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1.用“青山”“白水”描繪出青白相間,色彩明麗的景象;“橫”字勾勒出青山的靜態(tài),“繞”字描畫出白水的動態(tài)。首聯(lián)描摹出一幅青山秀麗的送別圖景。
2.頸聯(lián)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喻友人的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落日”比喻自己像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之情。
《滁州西澗》
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認為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的前兩句寫獨愛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卻無意于黃鶯,表現(xiàn)出詩人恬淡的心境;而野渡無人,水急舟橫的景象里,蘊含著一種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和憂傷的情懷。
《劉禹錫》
1.B(“罷”不是“罷免”,這里應是“作罷”,指事未成。)
2.A(兩個“與”不同。前“與”為動詞“參加、參與”,后“與”為介詞“同、和”。其他各組分別是:B項兩個“且”都是“而且、并且”的意思;C項兩個“而”都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卻”;D項兩個“其”都是代詞,可譯為“他、他的”。)
3.D(①②句是寫劉禹錫受重用,參議朝廷大事和擔任官職的情況;③句是寫劉禹錫依當?shù)厍{(diào)填詞做詩;④⑤⑥句都寫劉禹錫因“恃才而放”而寫詩、宣言的情形。)
4.C(兩次做詩的結(jié)果表述不對:第一次做詩后被貶出京,第二次做詩只是遭到權(quán)臣更加鄙薄其為人,并未因此再貶出京。)
5.①(劉禹錫)當時落魄失意已久,心情憂郁抑制不住,他下筆寫文章往往暗寓深意,譏諷權(quán)貴之臣而不滿自己未能解脫困境。(此題主要考查對文言文實詞、虛詞的理解和翻譯,要點為以下5處:郁郁,指心情憂郁;諷托,諷寓寄托;遠,深;憾,遺憾、不滿;釋,釋然、解脫。)
②播州是猿猴住的邊遠地方,而且劉禹錫的母親八十多歲了,和兒子作生死之別,恐怕會妨害皇上的禮孝之治,請稍微內(nèi)移安置。(要點為以下4處:所宅,所居住的……地方;死訣,生死訣別;傷,妨害;內(nèi)遷,向內(nèi)遷移、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