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茂榮,1962年生,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持社社員、中華詩詞(BVI)研究院特約編輯、安徽省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理事、“安徽省近百年名家詩詞別集叢書”編委、《桐城詩詞》主編。著有《懋躬叢稿》,點校出版《睫暗詩抄》《周棄子先生集》《海外廬詩》《詩法通微》《堅白精舍詩集》及《周退密詩文集》(與人合作)。
@ 廿載前曾照影回,山靈無恙拂云開。
@ 又看一柱擎天立,八皖風雷孕此來。
@ 山角數枝燒晴空,人間萬樹已斂紅。
@ 居常悒怏同白子①,夭夭喜又詠國風。
@ 二月三月春風里,西園紛紛斗異同。
@ 十丈紅塵走冠蓋,媒自誣造化功。
@ 人面桃花哪相映,可憐濫著屠沽中。
@ 片刻繁華殊易了,降格徒負花滿叢。
@ 豈如此處開寂寞,四月紅晚敵霜楓。
@ 澗竹谷蘭鎮(zhèn)為友,占斷風月善處窮。
@ 遷地為良移輕薄,然翻有高士風。
@ 問津恐生秦人怒:去去饒舌似漁翁!
注:①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p>
@ 舊時王謝豈無家,猶自烏衣瞻日斜。
@ 奕世文章名皖國①,百年人瑞見中華②。
@ 芭蕉已打梵天雨,梔子行開般若花。
@ 積善休云有余慶,滄??幢M究誰差?
注:①正門舊懸李鴻章親筆題“四代翰林”匾。
②1907年11月5日,趙樸初先生誕生于此。
區(qū)區(qū)六尺巷,望古一何盛。名逸九州外,事見黃閣詠①。一紙重千金,干戈弭二姓。于以見先儒,即事敦品行。人情眩義利,道在辯究竟。守死善是道,觸利心不競。以之化成俗,禮讓風斯正。不獨睦人人,亦可達之政。政俗均一理,治國忌強橫。間有某巨公,專己輒自圣。聞亦誦張詩,行違貌加敬。嗜左久成癖,抵死攬權柄。造端斗蠻觸,肆虐過梟獍。種種逆天人,即此豈革命?當其誦詩時,何不躬自鏡??胥5溕瘢菀訅櫭详?。今我賦此游,一言述為贈: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定。副以張公言,了義語無剩。座右宜張之,飲和莫吾病。和實生萬物,物物茂自性。有如是巷樹,株株綠掩映。
注:①姚永樸《舊聞隨筆》: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越用之。家人馳書于都,公批詩于后寄歸,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吳聞之感服,亦讓三尺。其地至今名六尺巷。
秋冬難為懷,古人先我語。龍眠比山陰,劣堪呼爾汝。窮秋遣岑寂,把臂集游侶。負郭殺山勢,驅車逆可睹。連塍積禾稈,谷登業(yè)入庾。蓬雀噪新晴,遺秉飯饑鼠。彌望楓絢紅,屏矗忽若阻。然大壑開,巨靈曾揮斧。犖確入杳冥,谷風侵肺腑。路絕挹前瀑①,一線綴若縷。時當枯水期,崩雪憾未舉②??趶垙V腹,罌巨直何補。想當梅月中,千壑蛟龍舞。拔木走山石,天地盡鼓努。喧聚眾流,勢來莫可御。銀河瀉九派,墮石迸飛雨。潴為千尺潭,百怪生水府。腥風人寒,思之猶栗股。翻然蹈其背,繼覓龍中處③。有亭堪小憩,縛茅豈戴祖④?曲澗溯且長,巨石臥如虎。世無李將軍,怵惕誰挽弩?轉喜清淺水,游鰷布三五。返照潭壁上,摩挲宋題署⑤。前此惜抱翁,流連殊有取。感慨成妙文,刻石惠游旅⑥。吾人尊先賢,寶之非佞古。而此山水情,直可承遺緒。庶尋舞雩樂,深味五斗侮。有如此行游,濁氣借一吐。惜未訪奇松⑦,日色已過午。歸來多余興,轟酒飽雞黍。醉中裁此詩,得無譏鸚鵡。
注:①全瀑分三段,前段曰“前瀑”。②后瀑北面崖壁有隸書石刻“崩雪”二字,年代、作者名姓不明。③瀑中段曰“披龍”。④戴名世曾祖戴震(東鮮)曾筑亭瀑上,名曰“響雪亭”。⑤溪谷崖壁有宋紹圣間游人題刻。⑥姚鼐曾于乾隆四十年七月游披雪瀑,撰文《觀披雪瀑記》。今文已刻石道右,以為觀覽。⑦溪谷盡處有吾邑最大之羅漢松,以日短力竭未及往游。
@ 掠水輕舟驚鳥飛,遠山紅掛夕陽肥。
@ 晚風卷起魚龍影,愁看伊人緩緩歸。
@ 驅車怵入市廛深①,十丈紅塵感不禁。
@ 坐失修眉浮遠岫,只余麻雀噪平林②。
@ 六朝詩興歸清發(fā),百代文心借覓尋。
@ 那得開關北樓上③,臨風懷揖謝公吟。
注:①樓在鬧市區(qū)。②樓四圍多打麻將者。③樓未開放,繞行一周而已。
@ 北郭名山開畫圖①,遮天竹海綠平鋪。
@ 路如楚女束腰細,人似吳牛喘月粗。
@ 嵐氣看扶雙塔立②,花光引坐一樓孤。
@ 敬亭序繼蘭亭序,妙語聯(lián)成美且都③。
注:①山在宣城北五里。②雙塔在敬亭山南麓,建于北宋紹圣三年(1096年)。③社友有掇改蘭亭句以紀游者,詼嘲雜出,殊堪發(fā)噱。
“合肥別劉夢芙先生”
一律并諸公和作,精思健筆,卓有風骨,與時下浮響膚辭者流區(qū)以別矣,爰次原韻卻寄。
@ 大患猶存物外身,新詩起我力依仁。
@ 填胸壘塊輕余子,濟世風騷重替人。
@ 意氣高時欲存魯,霜鋒及處可亡秦。
@ 恰同積月霧霾盡,留對春陽賞本真。
@ 金甌新奠泰山安,盈耳綸音撥置難。
@ 挾纊殊憐三伏暖,吟詩尚怯五更寒。
@ 齊家無處室虛白,蠹國有人顏渥丹。
@ 領略牽絲游戲意,莫成輕命倚危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