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語文教師如何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中學語文的“講堂”變?yōu)椤皩W堂”呢?筆者從四個方面談談具體操作方法。
一、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課應該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币浞直WC學生的讀書時間、思考時間、討論時間。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重在講規(guī)律、教方法,傳習慣”,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變“講堂”為“學堂”。一堂課,學生聽、說、讀、寫的時間一般不應少于二十分鐘,教師應在“導”字上下工夫,在“精講”上動腦筋,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態(tài)度上,使學生始終自覺、進取,全身心投入學習。教師只在學生學習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對學生容易忽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適時、適度地點撥和指導,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二、給學生寬闊的活動空間
語文學習依賴學生自身的認識和積淀,而不是靠他人灌輸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因此,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其在活動中主動學習。
1.讓學生主持教學活動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實行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活動,形式很多,如:讓學生對國內外、省內外、校內外發(fā)生的事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關注國事、家事、他人事,增強主人翁意識,增強使命感、責任感。
2.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筆者 每堂課前要求學生預習設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課中由合作小組集體討論,形成合作意識;然后小組代表釋疑,教師點撥,最后全體參與評價。這樣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真正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
3.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真正“動”起來
首先,語文學習活動的目的性要明確,為了課堂熱鬧而隨意安排的語文活動是對學生時間的最大浪費。其次,語文活動要面向全體,否則,就會有學生處于“靜止”狀態(tài)。再次,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應細致,評價應及時、準確,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最后,活動后的交流、總結要充分。
三、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學習方法
1.指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認知心理學派代表人物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的主動探求者??梢?,在教學過程中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主動掌握知識,遠比教師提問,學生找答案,機械記憶知識好。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注重把每一篇課文當中出現(xiàn)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那么即使學生能在某次考試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也僅僅是一個只會歸納及運用各個知識點的“技術操作能手”,學生的語文能力并沒有提高,語文新課程的目標并沒有實現(xiàn)。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筆者要求學生在新課預習時將思考的問題寫在書邊上或小紙片上,以供上課時小組討論,并通過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積極思考的興趣,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大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主動性,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2.指導學生自己突破難點
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上疑難,認識模糊,不能回答或回答得很不全面時,教師應首先重申問題,做出進一步的解釋,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引導學生開拓思路;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或循循善誘,耐心傾聽學生意見,幫助他們找出認識上的誤區(qū),排除障礙,得出正確的結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3.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學法
“學貴有方”,可見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于提高學習效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圍繞促使學生“反三”這個目標精要地“講”,務必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在學習訓練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學法,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四、引導學生自我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將對學生學習的正誤、優(yōu)劣的評價權交給學生,用“你認為他的看法對嗎?為什么?”“他這樣回答問題全面嗎?”等問題把學生推上評判席,促使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專心地聽、認真地想、大膽地說,提高語文素質。學生不僅可以對同學的朗讀、答題、練習等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語言等也可以提出異議、發(fā)表看法。這樣才能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直抒胸臆的“自由天地”。
這里特別要談到的是作文評價問題。一直以來語文老師最怕的是改作文,辛苦瑣碎不說,最讓人痛心的是:老師改半天,學生拿到后也只是用眼瞥一下成績就把作文本丟到一邊。所以,我們認為在每一個階段都應安排學生自評自改,每次作文后選擇一兩篇印出,人手一份,請同學從內容、語言、結構、書寫四方面評議,然后全班互評互改;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掌握了好文章的標準,對于修改作文也有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作文進步很快。
此外,單元測驗也可組織學生自己出題,交叉考試交叉閱卷,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經常利用日記、周記指導學生進行階段性的自我回顧、自我總結也是自我評價的一種有效形式。
總之,中學語文只有將“講堂”變?yōu)椤皩W堂”,構建學習的主體,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把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才能使語文教學成為奠定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才能真正實現(xiàn)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語文課程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