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三個故事吧,都是近期我親歷的。
第一個故事
假期里,先生讀大三的侄子Z來到我們家。
有一天在外面吃完晚飯,先生有事,就讓Z陪我?guī)殞毾然丶摇W吡艘欢温纷呃哿?,我就將寶寶遞給Z抱一會兒,剛遞過去,一向愛笑不愛哭的寶寶突然聲嘶力竭地尖聲大哭起來。我趕緊邊將寶寶抱回來,邊安慰他:“寶貝沒事,媽媽不會離開你的?!?/p>
夜色中,Z默默地在我旁邊走了一會兒,突然說:“我也曾經(jīng)怕媽媽不要自己,只不過不是在嬰兒時期,而是在讀高二的時候。”那時Z的父母已離婚,他被判給媽媽,然后媽媽又談戀愛了,十幾歲的他突然覺得媽媽不要自己了。這種恐懼整天縈繞于心,以至于完全沒有辦法學(xué)習(xí),成績一落千丈,要重讀一年才考上大學(xué)。而這份懼怕,一直跟隨著Z,直到現(xiàn)在Z自己戀愛了,才好一點。
我靜靜地聽著這個看起來俊朗陽光、身高一米八幾的大男孩訴說他的“媽媽不要自己”的恐懼。他說他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而是深深地放在自己心里。直到今天,被我安慰寶寶的話觸動,突然就想說出來。
雖然天很黑,我看不見他的臉,但我聽見,他的喉嚨里有哽咽的聲音。
第二個故事
前不久,帶寶寶打疫苗,剛進(jì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站,就看見一個女人站在車旁訓(xùn)斥一個看起來三四歲的小男孩。女人非常生氣地對男孩嚷嚷:“你好煩啊,我不要你了!”然后伸手打掉男孩拽著她上衣的手,轉(zhuǎn)頭打開車門上車,做出要開車走的樣子。小男孩急得大叫,“媽媽,不要!”然后號啕大哭,邊哭邊拉開車門跟上車。而那位氣急了的媽媽,竟然從前排扭過身,要把小男孩從后座推下車。小男孩幾乎是嚎哭著,使勁抱著媽媽的手,怎么都不愿下來。
我抱著寶寶站在那里,看著這一切,心里面好難過,眼淚流下來。
第三個故事
昨天下午,給學(xué)生朗讀繪本《永遠(yuǎn)永遠(yuǎn)愛你》,講述善良的慈母龍媽媽和霸王龍寶寶的故事。讀完,看見一個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六歲小男生在揉眼睛。我問他怎么了,他說,心好像被什么東西拉了一下,好想哭。
這個男生,父母離異后,被姥姥接回老家,直到今年才回到媽媽身邊。
每個人—— 無論男女、長幼——內(nèi)心深處都會希望有一份無條件的、永遠(yuǎn)不改變的愛吧。
而這份愛,最接近和有可能的來源,應(yīng)該是媽媽。
所以,被媽媽無條件地、不離不棄不變地永遠(yuǎn)愛著,應(yīng)該是每個孩子心中最大的幸福吧。
可是,現(xiàn)實中更多的卻是這三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