、文化層次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彼此認同和相互吸引的東西。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按照不同的興趣愛好劃分若干團體(文學團、足球團、籃球團、電影團、網購團、吃貨團等),把他們愛好的產品和市場作為該團體研究的對象,學生們圍繞自己的喜愛的對象進行市場調研、市場環(huán)境分析、4P策略組合以及營銷管理,教師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實施交流和討論,把相關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深化。
2. “濕路徑”
“濕路徑”主要表現在“濕”的溝通?!皾瘛钡臏贤ㄖ饕附處煵扇∫环N開放的態(tài)度,利用網絡社會性軟件的社會群體聚集性的功能與作用可以聚集到對相關主題感興趣的群體相互交流、合作與學習,促成師生之間和學生群體之間的深度溝通。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堅持自由民主,不得用強制手段壓制學生群體的言行,讓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思考、討論和分析,掌握知識的同時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程度長時間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學生的學習不會因老師課堂教學的結束而結束。
在“濕路徑”的選擇上,這主要體現在網絡軟件平臺和語言的選擇上。我們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微博、論壇、QQ群或世界大學城等網絡平臺?!皾駹I銷”強調的是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情感訴求,教師要努力揣摩學學生心理,力求以“學生”的身份打入到討論群體的內部,增強互動性和溝通性。
在語言的選擇上,專業(yè)教師也會針對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處理。與學生互動的時候會注重語言的生活、自然,盡量選擇平易近人和貼近他們的用語習慣來傳播,或轉發(fā)一些心靈雞湯式話語,貼近人性化的風格。但在發(fā)布信息的時候,會注重語言簡潔、專業(yè)。另外老師們及時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回復,對新觀點和新思想給予贊揚和肯定,增強教師對話平臺的活體性和學生粉絲的粘連性。
例如,授課教師包括專業(yè)教師在QQ群里提出一個主題,讓學生從營銷的角度討論分析:《我是歌手》第一賽季總決賽羽泉奪冠看羽泉的營銷策略?
在討論初期,由于參與人數有限,老師可以選擇《我是歌手》里面大量符合學生審美情趣的動態(tài)圖片、視頻來吸引更多的學生,討論內容先從他們的外貌、造型、唱功等入手,如“親們,今天羽泉做了哪些雷人舉動”“還沒睡覺的親們,尚雯婕那個夸張的造型怎樣”“寶貝們,睡覺了,熬夜明天可不漂亮哦”。學生圍繞這些話題進行自由討論,分享體驗,不知不覺地逐漸形成了一些觀點和主張,得出羽泉為何奪冠。
3. “濕效果”
“濕”營銷的效果,即極具黏性的口碑傳播。黏性的口碑不僅體現學生對主題的傳播,還表現對教師教學藝術的傳播。
“濕”營銷把分享與合作的權利交還到學生手中,允許其張揚個性,參與話題討論,開展活動,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中,相互之間進行深度的對話交流。教師以開放的形式匯集學生新穎、獨特的智慧貢獻,激發(fā)學生想要將其創(chuàng)意分享出去的欲望,還凸顯了教師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因此,“濕效果”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有美好的體驗和強烈的分享欲望。學生參與討論的結束是分享的開始,也是推薦給他人的開始,學生從單一知識接受者轉化為知識接受者與傳播者。
一個好的教師在“濕”的環(huán)境里不僅要情境設置上符合學生心理習慣和思維定勢,還要成為學生心中的親人、朋友及可信賴的對象。教師的這種教學模式得到學生的認可,那么它就像病毒一樣,快速在師生之間傳播,同樣也可以形成教師自己的教學品牌效應。品牌效應一旦完成,其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就不太可能被動搖,教師的人格魅力也進一步得到彰顯。學生認可了教師,自然也認可其教學模式,這兩者不斷在學生中循環(huán)、增值,最終造就一個極具黏性的教師形象品牌。
“濕營銷”理論下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把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賦予新的內涵。它最大的優(yōu)點,打破了課堂沉悶,突破了時空限制,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覺地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興趣盎然地參與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但如何發(fā)揮課堂和空間兩個陣地作用,建立新穎有效的溝通渠道,尋找和傳遞富于魅力的課程信息,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克雷.舍基.未來是濕的[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湯姆.海斯,邁克爾. S .馬隆.濕營銷:最具顛覆性的營銷革命[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3]王菀.基于“服務為王”理念的微博濕營銷模式構建——以中國周刊零售第一傳媒@黃鶴樓周刊微博為例[J].今傳媒,2013(1).
[4]丁曉晶.網絡環(huán)境下重構市場營銷專業(yè)教學模式——以構建主義理論為指導[J].通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