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小豆也稱赤豆,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紅小豆適應性強,對土壤等生長條件不挑剔,種植相對容易。紅小豆營養(yǎng)豐富,可以和很多種食物搭配食用,并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本文主要介紹了無公害紅小豆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選地;施肥;中耕;除草
中圖分類號: S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24-32-1
1地塊選擇
無公害紅小豆的種植條件要求嚴格,所選地塊在3千米半徑內應無重工業(yè)企業(yè),大氣質量要滿足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水源也要符合無公害水質標準,清潔無污染,土壤也要達標,不能有污染物、重金屬及化工產品物質殘留。
2 良種選擇
良種是確保高產的一個必要條件,一定要選擇植株高大、莢多粒大、抗病力強的品種,這樣的品種無論在生長上還是豐產上都具有優(yōu)勢,比如龍小豆、日本紅、大紅袍。
3 選茬整地
紅小豆和其他豆類作物一樣,對于茬口是有要求的,最忌諱的就是連作,也不能重茬和迎茬,所以在地塊選擇上,一定要注意茬口的選擇。地塊要求兩年以上沒有種過豆類作物,種過的要進行輪作后再種紅小豆,輪作周期最少要在三年以上。種植紅小豆的地塊,最好是砂壤土,因為紅小豆喜肥耐旱,所以不要選擇低洼積水的地塊,選好地塊后要進行整地,一般在秋季或春季進行翻耕,整平耙實,表土細碎。
4 施肥
紅小豆要想奪豐收得高產,必須要保證足夠的肥力,才能確保植株、果實的正常生長,一般在松土開溝時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可酌情施加過磷酸鈣。根據(jù)不同的生長階段,補足氮、磷、鉀復合肥,為防貪青,也要適當追些尿素。
5 播種
5.1 種子處理
種子是確保穩(wěn)產高產的關鍵,所以選好品種后,要對種子進行精選處理,選擇品相好、粒大的種子,去掉蟲蛀、雜質以確保種子的凈度和純度,必要時要進行包衣處理,以防病害和地下蟲害對種子的侵蝕。
5.2 播期
紅小豆是喜溫作物,當?shù)販剡B續(xù)穩(wěn)定在15℃時,就可以播種了,一般在5月15日~20日播種。
5.3 播種方法
一般采用壟上開溝條播,每畝下種1.5~2公斤,壟距60~65厘米,株距15~20厘米,機械精量點播。也可采用穴播,每穴播種3~4粒,定苗時每穴留苗3~4株,株距可適當加大。播深不宜太深,一般鎮(zhèn)壓3~5厘米,如春天墑情好,宜淺;墑情不好,宜深,但一律采取坐水種植。
6 田間管理
6.1 施肥
施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20000~30000公斤做底肥,每公頃施磷酸二銨150公斤和硫酸鉀75公斤做種肥,化肥和種子不能混合,要分箱裝置。根據(jù)紅小豆長勢,可追施尿素等速效肥和微肥。
6.2 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松土,除去土壤中的虹吸,保持土壤的水分,另外也可以除去一些雜草,避免其生長過旺,與豆苗爭奪陽光、水分和養(yǎng)分。所以在紅小豆苗出齊后,要立即進行中耕除草,如果出苗前雜草過多,要視情況使用化學除草的方法,噴灑除草劑進行除草,在使用除草劑時要注意用法和用量,以及除草劑針對的類型,避免用錯而造成損失。一般在出苗后一周內,要先進行一次淺趟,不帶土,目的就是松土,提高土壤溫度,促進豆苗生根發(fā)棵。在豆苗生長進入分枝期時,還要進行一次中耕,封壟前也要進行一次中耕,苗齊前的中耕要淺,苗長成后要略深,封壟中耕時要加深并帶土,這樣可以壯根防倒伏。
6.3 噴施微肥
紅小豆在生長后期,為了增加粒重可以適當噴施鉀肥,如果發(fā)現(xiàn)葉發(fā)黃,可以噴施含鐵微肥。開花結莢期,要噴施鉬酸銨、硫酸鋅等微肥達到增產的目的。
6.4 病蟲害防治
褐斑?。河?0%代森錳鋅WP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WP500倍液噴霧防治。
白粉?。嚎捎?0%粉銹寧EC2000倍液或12.5%速保利WP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銹病于發(fā)病初期,每畝用20%粉銹寧EC0.07~0.1公斤,對水20~30公斤噴霧。
蚜蟲:用10%吡蟲啉WP2000~3000倍液或50%避蚜霧WP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或2.5%魚藤酮EC或1.1%煙百素EC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7 適時收獲
紅小豆的收獲也是十分關鍵的,要掌握好收獲時間,紅小豆有上下莢果成熟不一致的特性,收獲可采取一次性收割和分次采摘兩種方式。為了在最佳成熟期收獲,可以采用人工分期收割的方式,這樣可以選擇收獲先成熟的,貪青的適當延緩收割時間。如果收獲過早則會出現(xiàn)粒色不佳,粒形不整齊,癟粒增多等問題,降低品質和商品質量。但也不能收割太晚,防止炸莢造成損失。機械收獲可在豆粒著色,莢變黃,葉片全部脫落時進行。
作者簡介:高淑華,公主嶺市桑樹臺農業(yè)站,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