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信泉,湖南平江人。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軍長兼政委、兵團副司令員,率部參加了一至五次戰(zhàn)役,為奪取抗美援朝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戰(zhàn)功。回國后歷任東北軍區(qū)參謀長、沈陽軍區(qū)參謀長、炮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打響志愿軍與美軍作戰(zhàn)的第一槍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
以吳信泉為軍長的39軍入朝作戰(zhàn),39軍的前身是享有長征“開路先鋒”之稱的紅25軍、曾參加過平型關戰(zhàn)役,解放戰(zhàn)爭期間為四野的精銳,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西南邊陲。而美騎兵第l師是創(chuàng)建于獨立戰(zhàn)爭時期,建師170多年從未打過敗仗,是美陸軍部隊有名的“先驅師”和“常勝師”。
1950年11月1日,這兩支各屬不同陣營的王牌軍在一個叫作云山的小城開始了中美軍隊的第一次集團交鋒。令后世稱奇的是,這場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次實力懸殊的非對稱作戰(zhàn)打響時,雙方竟然連對手的身份都沒搞清楚:美國人以為他們是遭到的北朝鮮軍隊的攻擊,志愿軍則以為自己打的是南朝鮮第1師。
是年10月25日,我志愿軍重創(chuàng)了美第8集團軍指揮的南朝鮮部隊,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爾頓-沃克中將決定派出其王牌騎兵第l師接替南朝鮮第l師駐防云山,以防不測。沃克此舉十分老到,因為云山雖然只是一個僅有千戶人家的小山城,但卻是扼守朝鮮北部山區(qū)的入口,如果對手像當年麥克阿瑟仁川登陸那樣,突然拿下云山,然后由此向西,不僅會從戰(zhàn)線中央將第8集團軍劈成兩半,而且會將整個朝鮮西北部的聯(lián)合國軍攔腰截斷。
在沃克調兵遣將的同時,我志愿軍也將目標瞄準了云山,彭德懷當面給吳信泉下命令,要他率部對云山守敵南朝鮮軍第師發(fā)起攻擊,待敵人援軍抵達后,再與38軍和40軍一道實行三面合圍,一舉斷敵后路,來個甕中捉鱉。雖然南朝鮮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不算強,但這是志愿軍入朝第一仗,吳信泉絲毫不敢馬虎,立即率部向云山集結,28日參戰(zhàn)部隊全部進至指定地域。針對南朝鮮軍的作戰(zhàn)特點,吳信泉決定以116師主攻、117師助攻,115師負責阻擊敵援軍。
10月30日,志司來電,同意吳信泉的進攻方案,第二天上午又指示將進攻時間定為11月1日19時30分。這邊吳信泉緊鑼密鼓地進行準備,那邊美軍也正加緊實施換防部署。但整個39軍上至吳信泉下至普通戰(zhàn)士,都不知道云山敵情此時正在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前沿偵察員還誤把美騎兵第l師第8團和南朝鮮軍第l師12團的換防行動當成云山守敵有逃跑跡象,于1日15時向軍部作了報告?!跋肱埽]那么容易!”吳信泉接到報告后,當機立斷,決定將進攻時間提前至17時。
16時40分。炮兵火力準備開始,我炮兵以猛烈的火力,打得敵炮兵無法還擊。吳信泉準時下達了總攻的命令,剎那間,五顏六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從各個角落腓了激烈的機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我軍潮水般涌向敵軍陣地。天很快就黑了下來,云山四周槍炮聲、喊殺聲驚天動地,美國大兵很不習慣我軍的戰(zhàn)術,被打得暈頭轉向。在他們看來,對手在夜幕的掩護下像貓一樣直撲美軍防線的薄弱地帶,進攻速度、攻擊精度、勇敢程度都是美國大兵從未見過的。至此,美國人方才醒悟;中國軍隊來了!—個美國士兵甚至驚恐地喊道:“上帝,這是—場中國式的葬禮!”激戰(zhàn)至當夜11時,我軍攻克云山外圍的全部高地,將士們也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對手竟然是美國大兵,而且美軍的王牌師!
“本想吃肉,卻先啃上了骨頭?!鼻胺降膽?zhàn)報令吳信泉既興奮又緊張,他想起了入朝前自己在東北軍區(qū)師以上干部作戰(zhàn)會議上的發(fā)言:“怕個熊,美國鬼子又不是三頭六臂,我們把紙老虎當真的打就是了。打它個人仰馬翻,給全世界人民看看!”現(xiàn)在到了該說話算數(shù)的時候了,吳信泉決心繼續(xù)進攻,吃掉面前的美軍。接到39軍情況匯報的彭德懷則給了吳信泉更大的信心,彭老總只說了一句話:“堅決消滅美軍王牌師。”
吳信泉立即下令:“發(fā)揚我軍近戰(zhàn)、夜戰(zhàn)、刺刀見紅的特長,先從氣勢上壓倒美國佬!”隨著陣陣沖鋒號聲,我軍從四面八方涌入云山城,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zhàn)。美軍企圖向南逃跑,可后路早已被我軍掐斷。激戰(zhàn)至11月2日清晨,絕望的美第8團被壓縮在云山南面一條狹窄的地帶。前來增援的美第5團也受到了我軍的頑強阻擊,從11月2日午后到黃昏,天上是美軍幾十架轟炸機狂轟濫炸,地上則是十余次坦克配屬步兵的沖鋒,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11月3日夜,39軍向被圍美軍發(fā)起了猛攻,經過一夜的激戰(zhàn),美第8團第3營全部被殲。
云山一戰(zhàn),吳信泉帶領的39軍擊斃、擊傷、俘虜美軍1800余人,擊落飛機l架,繳獲飛機4架,擊毀與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余輛,各種火炮119門,使美軍第1騎兵師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震驚了世界。杜魯門總統(tǒng)的女兒曾形象地回憶了當年美國朝野上下的震動與惶惑:“白宮議員們紛紛提出疑問,質問麥克阿瑟司令,為什么在云山戰(zhàn)役中美軍騎1師會遭到慘???騎兵第8團潰不成軍?并要總統(tǒng)撤了麥克阿瑟的職?!?/p>
1951年4月,接替麥克阿瑟任聯(lián)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上將戰(zhàn)后也寫道:“云山的失敗,要是美軍老祖宗知道的話,會在墳墓里氣得打滾!”吳信泉則因此一戰(zhàn)成名。
整建制俘虜美軍一個連,39軍成第一支進入平壤的志愿軍部隊
首戰(zhàn)告捷,吳信泉并沒有因此而志得意滿,他嚴格貫徹志司誘敵深入的作戰(zhàn)指示,率部北撤至泰川以北地區(qū)布防。其間,他又按照彭德懷的指示,讓人用擔架把100多名受傷行動不便的美國俘虜抬到公路上釋放,有力地粉碎了敵人誣蔑我軍虐待殘殺俘虜?shù)闹{言。
美國人見志愿軍一路北撒,便以為志愿軍人數(shù)不多,也就一路猛攻而來,終于鉆進了志愿軍布置好的“口袋”。25日黃昏,38軍、40軍和42軍在清川江以東向南朝鮮第7師和第8師發(fā)動了突然進攻,拉開了朝鮮戰(zhàn)場第二次戰(zhàn)役的帷幕。吳信泉奉命率部在清川江以西殲敵。當天晚上,39軍向其正面之敵美軍第25師發(fā)起了進攻。美軍火力兇猛,吳信泉決定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殲滅戰(zhàn),他將三個師的主力全部用在了圍殲美第25師麾下的第24團上。在吳信泉的果斷指揮下,各部隊快速穿插,迂回包抄,于次日5時將美第24團切割成三段,并殲敵過半,還整建制俘虜了美軍一個黑人連。
重創(chuàng)美第25師后,吳信泉又馬不停蹄地率部向寧邊進軍,并遵照志司的部署,命令116師為中路軍前衛(wèi)師,向平壤進發(fā)。12月6日晚,吳信泉指示116師克服天寒地凍的不利條件,一舉拿下了平壤,成為志愿軍第一支進入平壤的部隊。而當12月11日平壤各界男歡慶首都解放時,吳信泉則已率領部隊向“三八線”疾進了。
攻占南朝鮮總統(tǒng)府,39軍成第一支攻入漢城的志愿軍部隊
1950年底,志愿軍總部偵聽到美軍要撤離漢城的情報。彭德懷當即命令:“39軍主力向漢城進擊!”
對于此時的39軍而言,要奪取漢城就得繼續(xù)南下,而繼續(xù)南下的第一道障礙就是臨津江。在反復考慮,吳信泉決定讓善于攻堅的116師擔任主攻,117師在左翼從116師的突破口加入戰(zhàn)斗,直插東豆川,斷敵守軍之一的南朝鮮軍第6師的退路,進攻時間定在12月31日16時40分。隨后,吳信泉就組織小部隊在沙尾川、高浪鋪一帶發(fā)起了佯攻,為主力突破臨津江創(chuàng)造條件。
為了解決好主力隱蔽和突破臨津江,吳信泉深入基層連隊,發(fā)動官兵群策群力,搜集到了很多好點子。吳信泉還帶人在距敵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段上,利用江岸多峭壁陡崖的特點,構筑了許多塹壕,擔任主攻的116師及70余門火炮全都悄然地轉入了地下隱蔽。
在吳信泉的精心安排下,近萬名將士悄無聲息地在敵陣地前沿隱蔽了一天一夜,沃克親自坐飛機低空偵察,也沒發(fā)現(xiàn)任何情況。31日16點40分,突破臨津江的戰(zhàn)斗準時打響了。我方猛烈的炮火將江對岸敵人的地堡、工事悉數(shù)摧毀。20分鐘后,步兵分隊發(fā)起沖擊,戰(zhàn)士們躍出塹壕,迅速沖向對岸。前后不過5分鐘的時間,一度被南朝鮮方吹噓為銅墻鐵壁的臨津江防線就徹底瓦解了,美韓軍隊不得不全線撤退,南朝鮮軍第l師的一輛卡車竟在混亂中將沃克的吉普車撞翻。沃克當場斃命,成為美軍在朝鮮戰(zhàn)場喪命的最高級別將領。
吳信泉抓住戰(zhàn)機,乘勝擴大戰(zhàn)果。116師率先向漢城挺進,1月3日凌晨,該師347團進至釜谷上里,與守衛(wèi)該處的英軍展開了激戰(zhàn),殲敵兩個連,繳獲汽車30余輛,打開了漢城的北大門;副師長張峰率領的346團在回龍寺附近-與美軍第24師21團的一個營遭遇,經過撤戰(zhàn),打掉了美軍的4-前衛(wèi)連,成功地控制了交通要點。4日16時,最先進入漢喊的是吳信泉親自派出深入敵后炸橋梁、打汽車、抓俘虜?shù)能妭刹礻牶?17師偵察隊。偵察員們穿過漢城邊上一個占樹參天的大廟,迅速從東門進到漢城街上??吹绞忻駛冇械恼诓贾谩盁崃覒c祝漢城解放”橫聯(lián),有的正在把“熱烈歡迎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標語蓋在敵人貼的“歡迎聯(lián)合國軍”的宣傳品上。這時,348團先遣隊和346-團先遣隊,也一舉攻占了南朝鮮總統(tǒng)府。39軍成為攻入漢城的第一支志愿軍部隊。
創(chuàng)g一次戰(zhàn)斗俘獲美軍最多紀錄,吳信泉被麥克阿瑟稱為“可怕的人”
美軍在多次與志愿軍交手失敗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在美軍空中力量的打擊之下,中朝軍隊的后勤補給十分困難,于是研究出了一個對策,即先后撤部隊,待志愿軍7天左右的補給期結束時,再實施反撲。與此同時,還針對中朝軍隊的裝備劣勢采取了“黏性戰(zhàn)術”,即一旦與中朝軍隊接觸,就充分發(fā)揮美軍陸海空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優(yōu)勢黏住不放,從而增大了中朝軍隊的損失。
在李奇微的新戰(zhàn)術面前,志愿軍的處境的確愈發(fā)困難了,志司根據戰(zhàn)場形勢,決定采取穩(wěn)扎穩(wěn)打的作戰(zhàn)方針。先盡力阻擋住敵人的前進,待穩(wěn)莊陣腳后,再作長期艱苦斗爭的準備。志司給39軍下達的任務是,與同在東線的40軍、42軍、66軍一道,在洪州、橫城以北區(qū)集結,相機殲滅美第2師和南朝鮮軍第5師、第8師。
根據志司的部署,從1951年2月11日黃昏開始,橫城一帶的志愿軍東線集團主力及朝鮮人民軍一部就踏著半尺厚的積雪直奔橫城之敵而來。在吳信泉的指揮下,執(zhí)行穿插迂回任務的39軍117師全部按時到達指定位置,切斷了美第2師1個團和南朝鮮軍第8師3個團的退路。東線戰(zhàn)事能不能取得圓滿勝利,包圍圈里的敵人能不能被消滅干凈,全看117師能否卡住敵人的退路。吳信泉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他非常擔心敵人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出現(xiàn)在我軍陣地前。
吳信泉的擔心并非多余,果不其然,117師剛筑好簡易的工事,兵力尚未全部展開,從橫城正面戰(zhàn)場敗退下來的美李軍隊便如潮水般涌來。同時,在美軍空中力量的支援下,聯(lián)合國軍開始了有組織的突圍和增援。117師一下子承受了來自包圍圈內外兩個方向的壓力。
情況緊急!吳信泉立即打電話給117師師長張竭誠,要他沉著應戰(zhàn),鞏固既得陣地,扼守公路,粉碎敵人的突圍企圖。在美軍和南朝鮮軍的輪番進攻下,117師打得異常艱苦。吳信泉不斷接到前方傷亡較大的戰(zhàn)報:不是這個連只剩下指導員、通信員和炊事員3個人在堅守陣地,就是那個營打得只剩下百來號人。吳信泉雙眉緊鎖,表情冷峻,部隊傷亡這么大,他的心在滴血……
在117師的頑強阻擊下,想南逃的敵人逃不掉,想北援的敵人又援不了,美韓軍隊進退失據,最終被我軍壓縮在一個狹長地段里。這支1100余人的美韓殘部困獸猶斗,拼命向117師陣地發(fā)起沖擊,對避免被消滅的下場。美軍10余架轟炸機對我軍實施了不間斷的轟炸,我軍陣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351團的陣地幾乎被夷為平地,但我英勇的志愿軍將士在如此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始終把陣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黃昏終于降臨,戰(zhàn)斗也開始向有利于志愿軍的方向發(fā)展了。美李軍隊原本就不擅長夜戰(zhàn),夜色越深,敵軍離末日就越近。吳信泉果斷地指示117師發(fā)起反攻,117師全線出擊,從各個方向發(fā)起沖鋒,將敵斬成數(shù)段,分塊圍殲。一時間,山谷中到處回蕩著激烈的槍炮聲、沖鋒號聲和喊殺聲。在我軍猛烈的進攻下,美李軍亂作一團,自相踐踏,潰不成軍。戰(zhàn)斗至12日凌晨結束,全部被殲。
12日上午,南朝鮮軍第8師后續(xù)部隊在志愿軍東線主力的打擊下,眼見前部全部被殲,只好由上草院里以南山地向琴垡里方向逃竄。偏巧117師350團l營就駐扎在琴垡里。師后勤部機關也設在此地。在獲悉南朝鮮軍逃來后。師后勤部長趙永勝和350團副團長王秀法就立即將部隊埋伏在琴垡里唯一的一個制高點。南朝鮮軍殘部黑壓壓地沖了過來,我軍突然開火,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連像樣的反擊都組織不起來,紛紛舉手投降。
橫城一戰(zhàn),117師共殲敵3350余名,俘敵2500名,其中美軍就達800余人,創(chuàng)下了志愿軍一次戰(zhàn)斗俘獲美軍人數(shù)最多的紀錄,也創(chuàng)造了—個師殲敵最多的戰(zhàn)例。吳信泉也被傲慢的麥克阿瑟稱為“可怕的人”。
張寧據《黨史縱橫》張善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