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硬漢狂飆的年代似乎一去不復返。當史泰龍、施瓦辛格和尚格云頓等一派硬漢紛紛沉積于熒幕之后,好萊塢早就培育出了正處當打之年的新生代。如今是《阿凡達》和《盜夢空間》的時代了,技術的進步決定了高智商和數字概念成為銀幕主流。至于硬漢狂飆之類的,只是存在于懷舊者的記憶中了。
但史泰龍似乎偏要來一次回光返照,67歲的“蘭博”選擇抱團取暖。《敢死隊》系列剛剛憑借群星組合小試牛刀,《金蟬脫殼》便如約而至,要再一次硬漢的完美回歸:
史泰龍飾演的越獄高手雷·布雷斯林,曾在8年內成功逃出14座安全防衛(wèi)工程最嚴密的重刑監(jiān)獄。他的真正身份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jiān)獄安管專家,每一次越獄成功,就代表他能找出該個監(jiān)獄的安管漏洞,進而強化改善。雷退休前的最后一次任務,是要挑戰(zhàn)傳說中最滴水不漏的超級監(jiān)獄“墳墓”,然而當他入獄后,卻發(fā)現這不但是個深埋海底不見天日的死獄,就連他決定放棄任務,想表明身份出獄時,典獄長竟更變本加厲地折磨他。
雷最終發(fā)現他已誤入了一場死亡游戲,只有將他永遠囚禁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墳墓,那些幕后的既得利益者才能高枕無憂。
于是,雷和另一位莫測高深的獄友“教堂”(阿諾·施瓦辛格飾)的合作得以展開,他們只有沖破無情的看守員霍布斯和野蠻警衛(wèi)的威脅與封鎖,才有機會完成這樣一個碟中諜式的任務。
從題材來看,這無疑是完美的集合體。近年頗為熱門的逃脫主題,大塊頭兒玩轉懸念迭起的大智慧,以及善有善報的完美主義結局。但當2小時的故事結局將近,很多邏輯上的硬傷也水落石出。例如雷像貓戲老鼠一樣玩弄著看守的智商?;舨妓瓜嘈懦醮翁用撐垂睦讜嬲嬖V他那個破解銀行秘密的大鱷的藏身之處,而且是以稍加思索的形式就同意了兩人再次“密謀越獄”。他也相信,后加入越獄團伙的毒梟給他的已經證偽的情報,還讓他到甲板上去以祈禱的名義去測量緯度(逃脫的必要一環(huán)),與此同時,他居然還讓兩個極度危險的“刺兒頭”每年單獨話家常。這一切不合邏輯的鋪墊只能導引至一個結果——我不相信。既然這樣,《Escape plan》不如來個劇透翻譯,叫做《金蟬已經脫殼》就完了。
當然,我也知道如果一味這樣吹毛求疵下去,電影就沒法看了。讓所有人點“贊”的影片自然屈指可數,《金蟬脫殼》沒能做到不足以代表電影是失敗的。導演米凱爾·哈弗斯特羅姆已經竭力在創(chuàng)新,他讓大塊頭玩起了大智慧。并且,從好萊塢絕大多數煞有介事地拯救世界和平的題材里獨辟蹊徑,轉而圍繞個人恩怨架構劇情,這些都不失為是進步。只是現實誠然不給力,在北美上映三天之后,只換來了區(qū)區(qū)980萬美元,而且后程乏力。
加起來超過130歲的兩位硬漢,似乎再也尋不到他們的“80年代”。惟一值得欣慰的是,懷舊風濃烈的影片和修復后的《泰坦尼克號》一樣,墻內開花墻外香。在中國市場,《金蟬脫殼》的票房已經直指兩億,而且還引起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共鳴。回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錄像帶和盜版碟片風行,觀影者可都是在史泰龍和施瓦辛格分別以《第一滴血》和《終結者》長大的。
長江后浪推前浪,兩位正在走向歷史的電影人,已經很難獲得年輕一代的青睞。他們主打懷舊的努力努力也注定事倍功半。就像電影里他用眼鏡兒、牙刷組裝起來的六分儀,然后幾經周折繞過獄警到甲板上計算海上孤舟的緯度一樣,只是存在理論的可能性罷了。
在中國可信度頗高的豆瓣電影上,《金蟬脫殼》的評分接近8分,超過《金剛狼2》、《驚天魔盜團》等佳作。可是又有誰能肯定,按下五星投票鍵的觀眾給的不是辛苦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