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擁有伊朗國籍,卻長期為蘇聯(lián)情報部門工作;他結過3次婚,3次婚禮的新娘卻是同一人。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德國人打算在1943年德黑蘭盟國首腦會議期間暗殺“三巨頭”——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的重大陰謀被挫敗。他就是蘇聯(lián)著名的間諜格沃爾格·瓦爾塔尼揚。瓦爾塔尼揚的事跡經(jīng)過藝術加工,于1980年被拍攝成由法國影星阿蘭·德隆領銜主演的經(jīng)典電影《德黑蘭1943》,這部電影于1981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金獎,它的主題曲不少中國人都很熟悉,劉歡也曾唱過該主題曲,它的中文歌名是《讓愛情長留人間》。
16歲不到效力情報部門
據(jù)報道,格沃爾格·瓦爾塔尼揚192A年生于頓河河畔的城市羅斯托夫。父親是一家煉油廠廠長。1930年,父親在蘇聯(lián)情報部門的幫助下獲得伊朗國籍,并舉家遷到伊朗。當時的伊朗有許多德國法西斯在那里活動。1936年,父親來到德黑蘭,開辦了一家遠近聞名的糖果點心廠,成為頗具威望的伊朗富商。
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父親就為蘇聯(lián)情報部門工作,受他的影響,格沃爾格16歲不到就成為一名蘇聯(lián)情報部門的情報員。
1940年2月,格襖爾格第一次見到蘇聯(lián)情報部門高層人物、傳奇式人物伊萬·阿加揚茨。根據(jù)阿加揚茨的指示,他挑選了7名同齡人,組織了一隊“輕騎兵”。他們兩人一組,騎著自行車,跟蹤德國駐德黑蘭的情報人員,監(jiān)視他們?nèi)チ四睦铮裁慈私佑|,到過什么地方等,用如此簡單的方法查找為法西斯效力的當?shù)鼐用瘛?/p>
一年后,格沃爾格認識了朋友的妹妹戈阿爾,戈阿爾后來成為他的妻子。當時戈阿爾同父母剛從亞美尼亞的列寧納坎來到德黑蘭。她不會說俄語,格沃爾格雖然也是亞美尼亞人,但不會說亞美尼亞語。他們最初靠打手勢進行交梳。
1942年,格沃爾格進入了德黑蘭一所英國情報學校(名義上是無線電俱樂部)。為了向蘇聯(lián)派遣間諜,英國情報部門將懂俄語的各民族年輕人都送進這所學校進行培訓。
在半年中,他學習了招募方法、密碼寫信、單邊聯(lián)系方法、跟蹤和反跟蹤以及采取秘密行動等。為時半年的訓練使他受益匪淺。
成功制止刺殺“三巨頭”
1943年秋天,為協(xié)商加速戰(zhàn)爭進程和戰(zhàn)后世界的安排問題,蘇美英三國首腦決定于當年年底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
而希特勒不甘心失敗,指定親信、納粹黨衛(wèi)軍特種部隊頭目斯科爾采尼負責刺殺“三巨頭”——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的行動。11月30日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生日,德國人計劃于這一天在英國駐德黑蘭使館采取暗殺行動,順著一條通往英國使館的水渠,潛入戒備森嚴的使館里埋設地雷。
當時斯科爾采尼指揮制定出代號為“遠跳行動”的暗殺計劃。為確保萬無一失,他派出一支6人先遣小組前去探路。然而他將這6名間諜空投到距德黑蘭70公里的庫姆地區(qū)后,這些先造組人員剛一落地,便被蘇聯(lián)特工格沃爾格率領的“輕騎兵”盡數(shù)捕獲。原來,納粹空降間諜的絕密情報被蘇聯(lián)提前截獲,地面接應人員也被發(fā)現(xiàn)。
獲悉先遣小組落網(wǎng)的消息后,坐鎮(zhèn)柏林的斯科爾采尼遂決定不再派殺手。納粹德國的重大陰謀剛一開始就告破產(chǎn)。
在長達43年的國外工作中,瓦爾塔尼揚夫婦獲取了政治、軍事、經(jīng)濟與科技等各方面的情報。有的情報密級極高,也許200或300年以后才會解密;有的情報價值連城。他們提供的寶貴情報使得蘇聯(lián)沒有花費多少資金就直接得到了科研成果,為蘇聯(lián)科學界節(jié)省了10至15年的時間。
然而精通八國語言的他一直非常低調(diào),直到2000年,他才將自己的特工身份曝光。
批評美女間諜“不專業(yè)”
2010年,美國與俄羅斯完成了冷戰(zhàn)以來最轟動的間諜交換協(xié)議,美方以10名俄方間諜交換在該國遭扣留的4名間諜。其中“曝光率”最高的當數(shù)28歲的紅發(fā)美女間諜安娜·查普曼。她在被捕前曾在“臉譜”和另一個俄羅斯社交網(wǎng)站相當活躍,在網(wǎng)上張貼了不少自己的生活照,事后被國際大小媒體廣泛刊登和轉載。這讓蘇聯(lián)特工感到非常驚愕,此外,他們也認為,本國間諜使用的溝通手法似乎早已過時和過于簡單,例如隱形墨水、摩斯碼及利用同色紙帶來交換假護照等。
作為蘇聯(lián)最著名的特工之一,瓦爾塔尼揚在罕有地接受俄羅斯《勞動報》采訪時曾表示:“他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自我推銷,這看起來一點也不專業(yè)。從事諜報活動的專業(yè)人士竟然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這太奇怪了?!?/p>
為掩護身份不生孩子
1946年,格沃爾格在伊朗德黑蘭同妻子戈阿爾結了婚,并在伊朗又工作了6年。1951年,他們獲準暫時回到蘇聯(lián)的埃里溫,進外國語學院學習,為新的國外工作做準備。格沃爾格被授予蘇聯(lián)英雄稱號,戈阿爾被授予紅旗勛章。格沃爾格是在和平年代被授予蘇聯(lián)英雄稱號的第一個地下工作者。1968年,格沃爾格·瓦爾塔尼揚獲得第一個軍銜——上校,這也是他唯一的軍銜,而戈阿爾一輩子也未獲得軍銜。
為了不暴露身份,瓦爾塔尼揚夫婦在國外被禁止講母語,甚至禁止養(yǎng)育孩子。1986年秋天,他們結束了最后一次國外工作,回到了莫斯科,重新開始他們作為蘇聯(lián)公民的生活。此時的他們對俄語都已經(jīng)變得生疏。
蘇聯(lián)政府當時為夫婦倆頒發(fā)了蘇聯(lián)英雄勛章,以表彰他們對蘇聯(lián)的巨大貢獻。甚至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簽署表彰他們夫婦的文件時,才驚訝地知道他們?yōu)樘K聯(lián)做過那么多工作。幾個月后,戈阿爾退休,格沃爾格工作到1992年。
有趣的是,格沃爾格和愛妻戈阿爾在一起生活了66年,但卻前后舉辦了三次婚禮。第一次是1946年在德黑蘭。格沃爾格說:“給我們主持婚禮的神甫是個騙子和殺人犯,因此我父親反對這次在教堂舉行的結婚儀式。”
據(jù)戈阿爾回憶:“我爸爸就是堅持要在教堂舉行婚禮,而且我們乘著豪華轎車來到教堂。這是我們第一次婚禮。第二次婚禮是1952年在埃里溫,我們到蘇聯(lián)學習的時候。這一次是在結婚登記處。第三次是在歐洲,也是在教堂舉行的。我們需要證明自己的假履歷,獲得我們是夫妻的真材料。再次穿禮服,戴戒指,再次出現(xiàn)證婚人、來賓、鮮花、禮物和婚宴,同第一次婚禮一樣。但我們始終將第一次舉行婚禮的日子當作結婚紀念日?!?/p>
2007年,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外孫女西莉亞·桑蒂斯專程飛抵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參與拍攝一部講述俄英關系歷史的系列紀錄片,并與其外祖父當年的“救命恩人”格沃爾格·瓦爾塔尼揚親切會面。在其中一部紀錄片中。西莉亞·桑蒂斯與情報員夫婦格沃爾格·瓦爾塔尼揚和戈阿爾·瓦爾塔尼揚分別擔任了主角。
邢大軍據(jù)《現(xiàn)代快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