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科技和社會的迅速變革,產業(yè)結構的多元化和職業(yè)選擇的多樣性,使人們的職業(yè)和工作方式變化越來越頻繁,這對人的素質,尤其是剛畢業(yè)的技校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yǎng)和提高了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后面簡稱中職生)的綜合素質是迎接新世紀挑戰(zhàn)的必由之路,其中沒有好的思想素質,其他素質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事實上,大部分中職生,看重專業(yè)課,不重視基礎文化課。這種想法使大部分中職生不想學,不愿意學,使他們主動學,合理運用、改進教學方法是關鍵的一步,所以必須重視德育教學方法。
目前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德育教學方法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過度依賴講授法,案例分析法運用的不合理。我認為,除了糾正以上德育教學方法毛病以外,還應該根據德育課特點和內容合理運用一些常見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法。
一、在德育教學中我們應合理應用以下幾種常見的基本傳統(tǒng)教學方法
1.案例分析法,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案例分析教學法就是讓學生置身案例中,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相關理論,尋找存在的問題,通過討論優(yōu)選解決方案,既為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架起橋梁,又使學生對德育產生濃厚興趣。對于教師而言,案例教學比一般形式的教學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這種更多的付出是否值得呢?回答是肯定的,事實上,當我們精心策劃的案例教學,出現在課堂之后,學生們眼前一亮,馬上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案例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而且集中實現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2.討論法,吸引學生參與教學。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全班或小組對教學內容,發(fā)表看法,進行辯論,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德育討論教學法,就是以討論式教學法進行德育題材的教學。它與傳統(tǒng)說教式的德育教學最大的區(qū)別是:注重道德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而非道德的灌輸;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應該采取道德中立的角色,不介入或干預學生的道德推理,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發(fā)表“政見”、交流思想的機會,教師只是適當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討論的動機,引導討論的方向及掌握討論的氣氛。當然在要學生討論問題時,老師首先要做討論準備,了解學生的實際,擬定討論問題,其次根據班級情況分組討論,最后一步,應對學生的討論分析,促使學生深入思考相關問題,同時,當學生爭論的話題偏離主題,教師適當地加以引導,把話題拉回來,教師更要適時總結,解答學生的疑惑,表明自己的觀點,提出要求和希望。
二、積極嘗試主題實踐法、專題報告法、心理咨詢法等方法,使德育教學更加生動、有效
1.主題實踐法。我認為主題實踐法就是教師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確定一個主題,以這個主題為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德育教學,大部分老師重視課堂教學,不重視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不能很好地把課堂知識內化為道德行為,提高道德水準。比如三亞是以旅游業(yè)為主發(fā)展的城市,每年很多的游客因其獨特熱帶風景而來此旅游,并且海南省已經被批準建立國際旅游島,來海南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游客量多,這樣給三亞當地的旅游景點帶來了更多的生態(tài)破壞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尤其是海邊垃圾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建設國際旅游島,為了三亞更加美麗的碧海藍天,為了讓游客們有一個美麗、舒適、文明的旅游環(huán)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三亞美好的未來奉獻一份力量,那么該怎樣做呢?學校組織學生到街上、海邊等地方宣傳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付出行動保護環(huán)境,比如海邊撿垃圾,義務掃大街。
2.專題報告法。專題報告法就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教育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具有直接、靈活、有效的功能。針對大部分中職生對自己未來十分迷茫的、無信心的狀況,教師除了課堂講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目標、增強自信心外,可以對學生進行專題報告,比如請一些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畢業(yè)的企業(yè)優(yōu)秀的人士來學校就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做“我如何走向成功”的專題報告,使同學們相信“我一定會成才,一定能成為成功人士”,這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自我價值意識,更激發(fā)學生“迎難而上”“努力拼搏”、“公平競爭”、“自我推銷”等增長才干的強烈愿望,增強自己能夠在畢業(yè)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成就一番事業(yè)的信心。專題報告法有著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與講授法相結合,會使德育教學達到驚人的效果。
3.心理咨詢法。心理咨詢法是運用心理科學知識和方法,通過詢問、解答、勸告等方式,在心理方面給學生以輔導、幫助和教育,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心理問題,保持其心理健康,以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我國歷來非常重視德育,但至今效果總是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德育忽視了學生的心理世界,而心理咨詢法在德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學生咨詢的時候,你要耐心、用心地傾聽呼聲、要求或者困惑他們對事情的看法,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對待當事人,尊重、信任當事人,并理解他們的行為。聽的過程不僅要明了當事人通過語言、行為所表達出來的內容,還要知曉當事人在交談中所忽略的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然后對他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心理治療。實際生活中很典型的實例,如四川地震后許多小孩得了恐慌癥,具有焦慮、易怒和攻擊、抑郁等障礙,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徐凱文對這些孩子進行心理治療,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證明了德育教學中利用心理咨詢法在教育學生往往會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德育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心理咨詢法。
結語
在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德育教學中,如果注意德育教學方法普遍存在的問題,能夠合理運用并改進幾種常見的教學方法,積極嘗試主題實踐法、專題報告法、心理咨詢法等教學方法,那么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德育教學可能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成為合格的全面發(fā)展的技能型人才有著重大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玉臣.淺談新時期思想素質課教學.http://www.studa.net/zhiye/081024/09285419-2.html.
[2]楊建華,陳鵬等著.現代教育學[M].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8.第一版:341-345.
[3]任志鴻主編.高中優(yōu)秀教案——思想政治必修2[M].南方出版社,2009.9.第五版: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