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和平區(qū)一幢老式小區(qū)的住宅,94歲的周淑玲老人因身體原因已經(jīng)臥床,但說起話來還是鏗鏘有力,頭腦清晰。周淑玲曾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三軍四師32團戰(zhàn)士,雖然歲月流逝,可老人在交談中仍透出一股當年抗聯(lián)女戰(zhàn)士的豪爽英氣。
老人床頭上放著一份當天的報紙。老人的保姆信姨說,老人現(xiàn)在還能看清報紙上的標題呢,堅持閱讀是老人的習慣。周老拿出相冊,看見當年那些戰(zhàn)友的照片,周老平靜地說:“十一個軍呀,估計現(xiàn)在三軍里就剩下我和一個北京的老李了,其他人都走了……”在老人斷續(xù)的回憶中,那段在白山黑水間的抗日記憶被勾勒出來。
日軍和偽軍到處抓我
談起當年參加革命,周淑玲說:“我家的祖籍在山東海陽縣。爺爺輩闖關東來到了第二故鄉(xiāng)吉林省延吉縣。我爺爺周芳祿、爸爸周慶發(fā),還有4位叔叔,當年都是抗聯(lián)的情報人員。一家子都是干這個的,祖宗三代為了打日寇、斗敵偽,先后有7個人因為抗日犧牲在三江平原。
1934年,我15歲正式加入抗聯(lián)隊伍。因為是女孩,目標小,適合干地下工作,負責搜集日軍情報以及聯(lián)絡工作。有一次冬天臨近傍晚,我發(fā)現(xiàn)離家不遠的土道邊有10多輛日本卡車,我便趴在附近的山頭上看,很快就摸清車上裝的是被裝、彈藥等,還有20多名鬼子押車,那些東西當時都是部隊急需的。
第二天,師長郝貴林分析了我的情報后,在單家亮子(地名)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zhàn),被裝和彈藥全部繳獲。后來,因為我有“通匪”的罪名,日軍和偽軍到處抓我。我就直接躲進了寶請縣的一座尼姑庵里繼續(xù)工作。后來到1938年秋天,組織聽說我的困境后還專門派人到庵里把我營救出來?;氐搅丝孤?lián)的軍營,被編入三軍四師三十二團當戰(zhàn)士,不久又當上了師部衛(wèi)生隊的隊長?!?/p>
新婚的洞房設在山洞里
談及革命生活,周淑玲說:“1938年11月,在軍長周保中的撮合下,我認識了李銘順團長。那一年他30多歲,我20歲。知道他擅長打仗是一員猛將,還救過我兩次,我就同意(結婚)了。我記得,我倆的洞房就在戰(zhàn)地上——一個又潮又黑的山洞里。
我和李銘順從結婚到1987年他病逝,我們一直在戰(zhàn)火中出生入死,新中國成立后又在一起建設祖國,前后生活了近50年,遇到他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那時他是第三軍四師三十二團的團長,我們各自分頭領著自己的隊伍打仗,迎擊敵人,我覺得找的槍法比他還要好一些呢?!?/p>
周老回憶說:“1939年,抗聯(lián)部隊的處境非常艱險,好多人都吃不上東西,野菜、樹根、草皮都用來充饑。我記得有個女同志生孩子,渴得昏迷過去了。為了救她,有的同志就撒泡尿喂她喝,這才緩過來。不少同志走著走著就倒下了,再也沒起來?!闭勂鹉嵌螝q月,周老忍不住想起她的兩個兒子:“我有一個兒子是生在雪地里的。那時我必須帶著孩子戰(zhàn)斗,因為寒冷和饑餓,—個三歲的兒子就死在了寶清縣周圍的山上。還有—個兒子在盧家油坊草棚子里生的,因為有軍事行動,生完了我就坐上冰冷的大車出發(fā)了,不久那孩子就死了,死在我懷里?!?/p>
曾為部隊做軍服和兜子
后來為了保存實力,三十二團的30多人撤到了蘇聯(lián)。進入蘇聯(lián)后,周淑玲還當聯(lián)絡員,為部隊做軍服和兜子。新中國成立后,周老一家定居沈陽,她本人在沈陽氣體壓縮機廠工作,任廠黨委書記,直至退休。
東北抗日聯(lián)軍是“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領導的東北漢、滿、朝族人民的抗日武裝。14年里,這支英雄的部隊在楊靖宇、周保中等人的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和偽滿反動派進行英勇的斗爭,并配合蘇聯(lián)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最后戰(zhàn)勝了日本關東軍,為取得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李銘順也是一名傳奇式人物?!熬乓话恕笔伦?,沈陽城一夜淪陷。在東北軍任排長的李銘順鑒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憤而起義,把隊伍帶到了完達山,建立了令日寇膽寒的“天德隊”(李銘順化名李天德)。他率領30多人全殲寶清偽自衛(wèi)團,繳獲80多支槍;他帶人火燒偽警察署,令百姓拍手稱快。
1935年,李銘順被任命為趙尚志領導的三軍三十二團團長,從此他如虎添翼,屢建奇功。與記者告別時,老人一段話有些哲學的意味,“孩子,我這一生多大的苦都吃過,可晚年多大的福也都享受了。兒女孝順、生活幸福,我很知足。孩子,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多想想幸福的事,一切都會挨過去的。挨過去,就有好事在等著你,一定是這樣的……”
邢大軍據(jù)《沈陽日報》王遠/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