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它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十分密切?!渡虡I(yè)會計》是技工學校會計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其實踐性、應用性強,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對會計類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它能充分發(fā)揮師生作用,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商業(yè)會計》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在技工學校的會計專業(yè)教學中,《商業(yè)會計》是一門難教難學的課程,只有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會計知識貼近生活,讓學生感悟到會計問題的存在,產生學習需要?!渡虡I(yè)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踐,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動手能力。筆者認為情境教學法是強化《商業(yè)會計》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教學法。
一、《商業(yè)會計》教學現狀
《商業(yè)會計》學科是在基礎會計理論的基礎上開設的,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具體表現:一是抽象,與基礎會計相比,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二是學生實踐機會較少,學生對被動地接受、記憶知識,壓抑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而一些學生失去了對《商業(yè)會計》學習的興趣;三是技工學校學生來源主要是初中畢業(yè)生,學習基礎較差,從而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部分《商業(yè)會計》教師從大學畢業(yè)就參加工作,基本沒有實踐經驗,課堂教學只能以教材為中心,導致理論脫離實際,使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束手無策,教材枯燥,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
二、《商業(yè)會計》課程實施情境教學法的必要性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自己就能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它能充分發(fā)揮師生作用。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是教師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教師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一部非常生動、非常豐富、非常深刻的、生活化的教科書,只有教師達到了“揚棄”教材,“超越”教材的境界,并對學生的心理了如指掌,才能馭繁就簡,有條不紊地組織教材;才能想學生之所想,想學生之所疑,想學生之所難;才能真正讓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真正達到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商業(yè)會計》情境教學法是根據課程的主要內容,將商業(yè)流通企業(yè)會計實際業(yè)務情景,如購進商品、商品入庫、支付結算和銷售核算等內容,加以典型化處理,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真實和情感色彩的業(yè)務情境。調動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模仿角色,體驗業(yè)務流程和操作。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的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
三、情境教學的合理組織和實施
在《商業(yè)會計》的情境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場景,模擬與現實相同或相近的情境,結合教材和實際業(yè)務,提出活動目的和要求,提供解決問題的流程,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使學生仿佛置身其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講解“材料采購”與“原材料”的差別時,我假設學校買了一些貨物,卸在操場上,便是“材料采購”,然后從操場搬到倉庫,才是“原材料”,學生都會意地點點頭。在講固定資產概念時,其中一句是“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形態(tài)的物質”,講解時舉例:汽車開著會不會變成拖拉機?樓房住著會不會變成茅草屋?學生都開懷大笑,這樣學生對固定資產便有了形象的理解。如講“現金”時,我出示一張品相不是很好的面值為一角的人民幣,問學生這是不是現金,學生大笑,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雙方相持不下,待我把“現金”的概念講解后,說:“請剛才說這是現金的同學,把你們身上所有的鈔票,都交出來充公?!睂W生對現金的理解十分透徹。在學習“資金的籌集與取得”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分析企業(yè)資金從哪里來,學生分析了“投入、借入、接受捐贈”三條渠道后,有的說:“偷”、“搶”、“騙”、“走私”等,氣氛相當活躍,我一一講解,然后點評:“同學們,你們真是生財有道啊,看來你們學習會計的選擇是絕對正確的,為你們無悔的選擇加油吧,但是后面列舉的幾種方式違反了會計監(jiān)督的哪一條呢?”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的任務,就是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成游泳的本領?!苯處熡蔑L趣幽默、調皮的、生活化的語言,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點評,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對會計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會計學習當做一種愉快的享受、一種如身臨其境的感覺。
情境教學法包括綜合運用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和模擬現實法等。它充分體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工具間的交互性。一方面,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出發(fā),重視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另一方面,教師要深入到會計實際工作中,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對搜集的會計實務資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選編出適用于教學需要的不同會計案例,并進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從而使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四、運用情境教學法必須注意和思考的問題
情境教學法運用適當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否則,弄巧成拙,適得其反,給教學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在《商業(yè)會計》的情景教學中,必須注意和思考以下問題。
1.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情境教學法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所以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符合教學目標,從掌握技能角度出發(fā)使學生達到學習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學生是為了玩而玩,在參加活動過程中和活動后不加思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活動前和活動后一定要強調教學目的和要求。
2.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的情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認識水平、生活實際,使學生弄得懂、想得到、學得會,激發(fā)興趣,啟迪智慧。
3.創(chuàng)設情境需要自然貼切。情境教學法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情境與教學內容要有機結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可牽強附會,矯揉造作。
4.正確處理情境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的關系。情境教學法并非適用所有知識的傳遞,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等教學方法。商業(yè)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傳授離不開講授教學,情境教學法也難以體現學科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總之,情境教學法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挑戰(zhàn),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在商業(yè)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前提,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覺地運用會計知識解決生活情景中的各種實際問題,把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始終如一地貫穿于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享受到會計這一職業(yè)帶來的樂趣,從而全面提高職業(yè)素質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淑萍.提高會計課堂教學效果途徑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6(1).
[2]張華.提高會計專業(yè)技能訓練的幾點構想.
[3]陳偉梅.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