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
1.斷絕。例如:不絕如縷、韋編三絕。
2.終止、消失。例如: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3.隔絕。例如:自云先世避秦時(shí)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4.窮盡。例如:絕處逢生。
5.極、最、非常。例如:佛印絕類彌勒。
6.到了極點(diǎn)。例如:以為妙絕。
7.完全、絕對。例如:絕無蹤響、絕無僅有。
8.橫渡。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或
1.有人。例如: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2.有的。例如: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3.或許、也許。例如: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4.有時(shí)、偶或。例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5.作語助,不譯。例如: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既
1.盡、完。例如:言未既。
2.已經(jīng)、……以后。例如:既克,公問其故。
3.既然。例如:將軍既帝室之胄。
4.并列關(guān)系,既……又……。例如:三軍既惑且疑。
5.既而:不久。例如:既而得其尸于井。
6.全、都。例如: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7.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六日。例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
及
1.趕上、追上。例如: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2.到、至。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達(dá)到。例如:及里城。
4.涉及、牽連。例如:此其近者或其身,遠(yuǎn)者及其子孫。
5.趁著。例如:而不及令今有功于國。
6.比得上、趕得上。例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7.和、并。例如: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