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世界頂尖藝術設計院?!懊绹~約帕森斯設計學院”時裝學院院長Simon Collins,到訪山東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舒朗受到了Simon高度評價,兩人一見如故。來自全國近15家媒體記者向Simon提出了中國服裝業(yè)一些深層次問題,Simon的專業(yè)與智慧讓大家折服。
開放心態(tài) 尊重設計
參觀舒朗公司后,Simon抑制不住驚喜之情:“來到舒朗之后,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狀態(tài),因為在這之前到過中國寧波、香港等地大大小小200多家企業(yè),其中也看到了一些設計部門和空間,但都沒有像舒朗這么漂亮的工作空間,而且有這么多的設計人員在工作。一個時裝公司創(chuàng)新的基因和關鍵就在于設計部門的運作,所以我覺得舒朗對于設計研發(fā)的重視,必將引領企業(yè)邁向更加卓越的高度?!?/p>
對于想讓品牌走向國際的中國企業(yè),Simon建議首先要建立國際化的思維,要忘記自己是個中國的品牌,要用國際化的角度來思考品牌發(fā)展的問題。其次要了解所推廣產品的地區(qū),因為這個品牌在中國是成功的,可以做得很好,但并不意味著在世界其他地方就能夠做得很棒,因為不同地區(qū)的消費群會有很大區(qū)別,需要深入了解當地市場。再就是要有自己的設計基因,加上國際化的思維,這幾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做好國際化的品牌。這與舒朗董事長吳健民所倡導的開放性心態(tài)和國際化視野的觀點不謀而合,吳健民認為真正的設計語言應該是普世的、全球性的,容納各種不同文化的撞擊,融入世界語言詮釋時尚,以大家都能聽得懂的語言做設計,才能做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全球產品。
把設計學院打造成時尚品牌
在交流中,Simon與大家分享了帕森斯建校理念、如何培養(yǎng)優(yōu)秀設計人才、服裝設計如何與市場結合等,他的人才國際化、培養(yǎng)設計人才會思考會表達內心、沒有時尚歷史包袱的中國設計師的創(chuàng)新潛力無限等觀點讓在場的人們領略到了大師的高度和深度。
Simon表示,這一次與舒朗“大胡子”、董事長吳健民的會面也會讓他難忘,他從“大胡子”身上看到了舒朗超前的視野與全球化的大思維,具有未來做成國際化品牌的無限可能性與潛力。
據悉,Simon從事服裝設計專業(yè)20余年,是耐克、杰尼亞、拉夫·勞倫、斐樂等多個世界知名品牌的設計總監(jiān)及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帕森斯1896年成立,是國際頂尖設計院校,位居世界服裝類設計院校之首,培養(yǎng)了全球無數時尚名人,Gucci現任首席設計師Tom Ford,Donna Karan、山本耀司,為Louis Vuitton注入新活力的時尚頑童Marc Jacobs,全球最著名的攝影師Steve Meisel,都畢業(yè)于該校。在過去五六年時間里,是Simon把帕森斯設計學院打造成了一個國際頂級品牌。
對話Simon Collins
TAweekly:中國設計院校應該向國際設計院校學習什么?
Simon:中國院校要開闊自己的視野,不要總想著自己是中國的,設計師也要有國際化的視野,不局限自己。另外,帕森斯非常在意學生的本質,了解他們是什么樣的人、想表達什么。在溝通的基礎上,盡量讓學生表達自己,這才是時裝設計的本質。
TAweekly:越來越多中國服裝企業(yè)把設計研發(fā)中心設在米蘭、紐約等時尚之都,起用國際設計師,并采取多品牌戰(zhàn)略運營模式,您是如何看待這些舉動的?
Simon:在米蘭等城市設辦事處或設計中心不是難事,只要有錢都可以做到,但不代表這就是一個好的設計公司或時裝公司。比如今天參觀的舒朗總部,給設計師、版型師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空間,有良好的創(chuàng)造和設計環(huán)境,說明企業(yè)對設計思維的尊重與重視,這是一個服裝企業(yè)成功的關鍵。
TAweekly:在您看來,中國設計師有什么優(yōu)點與不足,您有何建議?
Simon:我很難評價中國設計師的優(yōu)點與不足。中國的時裝史還比較年輕,設計師會注重服裝設計的材料、色彩等細節(jié),比較少會跳出來看設計的整體感覺;另一方面也因為年輕,中國設計師極具創(chuàng)新精神,有全新的視野,沒有歷史的包袱與局限。
TAweekly:作為世界四大服裝設計學院之首,請分享下帕森斯的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yǎng)方式。
Simon:帕森斯的教學理念和教育哲學是,創(chuàng)造漂亮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此外,我們不教學生如何去設計,或者評價他們設計的好壞。我們教學生去問問題,讓他們不斷地思考、去問聰明的問題。
TAweekly:對想打入國際高端市場的中國服裝企業(yè)有何建議?
Simon:中國品牌要建立國際化的思維,首先忘記自己是中國的品牌;第二要了解目標地區(qū),不同地區(qū)的消費群會有很大區(qū)別,要深入了解當地市場,有自己的設計基因,有國際化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