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世界上第四大印刷市場,排在美國、日本、中國之后,其年印刷生產總值是389億美元。
德國印刷業(yè)最近幾年銷售收入增長非常緩慢,主要是受金融危機影響,產值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生產總值還是在提高。我們面對的比較困難的情況是,印刷銷售價格不斷下降,這使得雖然生產力不斷提高,但銷售總額卻沒有大幅增長。
德國現有9700多家印刷企業(yè),從業(yè)人數為15萬人左右。德國的印企規(guī)模往往比較小,平均每家公司有16個從業(yè)人員,平均年營業(yè)額不到400萬美元。中小型和微型印企在德國居多,只有3%的企業(yè)員工人數超過100,這3%企業(yè)的營業(yè)額占到德國印刷市場營業(yè)總額的40%。中型印企的員工人數介于10~99人之間,這些印企大部分擁有先進設備和很強的競爭力。他們的數量占比不到德國印企總量的30%,但營業(yè)額卻占到了德國印刷市場營業(yè)總額的46%。至于員工人數少于10人的微型印企,他們的營業(yè)額占到德國印刷市場營業(yè)總額的14%,但他們的數量占到德國印企總量的70%。
我們可以從圖1看到德國的各印刷細分市場。包裝印刷是德國最大的印刷市場,占比40%;其次是廣告印刷,占比20%;接下來是商業(yè)印刷,占比19%;報紙印刷居第四位,占比15%;圖書印刷只占市場總額的3%。這非常有趣,因為如果提起印刷,我們很多人會想到,應該是圖書印刷占主要的,但是真實情況卻是圖書印刷的份額越來越少,只占了3%。
從技術方面看,膠印在德國印刷市場占最大份額,達到42%;柔印占比21%;凹印次之,占比13%;數碼印刷占比12%;其他占比12%。
德國印刷的年出口總額是41億歐元,其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瑞士、奧地利、法國、荷蘭、英國。
德國印刷年進口總額是18億歐元,在德國印刷進口市場排名前五位的國家是中國、英國、法國、波蘭、奧地利。中國作為德國最大的印刷品進口市場,發(fā)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在圖書印刷領域。中國向德國出口的圖書印刷品在德國圖書印刷市場占了很大份額,其次是法國和波蘭,它們向德國出口的圖書印刷品增長速度也比較快。
傳統(tǒng)上來說,德國的圖書印刷應該是很強的,但近年來市場份額在下降。德國的圖書印刷競爭非常激烈,但整個圖書市場還是非常健康。另外,德國擁有很多世界聞名的品牌公司,它們對印刷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德國的零售行業(yè)競爭非常激烈,印刷業(yè)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德國印刷業(yè)有兩大特點。其一是追求最可靠的質量,其二是確保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來占領市場。這兩個因素背后是印刷設備的強力支持。
德國印刷和造紙設備及用品制造商協(xié)會有130個公司會員,占到德國印刷和造紙設備制造商總數的90%,他們涵蓋了印刷設備、紙制品、機械和造紙技術各個領域。在印刷造紙設備領域,我們有37000名員工。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印刷和造紙技術的訂單額在不斷下降,現在有所企穩(wěn),但還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中國是德國第一大印刷設備出口國,2012年的出口額達到4.142億歐元。排在前10位的國家還包括美國、巴西、法國、瑞士、英國、荷蘭、俄國、土耳其、奧地利。
就單張紙膠印機而言,德國在世界市場占比為55.2%;日本排在第二位,占比17.97%;奧地利排在第三位,占比17.58%;第四位是英國,占比3.25%。德國印刷業(yè)正在經歷很大變化。對于那些在印刷材料市場上經營的人來說,日子不會很好過。最后我想說,無論在印刷市場還是在印刷機械市場,質量始終是第一位的,價格是建立在質量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