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年人,響應援藏的號召,帶著對親人的思念,來到苦寒干燥的高原,不做領(lǐng)導,不享清福,在平凡的一線崗位殫精竭慮、默默無聞地奉獻了自己許多年時間……這個人,就是北京援藏指揮部財務管理部的出納胡加良同志。
平凡的工作,不可缺少的貢獻
作為一名出納,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非常簡單,跑跑銀行,數(shù)數(shù)鈔票,打打計算器,做做憑證,僅此而已。但如果沒有一個嚴謹細致的心,沒有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與經(jīng)驗,工作起來就一定會出差錯。
自從援藏的口號吹響,數(shù)年來,在黨組織的關(guān)懷和帶領(lǐng)下,大大小小的資金注入到西藏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建設中,開展了一個又一個項目,建成了一個又一個工程,為藏區(qū)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但是這一筆一筆的資金是怎樣進入藏區(qū)的呢,又是怎樣不出亂子,不出岔子,按照領(lǐng)導的指示要求和群眾的實際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落實到應該落實的地方的呢?這就是出納的工作了。
為了援藏項目的順利進行,為了援藏資金有條不紊地發(fā)揮作用,在胡加良和他的同事們必須反反復復地跑銀行、報銷,制作憑證、登記賬目,等等等等,付出了五倍、十倍的努力,才能讓大到百萬千萬,小到一毛兩毛的資金,都來得明白,去得放心,才能保證每一點援助,每一點熱心,都放在藏區(qū)人民的手上,暖在藏區(qū)人民的心窩里。援藏工程的建設,胡加良不曾親自搬運建材,但在他的努力下,每一個工程都能在需要的時候得到需要的建材。援藏項目的成功開展,胡加良沒有親自參與,但在他的努力下,技術(shù)人員不會缺少工具,醫(yī)生不會缺乏必需的器材。藝術(shù)團援藏,成功演出盡興而歸的背后,是胡加良和他的同事們將所有瑣碎的款項都記得有條不紊一清二楚,保證指揮部每一分錢都花得有根有據(jù),有憑可查??梢哉f許多援藏項目去的喜人成果的背后,都離不開胡加良和同事們磨破鞋底的奔波,夜以繼日的工作,在辦公室累到頭困腳麻的努力。胡加良平時除了管理項目資金撥付以外,還得按照包括《會計法》等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監(jiān)督資金的合理合法使用,防止資金浪費貪污,保證所有的撥款都用到了正地方,需要的地方。
戰(zhàn)勝自然環(huán)境,克服工作困難
胡加良是湖南新化人,原本在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審計局工作,后來響應援藏的號召,成為第六批援藏干部來到拉薩。到了西藏,首先面對的困難不是援藏工作的本身,而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頭發(fā)白了,血壓高了,記憶力滑坡了,藥也吃多了,說話、行動也慢了??杀M管如此,胡加良并沒有屈服于自然環(huán)境的壓力,而是堅持鍛煉身體迎接挑戰(zhàn),他堅持散步,調(diào)理飲食,在房間放上水盆,增加空氣濕度,用各種方法主動適應高原環(huán)境。
來到西藏工作之前,胡加良是審計人員,雖然對出納的工作有較深的了解,但畢竟沒有親自操做過,所以對出納工作只能算是半路出家。為了熟悉出納工作,他主動學習出納理論知識,又多次認真請教包括財務管理部的部長趙剛和同事李強在內(nèi)的許多人,一邊讀書,一邊鉆研,白天請教,夜間反省,用最快的速度熟悉了手頭的工作,再加上援藏出納工作較多,胡加良很快就能獨當一面,成為了一個優(yōu)秀的出納。
重擔在身很謹慎,離家萬里也擔憂
繁忙工作之余,胡加良并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僅始終堅持對出納業(yè)務知識的學習,還在旅游旺季時,主動協(xié)助援藏接待工作,平時待人穩(wěn)重,什么工作都能做,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不過雖然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胡加良心里對家鄉(xiāng)和家人的牽掛卻始終難以放下。胡加良的父母都七十多歲了,他卻遠在萬里之外,只能常常打電話噓寒問暖,不能親自照顧老人,心里時常愧疚。在北京的時候,胡加良一直是盡職盡責的好丈夫,工作之余還負責家庭財務、做飯、送孩子上學等工作,為同樣有工作在身的妻子分擔許多家務。援藏之后,他的妻子不得不放下工作回家照顧孩子,管理家庭??墒巧钪须y免遇到困難,每逢此時,胡加良很想陪在妻子身邊卻不能做到,心中就很難受。2012年7月,孩子頑皮的時候摔倒,頭部受傷了,胡加良的妻子急著送孩子去醫(yī)院,可是正好天降大雨,她連出租車都打不著,最后報的110,才得到幫助,胡加良聽了只能在西藏干著急,有心無力。
盡管如此,胡加良的親人依然支持他的援藏工作,給了他很多鼓舞和幫助。胡加良每年只能回家一次,每當此時家里就非常熱鬧,家人也非常高興,一起做飯,一起說話,非常開心。假期結(jié)束,胡加良重返藏區(qū)的時候,家人們雖然依依不舍,卻從來沒有勸他放棄援藏。
平時胡加良很少有游玩和放松的機會,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學習——更好地工作之中。這個簡單的三點一線,胡加良默默地走了一年多。援藏注定了是奉獻。盡管所有的努力少為人知,而胡加良卻說:“只要我的工作能夠讓雪域高原變得更加美好,犧牲再多也無怨無悔?!?/p>
雖然遠離家鄉(xiāng),遠離親人,工作壓力、生存環(huán)境和思鄉(xiāng)的牽掛讓胡加良時常感到孤獨和寂寞。但工作、環(huán)境的種種艱難,生活、心理的重重考驗,反而激發(fā)了胡加良的熱情與斗志,每一次克服困難都讓胡加良感覺到了自己能力和覺悟的提高與升華,他認為來到西藏,和其他許多援藏干部一起同甘共苦是值得的,每一次面對并戰(zhàn)勝各種困難,更好地履行援藏干部職責,都讓他打心眼里感到快樂,在他看來,援藏是在報效祖國的同時,感悟人生,磨煉自己,提升自己的絕好機會,對于援藏,他滿懷熱情,心中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