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村中學生普遍不會寫作文,寫作成了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瓶頸。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應采用指導學生消除對寫作的畏懼心理,通過教會學生詳寫一件事,以及指導學生用心觀察、仔細體會、認真思考、多練習、多積累等方法教農村學生寫作。
關鍵詞: 農村中學寫作 畏懼心理 詳寫
在我國大多的農村中學,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寫作文,害怕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就覺得無從下手,無話可說。大多數(shù)學生寫作文只是為了交差,因此寫出的作文空洞無物,只是湊足了老師要求的字數(shù)。他們越怕就越覺得難,越覺得難就越怕寫。這樣,作文教學成了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瓶頸,制約著農村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那么,語文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不怕寫作文,教會學生寫好作文呢?
一、指導學生消除畏懼心理
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并不難,每個人都能寫好。很多學生平時說話都很流利,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有時還不失幽默、風趣,甚至還會加工潤色。針對此,教師應告訴學生,其實寫作文就是把口頭語變成書面語,把一件事情說完整,做到條理清楚、語句通順就可以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放開思路,大膽去寫,并且相信自己能寫好。這樣可以消除學生對寫作文的畏懼心理,積極寫作,教師再針對學生不同學生的作文存在的問題加以指導,慢慢地,學生對寫作文就開竅了,學會寫作文了。
二、教會學生詳寫一件事
(一)交代清記敘的六要素。所謂記敘的要素,就是敘事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六個部分。首先要交代清楚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這三點容易把握。而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則更應詳細交代清楚,否則必然造成內容空洞,重點不突出,事件不典型,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敘事中插入適當?shù)沫h(huán)境描寫。用環(huán)境渲染,可以烘托人物心情,預示事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許多同學寫一件事,只用一兩句話概括,不會詳寫一件事,我們在敘事時何嘗不插入環(huán)境描寫呢?比如,寫一次春游,可以這樣寫:太陽剛剛從東邊升起來,又大又圓,緋紅得像剛梳洗過、打扮過的小姑娘一樣可愛。深藍的天空,一碧萬里,宛如平靜的海面,還有一道道美麗的彩霞。……然后寫樹上的鳥叫聲,林子上空飄著的炊煙,路邊的野花、野草、露珠,成群的蜜蜂蝴蝶,春耕的農民等。這樣,絕不至于無話可說。
(三)調動多種感官,從多方面描寫。描寫景物時,可以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方面描寫。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視覺描寫),“光滑的石井欄”(觸覺描寫),“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聽覺描寫),“又酸又甜,色味都要比桑葚要好得遠”(味覺描寫)。再如《春》一文中“新翻的泥土的氣息”(嗅覺描寫),“風里帶著些甜味兒”(味覺描寫),“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聽覺)。
(四)運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運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可以增添文采。如《春》一文中,用“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的手法,“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擬人的手法描寫春花。此外,寫以“母愛”為話題的作文時,可以引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詞,寫以“理解”為話題的作文時,可以引用“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詞等。
(五)描寫人物語言時插入人物神態(tài)、動作、心理的描寫。大多數(shù)同學寫一件事,只是寫媽媽說……我說……顯得很單調。而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寫“我”和一個戰(zhàn)士在防空洞里的談話則很典型,對話的同時就穿插了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的描寫。寫母親說話時,可描寫她的動作、神態(tài),也可描寫此時“我”的心理。如:母親拉著我的手,眼淚汪汪地說;她撲撲我身上的泥土說;溫柔地注視著我說等,這樣寫出的人才是有血有肉的人,才是真正有生命的人,從而不僅增加了內容,而且突出了中心。
(六)寫自己的感悟。一件事情寫完后,可以寫自己對這件事的感悟。比如,寫與同學之間的矛盾風波得以平息后,可以說: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只要你付出了,就會有回報。寫以“愛”為話題的作文,可以說:這件事使我感受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三、指導學生用心觀察,仔細體會,認真思考
要寫好作文,就要多留心身邊的事物。如果平時不觀察生活,不認真思考,作文就無話可說,即使勉強編出來,也不會有真情實感,不符合客觀實際。比如寫一個夏天的晚上,媽媽送我上醫(yī)院,怎樣寫詳細?怎樣寫感人?可以寫晚上伸手不見五指,寫狂風暴雨,寫雷鳴電閃等,以突出媽媽的艱難,母愛的偉大。那么,冬天的晚上又怎么樣,風,雪,嚴寒,路滑,媽媽的呻吟,喘息聲,咳嗽聲……把母愛寫足了。蓄足了情勢,才不會無病呻吟。不寫自己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也會感動讀者。
四、指導學生多練習,多積累
教師要讓學生平時多練,多積累,這樣寫作文時才會信手拈來,可采取下列方式。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口語訓練。比如課堂發(fā)言、課前五分鐘演講、講小故事等,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二)多讀,多背,多積累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也不是“空穴來風”,沒有素材就不會有作文。魏巍從采訪的五十個事件中精選出三個典型事件寫成《誰是最可愛的人》才得以成功,得以動人。所以,要多讀名家名篇、名言警句,以增加積累。
(三)勤于動筆,加強練習。平時課堂多進行造句訓練,堅持每天一篇日記,每學年作文盡量達到四十篇。
(四)注重修改?!白魑氖歉某鰜淼摹保?,提倡每次作文最少改三次,還可開展自改、互改等多種形式的修改。
(五)活學活用,及時進行仿寫訓練。把作文教學滲透到每一節(jié)課,因為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優(yōu)秀的范文。比如學習了《背影》后,可讓學生練習寫父親的手,通過寫父親的手來表現(xiàn)父愛。
(六)體會、交流寫作經(jīng)驗。及時總結作文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申玉珍.如何指導中學生寫作文[J].科學教育前言,2012(4).
[2]曹正平.怎樣指導中學生寫作文[J].學周刊,2012(13).
[3]李成.語文課堂教學指導之我見[J].內江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