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記者面前的張玉柱顯得很文靜,說話也彬彬有禮,一板一眼,透著同齡人中的成熟勁。他來自安徽省潁上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爺爺奶奶長期有病,全家靠父母在縣城打零工生活,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張玉柱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2011年大學畢業(yè)后,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東華大學研究生。
來到上海后,研究生的各種費用相比本科生高出很多,張玉柱深知父母這些年供自己讀書很不容易,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他在生活上秉持樸素作風,絕不鋪張浪費,不亂花一分錢,業(yè)余時間通過出去做兼職或家教工作賺取一些生活費。研一的時候,他在高考補習班中教過化學、英語、數(shù)學。他是一個樂觀向上又樂于助人的人,對他人,無論是同學、朋友還是陌生人,只要是有需要幫助的,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而由于來自農(nóng)村的原因,他看到了太多的留守兒童,所以在研一下學期去了學校附近的一家農(nóng)民工子女學校做了志愿者。她負責四年級一班的科學趣味知識教學,與班里的幾十名小朋友相處得非常融洽。在當年六一兒童節(jié),他買了幾十本趣味書給他們送了過去,每一本都寫上了美好的祝福,后來支教活動結束,他把QQ和電話號碼留給了他們,直到現(xiàn)在他都經(jīng)常收到孩子們的消息。他說:“幫助別人是一件雙贏的事,我很開心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到他人。
張玉柱學的是應用化學,在他眼里,世界上的方方面面都與化學相關。如今已是研二的他,每天都泡在實驗室中,他所研究的方向是天然產(chǎn)物的分離提取技術,可以應用在紡織天然染料的提取領域?!氨究粕臅r候,我對化學還認識不清,如今我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實驗中?!睆堄裰刻煨褋砟X海里閃現(xiàn)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該做什么實驗。
研究生階段和大學是有所不同的,可他在學習上仍然上課認真聽講,課余時間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以及查閱文獻,付出總會有回報,在研一兩學期的期末考中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每天不是上課就是在實驗室,是不是感覺很枯燥?張玉柱笑著說:“學習是學生最基本的任務,對于我而言,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因為有付出總會有回報?!彼f的回報就是學習成績的提升,以及老師同學的真誠以待。
對于獲得紡織之光獎學金,張玉柱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他表示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上繼續(xù)努力,更加堅定自信的去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