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學工作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如何做好教學工作,值得每一位大學教師認真思考。文章介紹筆者在教學與教案設計方面的一些個人體會,以筆者承擔教學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和操作系統(tǒng)兩門課作示例,闡述課程定位、教學內容設計、教案設計和課堂教學4個方面內容,覆蓋一門新課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案設計;計算機基礎教學
0.引言
對于一名大學教師而言,教學工作是首要工作,是其在學校的立身之本。一方面,很多學校都建立了教學評估機制,由學生評價教師上課水平,而且這種評價將直接影響教師個人的業(yè)績考核和職稱評定;另一方面,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講好課和培養(yǎng)好學生也是教師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愿望。如何做好教學工作,是值得每一名大學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般來說,大多數教師雖然在各自的專業(yè)方向上是專家,但是在教學上可能并不擅長,尤其是剛入職的青年教師,非常缺乏教學經驗。事實上,很少有教師接受過專業(yè)的教學培訓,對于如何授課,全憑個人的摸索和鉆研。筆者也曾經經歷過那個階段,在剛開始從事教學工作時,由于缺乏經驗,不知如何上課,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念講義,結果可想而知。經過數年的學習和鉆研,終有小成,在教學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績,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愿與各位讀者分享。
1.課程定位
教師在承擔一門新課教學,準備具體的授課內容之前,首先要了解該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定位。例如,該課程是大學幾年級的課程,有哪些前置課程和后繼課程,每周的授課學時有多少,有無實驗課時等。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為全校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公共選修課,它沒有前置課程,后繼課程包括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實踐等。
其次,教師要深入了解課程的授課對象。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任何一堂課,任何一部分內容,都有難易、深淺之分,而且講課的速度也很有講究,對于其中的分寸把握,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背景的情形下才能定奪。另外,學生的基礎構成往往不是單一的,既有基礎較好的,又有基礎較差的,這就增大了授課的難度。
如何了解授課對象的背景呢?一個簡單的做法是課堂調查。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在第一堂課上,筆者都要進行一個調查,將所有學生按照編程基礎分為4類,然后進行統(tǒng)計。學生編程基礎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在充分了解課程定位和學生特點之后,我們就要為該課程制訂相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個人的觀點是能力比知識更重要,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為目標,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學生的特點是善于學習C語言的語法知識,而且對一些瑣碎的語法細節(jié)很感興趣,但是在解決實際編程問題時能力明顯不足,教師在課堂講解一些算法設計方88db8a49f5e8d621f546ebc476d44c761872dbea6b46b790e82e00a742a52b03面的內容時,學生也表現得很吃力。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制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他們的各種能力,包括自學能力、算法分析和設計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教學內容設計
每一門課程都有大量內容,而學時數有限,因此什么內容該上課講,什么內容應由學生自學,什么內容該重點講,什么內容應一筆帶過,這些都是教學內容設計要解決的問題。
教學內容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內容是為目標服務的。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由于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和算法設計能力,因此教學內容要進行相應調整,少講知識型內容,多講能力型內容。在課程安排中,C語言的語法知識只占課程內容的1/3左右,而編程案例則占課程內容的2/3左右。這些編程案例并不是一些簡單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例題,即為了演示某個語法(如for語句)的使用方法而引入的小例子(代碼量只有幾行或十幾行),而是精心設計的、具有一定難度和工作量的例題,如猜數字游戲、八皇后問題、證券數據文件格式解析等。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編程案例,向學生講解問題分析和算法設計的過程。
教學內容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制訂教學大綱,每一章、每一堂課講什么內容,講多長時間,先講什么,后講什么,都要詳細列出來。教師在制訂教學大綱時要注意,課程內容一定要主次分明,多講重點和難點,少講簡單的、學生自己就能看明白的內容。另外,課程內容要有創(chuàng)新,教師需根據課程的目標和自己的理解引入新的內容,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他人的教學大綱。
3.教案設計
在明確了課程定位,制定好教學大綱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進行教案設計,這是創(chuàng)建一門新課程的最主要工作。這里主要討論3個方面的內容:材料搜集、融會貫通以及教案設計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3.1材料搜集
教案設計的第一步是搜集材料,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在開設一門新課時,如果要從頭開始一頁一頁地設計PPT,那么會非常困難。畢竟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時間也有限,如果每一頁PPT都要親自從頭開始設計,那么既耗費時間,效果又不一定很好。教案的制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搜集盡可能多的相關課程資料,如課件、參考書和習題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制作出高水平的課件。對于筆者而言,在開設一門新課前,要專門花一個星期的時間搜集相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