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身世,和《簡·愛》中的女主人公有些相似:童年時父母雙雙亡故,她被寄養(yǎng)在舅舅家,表哥和表姐對她這樣的不速之客,時時充滿著敵意。他們總是趁大人不注意,想盡各種辦法來捉弄她。寄人籬下的她,只能選擇默默忍受。
一天晚上,舅舅和舅媽外出做客,表哥和表姐閑著無聊,又想出了一個歪主意,讓她站到墻角,把一根燃燒的蠟燭,高高舉過頭頂。滾燙的蠟淚滴落下來,把手燙得生疼,倔強(qiáng)的她,咬著牙,一聲不吭,淚水卻滾滾而下。姐弟倆開心地拍著手大笑,這荒唐的一幕,直到保姆聞聲趕來才被制止。
舅舅和舅媽還沒回來,她干脆就待在廚房里,拿起最喜歡的童話書看起來。很快,她又翻到那篇描寫南瓜的故事:有一天,洋蔥出去散步,遇到蘿卜和西紅柿,它們在一起閑聊,都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認(rèn)為是人們憑空想象出來的。它們議論得熱火朝天,卻根本沒想到,墻角就種著一棵南瓜,它不說一句話,只是默默地成長著……
她把書合上,在心里悄悄跟自己說:“我也要像南瓜那樣默默成長,總有一天,讓所有曾經(jīng)嘲笑和捉弄我的人都刮目相看!可是,我能做些什么呢?”她嘆著氣,在狹小的廚房里來回踱著步,目光忽然落到地上的小螞蟻身上,她心中一動:我也要寫故事!就讓小螞蟻來當(dāng)主人公。
接下來的日子,只要稍有空閑,她就會拿著鉛筆和練習(xí)本,默默躲到角落里,不停地寫。半個月之后,她終于寫完了一篇《螞蟻的夢想》,悄悄拿給鄰居家的安妮姐姐看。已經(jīng)上大學(xué)的安妮,驚訝于年僅10歲的她,居然可以構(gòu)思出那樣奇妙的故事,興奮地說:“你重新抄寫一遍,我?guī)湍隳玫綀笊缛?,說不定能發(fā)表呢!”
她跑回家,花費(fèi)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終于抄寫完了。就在這時,表哥約翰跑來,一把抓起她的稿紙,大聲喊道:“螞蟻的夢想?什么破東西!”說著,居然將稿紙扯得粉碎,從來不和任何人爭執(zhí)的她,哭著大喊:“你真是個可怕的惡棍,你賠我!”
舅媽聞聲趕來,不問青紅皂白就呵斥她說:“你真是一個忘恩負(fù)義的家伙!”她剛想爭辯一下,忽然想起那個“不肯說話的南瓜”,于是低下頭,默默整理稿紙,重新去抄寫。在安妮的幫助下,這篇童話真的發(fā)表了。拿到樣刊的那天,她心里比喝了蜜還甜。她暗暗發(fā)誓:“我要一直寫下去,永遠(yuǎn)與文字共舞!”
從此,不管舅媽如何冷落她,不管表哥和表姐如何嘲笑她,她都千方百計閱讀大量的書,不停地嘗試著寫。1992年,她終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十九分鐘》,它剛上市就受到讀者青睞。接下來的幾年里,她陸續(xù)寫出的作品,全部成為暢銷書。每有新作出版,一定會迅速登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亞馬遜網(wǎng)站等暢銷書榜首位。2004年,憑借《姐姐的守護(hù)者》這本書,她為中國國內(nèi)讀者所熟知。
她的名字叫朱迪·皮考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之所以暢銷,是因?yàn)樗偸且陨钋殪`動的語言,靜靜陳列世間萬象。
為了安心寫作,朱迪·皮考特幾乎不參加社交活動,也拒絕接受采訪。每當(dāng)她寫作累了,都會默默注視書桌對面墻上的一幅油畫中的南瓜:它一直不說話,卻從來不曾停止成長。這正是朱迪·皮考特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她最終成為一個暢銷作家的秘訣。
(選自2013年第1期《幸福悅讀》)
【素材解讀】
1.人在困難的境遇中,不能氣餒,不能放棄追求,要在暗處默默地積蓄能量,不停地成長,堅持不懈,終有一天會云開霧散,收獲成功。
2.相較于當(dāng)今社會中那些迷戀于名利物質(zhì)的人們,“朱迪·皮考特幾乎不參加社交活動,也拒絕接受采訪”的淡泊名利則更顯珍貴。她只專注于寫作,正如那不說話的南瓜,“它一直不說話,卻從來不曾停止成長”。
【運(yùn)用方向】
沉默是金,在暗處積蓄能量,堅持與成功,淡泊名利,專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