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可愛的家,我和老伴兒都是黨培養(yǎng)起來的知識分子。我們有三個女兒,還有一個比大女兒只大兩歲的妹妹從小和我們住在一起,我們這個大家庭始終和睦融洽。
上世紀(jì)80年代后,妹妹和三個女兒相繼成家立業(yè),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巢。每到節(jié)假日,孩子們都要回到家里來個“親情大聚會”。為了不讓我們操勞,他們每人做好一兩個拿手菜帶過來,大家一起品嘗,最后還要評出一二三等獎。孩子們不僅在生活上照顧我們,還教會了我用電腦打字、上網(wǎng),給我建立了電子郵箱,教我收發(fā)郵件,大大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孩子們對我們孝順有加。每年百花盛開的春天或是天高氣爽的金秋,我們都會在孩子們的陪伴下外出旅游。這幾年,我們利用國慶、五一等假期,與孩子們一起到上海、杭州、臺灣等地游玩,品味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最讓我難忘的是,2010年,孩子們陪我們在江南幾個極富文化底蘊的名鎮(zhèn)轉(zhuǎn)了一圈,當(dāng)?shù)氐拿谰昂臀幕L(fēng)情,讓我們流連忘返,各自的相機里都拍下了不少照片。在回北京的火車上,大家津津有味地回味、討論一路上的美麗景色和有趣故事,互相欣賞著各自相機里的照片,還有人邊欣賞邊吟詩抒情。這時,三女兒忽然說:媽,咱們建個“家庭博客”吧,以后誰游了什么好地方、寫了什么好文章、拍了什么好照片,或是誰家有什么事、有什么好建議、好點子,都可以發(fā)到咱們的“家庭博客”里,這下大家就可以同時看到,還能互相評論、互相PK,算是咱們家的一個親情交流平臺吧。您以后足不出戶,就把我們每家每人的情況和“芳容”全都掌握了……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熱烈響應(yīng)。
回到北京后,女兒們很快設(shè)計了博客的封面和刊名。博客名稱各取家人名字中的一個字,被命名為《素雅丹潔湖》,設(shè)計了版面,大家還任命了“社長”和“總編”,撰寫出激情四溢的《發(fā)刊詞》。大女兒以《江南行》、參觀上海世博會為內(nèi)容,以自己的日記為藍(lán)本,每日整合一個中心內(nèi)容和標(biāo)題,配發(fā)了大家相機里的照片,率先寫出了幾篇“模板”式的博客,《素雅丹潔湖》正式開博了!
在家人的踴躍參與下,我們的“家庭博客”人氣頗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表了200多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條“讀者”的評論,累計發(fā)表了幾千張照片?!凹彝ゲ┛汀钡膬?nèi)容更是豐富精彩:每次的家庭聚會、相約出游、提議建議、“年終總結(jié)”,以及家人撰寫的隨筆、游記,拍攝的攝影作品……真可謂五花八門、亮點紛呈。孩子們親切地稱“家庭博客”為“咱家的小花園”,頗富生活情趣。要是誰在“家庭博客”里發(fā)表了一篇作品或是一張圖片,一定會給大家發(fā)個短信:“我又往園子里種花了,快來看呀!”于是,大家便登錄博客欣賞,看后或?qū)懺u論、或?qū)懽x后感、或PK挑戰(zhàn)……全家人都把“家庭博客”當(dāng)成了舞臺,爭相展示自己的才藝,好不熱鬧。
二女婿是個盡職盡責(zé)的“家庭攝影師”,每次家庭聚會或是外出旅游,他都會抓拍許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照片,二女兒就會發(fā)揮她的文字特長,把這些照片組合成“小人書”“連環(huán)畫”或是“電視劇”,讓大家看得捧腹噴飯,笑作一團。后來,大家給她評了個“種花勞動模范”,給她披綬帶、捧鮮花,照片貼在了“小花園”的光榮榜上。
今年的3月中旬,一天夜里忽然下了一場大雪,早晨,我拉開窗簾一看,好個晶瑩潔白的琉璃世界!只見瓊樓玉宇中,千樹萬樹梨花開……”當(dāng)天,大女兒寫了一首詩、拍了幾張雪景發(fā)到博客里,立刻引來“圍觀”,三女兒隨即和上一首,也發(fā)了幾張照片。就這樣,我家的博客成了京城各處雪景的展示臺。
我們這個大家庭雖然分成了五六個“溫馨小巢”,居住在京城的東南西北,但有了“家庭博客”的牽引,大家的感情反而更加親密深厚。自從有了這個“小花園”,我們家可謂百花齊放、一呼百應(yīng)、其樂融融。如今,我家的“家庭博客”創(chuàng)刊即將三周年了,它已經(jīng)成了家人交流思想、聯(lián)絡(luò)感情不可或缺的心靈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