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好的是生命。山川的秀美,也得益于生命的駐足和表演。就讓我們走進天山,去看看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野生動植物。
在天山,統(tǒng)領(lǐng)植物世界的是雪嶺云杉,人們習(xí)慣稱之為“天山松”。而云杉是屬于杉科的,不過與松科同屬裸子植物,均為常綠針葉林樹種,外形上也有較大的相似。
雪嶺云杉是天山的特有樹種,它僅分布于天山北坡的森林帶,因為北坡承受了西北方向來的潮濕氣流,水分條件較好。它筆直高大,是新疆主要的用材樹種。它生長緩慢,壽命也長,最長可達400歲。
云杉是天山秀美的象征。對天山涵養(yǎng)水源、保護生態(tài)有巨大作用,在古代即被有識之士所認識。
天山的雪嶺云杉基本上是純林。但天山也還有別的一些喬木樹種,如歐洲山楊、密葉楊、天山樺等等。幾種楊樹主要沿天山河谷中的河漫灘分布,使天山有了多處的“白楊溝”的地名。歐洲山楊也常在云杉林下緣侵入云杉林,與云杉林形成混交。樺樹則散見于河谷中,有時也連片形成小面積的樺樹林。
“一花不是春,獨木不成林”,即使在純云杉林的背景下,還是伴生了許許多多的植物。據(jù)統(tǒng)計,天山植物種數(shù)達到2622種,占新疆植物總種數(shù)的2/3左右,其中被子植物2566種,占總種數(shù)98.44%,使天山成為新疆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一個地區(qū)。眾多的植物,也進一步裝點了天山的壯麗。
天山最大宗的植物類群要算藥用植物了。天山藥草中較重要的,如:黨參、黃芪、貝母、紫草、龍膽、青蘭、唐松草、柴胡、烏頭、遠志、秦艽、野罌粟、芍藥、雪蓮等等。
天山高山區(qū)特有的雪蓮,是一種珍貴的藥草,因它分布在雪線附近,花朵大似蓮花,故有雪蓮之名,它對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多種婦女病的治療和婦女養(yǎng)顏駐容,有奇特之效。雪蓮以其分布之高,形態(tài)之美,體現(xiàn)了生命的頑強和健美,受到人們的敬仰,成為新疆的又一種象征,新疆的許多商品或取雪蓮之名,或用雪蓮之形做商標,就是利用雪蓮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知名度,以博取人們的青睞。
“百藥”的“百草”,還各有其獨特的用途。例如,可供食用的含有淀粉和糖類的植物有珠芽蓼、酸模、鵝絨委陵草、野燕麥等;可供作蔬菜的有野蔥等;可供鮮食的果類如薔薇、懸鉤子、花揪、草莓等;可供制農(nóng)藥的有白頭翁、烏頭、酸模等;可供制取纖維的如蕁麻、冰草、披堿草、鳶尾等;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有圓柏、百里香、新塔花、薄荷等;可供榨食用油的有香薷、遏藍菜等;可供提取烤膠的有云杉、柳、薔薇、地榆等木本植物的樹皮;還有多種可提取毛皮鞣革材料的植物。僅僅列舉其中的極小一部分,你可以發(fā)現(xiàn),天山的植物世界是一個寶庫,在合理開發(fā)利用的前提下,可為人類提供不可估量的財富。當然,我們也要提醒你,在山區(qū)植物中,也有不少有毒、有害植物,在你不了解它們之前,切不可學(xué)神農(nóng)嘗百草,弄不好是會丟了卿卿性命的。山區(qū)還有許多帶刺的植物,如薔薇、蕁麻等,你若輕視它們,會惹你長久的不痛快,甚至劇痛難忍。正是:山花雖美,不可亂摘之;綠草可愛,切勿任采之。
天山上下數(shù)千米的高差,加上特殊的氣候、土壤條件,使野生花卉在這里種類甚多,分布很廣,給斑斕的植物世界增添了更多的美麗。
天山的草花,有玫瑰紅的芍藥、金黃色的金蓮花、側(cè)金盞、淡紅色的老顴草、杏黃色的野罌粟、淡紫的黃芩、藍紫的桔梗、烏頭、白色的石竹、雪蓮、白花藍萼獨特花形的耬斗菜、花朵如起舞彩蝶的鳶尾、總狀紅色花序的馬先蒿等等,真正是姹紫嫣紅,五彩斑斕,令人目不暇接。許多種花,不僅花形美麗,花名也十分動人,如:金蓮、雪蓮、金盞、鳶尾、報春、柳蘭、芍藥、石竹、郁金香、勿忘我等等,形神俱備,聞名如見花。
動物與植物,是相互依存的統(tǒng)一體,由它們共同構(gòu)筑了一個完整的生命世界,周而復(fù)始地鳴奏了一支美妙的生命之曲。
天山植物世界的繁茂,為動物的棲息、繁衍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生存環(huán)境。雖然,由于人類活動的劇增,天山動物類群和數(shù)量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不過,倘若你能離開喧鬧的人群,靜悄悄地前往人跡罕至的地方一游,你便會發(fā)現(xiàn),這里還有一個喧鬧的世界。
天山動物,在區(qū)劃上屬蒙新區(qū)的一個專門亞區(qū),即天山亞區(qū)。這里,除亞洲中部山地廣布種外,還包含有不少天山山地的特有種和西伯利亞泰加林種類,區(qū)系成分比較混雜,生物多樣性也較豐富。脊椎動物數(shù)量達510種,其中兩棲類6種、爬行類32種、鳥類370種、哺乳類102種。
受山地自然景觀垂直變化的影響,這里的動物類群也呈現(xiàn)明顯的垂直結(jié)構(gòu),分為高山亞高山帶、山地森林帶、低山灌叢草原帶3個垂直動物帶。高山亞高山帶為適應(yīng)于高寒、開闊或裸巖地區(qū)活動的種類,代表種有北山羊、雪雞、長尾黃鼠、兀鷲、暗腹雪雞、紅嘴山鴉等;山地森林帶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最好,動物種類也多,代表種中,獸類有猞猁、馬鹿、旱獺、林姬鼠等,鳥類有三趾啄木鳥、林鷚、星鴉、柳鶯、山雀、普通旋木雀等,還有爬行類的林下虎;棲息于低山灌叢草原帶的典型動物種類則有鼴形田鼠、獾、石雞、紅尾白勞和蝮蛇等。在山區(qū)水域,還有雁鴨類、鷗、水獺和魚類等。
雪豹如果說老虎是“森林之王”,那雪豹就是“高山之王”了。屬貓科的雪豹,攀壁爬樹是它的本色,它奔跑起來,時速可達80至90千米,一般動物遇上它,是很難在其利爪下逃生的。不過,雪豹性雖兇殘,對人類卻異常友善,在天山地區(qū),還從未聽說過雪豹食人或主動攻擊人的例子。即使對牧人的羊群,若不是因大雪封山斷了食物來源,它是絕不會輕易去動一動的。雪豹以其美麗的外形、稀有的數(shù)量,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guān)注,特別為它設(shè)立了專門的基金。然而,它身居高山和潛伏的特性,使人們又難以見到它和近距離接觸它。通過2年的野外監(jiān)測,中國科學(xué)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的動物專家和來自6國的志愿者,利用先進的紅外自動相機,終于在中國首次捕捉到它們的身影,獲得了30余張珍貴照片,首次向社會公布了它們的存在和生存狀態(tài),引起了極大轟動。
黑鸛鸛科的大型涉禽黑鸛是一種珍貴鳥類,與雪豹同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體長1米許,體重2.5千克以上。夏天,它喜歡在山地沿山谷溪流和山區(qū)湖泊處漫步,使我們有可能得見它的尊容。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為它取名皂君、黑尻,自然是因其羽毛之色。李時珍曾這樣描繪黑鸛:“鸛似鶴而頂不丹,長頸赤啄,色灰白色,翅尾具黑。多巢于高木,其飛也,奮于云霄,旋繞如陣,仰天號鳴,必主有雨?!倍X與鶴的相似,常使畫家們犯同一錯誤,在他們的“松鶴圖”中,將鶴繪于松頂。實際上是鸛鶴倒置,鸛上樹而鶴不上樹。
天山馬鹿 天山馬鹿是馬鹿的亞種,是天山的特產(chǎn),它們的數(shù)量曾達到驚人的程度,這是因為天山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而自從人類馴養(yǎng)的畜群上了山,數(shù)量日益龐大,占據(jù)了廣大草場,再加上人類的捕獵,天山馬鹿數(shù)量急劇下降,如今作為二級保護動物進入了中國動物保護紅皮書。馬鹿倒霉倒在它渾身是寶;鹿茸、鹿角、鹿胎、鹿肝、鹿腎、鹿鞭、鹿筋、鹿血樣樣可入藥,奇貨可居,人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它了。不過,現(xiàn)在有了馬鹿飼養(yǎng)業(yè),在實施保護下,野生馬鹿的命運也許會出現(xiàn)一個轉(zhuǎn)機吧。
兀鷲兀鷲是鷲類中的一種,在新疆它還有2個兄弟,一個是胡兀鷲,一個是禿鷲。它們都屬于隼形目鷹科,俗稱“老雕”,為大型猛禽,是高山鳥類之王。關(guān)于鷲,有這樣的故事:在天山深處旅行的人們,在迷失路徑時,往往只有乞求“神鷹”。這種“神鷹”,據(jù)說“大如雕,色青白,或有迷失路徑者,輒聞鷹唯,循聲而往,即歸正路?!保ā缎陆畧D志》)“神鷹”者,即鷲也。鷲以道途中牲畜尸體為食,人們循聲而往,自然會找到路了。鷲的這種食性,看似惡臭,實際上使它充當了“山區(qū)清潔工”的職責(zé),保護了山區(qū)的環(huán)境潔凈,維持了山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正常循環(huán),其功勞是不小的。
盤羊和北山羊同屬二級保護動物的盤羊和北山羊都屬偶蹄目牛科,均為典型的高山動物。盤羊又叫大頭羊,其頭上頂了一對長近2米的犄角,盤旋在頭的兩側(cè),故稱盤羊。當年馬可·波羅途經(jīng)帕米爾時,見到這種動物,格外驚奇,他通過著述將它介紹到歐洲,轟動了歐洲動物界,盤羊變成了“馬可·波羅羊”。從此,許多歐洲探險家到新疆,都將抓到一只盤羊引為巨大光榮,于是,盤羊帶角的頭骨,從此成為歐洲富豪家中陳設(shè)的珍品。北山羊體形比盤羊小一點,它也有一對長1米多的大角,不過不像盤羊那樣盤在頭頂兩側(cè),而是向后彎曲如弓弩狀。北山羊有群居的特性,當北山羊羊群在山區(qū)羊腸小道上行進時,帶角的公羊總是走在最后,仿佛一隊肩扛大彎刀的后衛(wèi),煞是威武雄壯。
暗腹雪雞暗腹雪雞又稱高山雪雞,它與另一種淡腹雪雞同屬雞形目雉科,與孔雀同屬一科。在古籍中,天山產(chǎn)孔雀,甚至還有孔雀河,實際上,很可能是將雪雞誤傳為是孔雀了。雪雞無論冬夏都在原地生活,故屬留鳥,它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雞類,在天山主要活動在海拔3700—4200米的冰雪帶及附近的高山草甸帶,偶爾也飛到海拔2000米以下,所以,能看見它的人,是很幸運的。一只雄雪雞,體重可達2千克,而其味之鮮美,在山珍中也屬上品,其肉干研末可入藥,主治婦女病、癲癇、瘋狗咬傷,兼有滋補壯陽功能,山區(qū)牧民常珍藏之以備用。近年來,中國科學(xué)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的動物科研人員,已成功實現(xiàn)雪雞的人工馴養(yǎng)繁殖,并開始產(chǎn)業(yè)化的試驗?,F(xiàn)在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雪雞,上人們的餐桌已是指日可待。
棕熊國家二級保護的棕熊屬食肉目熊科,古時稱羆。毛澤東同志詩詞中的“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中的“羆”即指此。棕熊體重如牛,重達200—300千克,大者甚至超過500千克,體長達2.5米,算是天山中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了。棕熊能短時間用后肢著地站立行走,常被人誤以為是“野人”。多年來關(guān)于帕米爾、天山“野人”的傳說,恐怕均是棕熊在作怪。棕熊在歐洲屬森林動物,而在新疆則主要高山帶活動,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之間,它是雜食性動物,即食嫩枝鮮草,也吃飛禽走獸,甚至掏食鳥蛋穴鼠,動物尸體也是它的食物。因此,那種所謂遇到熊就躺倒裝死可以逃命的說法,切不可相信,更不要去嘗試。
天鵝天山動物中,最吸引人的要算是天鵝了。與天山同姓“天”的天鵝,的確是天之驕子。全世界尚存的天鵝僅有5種(也有7種之說),其中3種,即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又稱短嘴天鵝)分布在歐亞大陸。天山是疣鼻天鵝、大天鵝的主要繁殖地,小天鵝也偶作迷鳥可見。而在天山,天鵝又聚于流經(jīng)大尤爾都斯盆地巴音布魯克草原的開都河一段河曲,這段河曲因此被稱為“天鵝湖”。1986年7月9日經(jīng)國家批準,天鵝湖成為國家級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面積為136894公頃;目前有3000只左右天鵝。
動物惹人喜愛,動物故事也妙趣橫生。但是,人類只有作為動物的朋友,給動物以愛心,動物的故事才會不斷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