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小的庭院,鎖著一匹名揚千里的奔馬圖。敞開的木質(zhì)門,側(cè)頭一瞥,一位老人揮墨灑粉,心中遠方的圖景在筆尖的色彩中蕩漾開去。
這曾是徐悲鴻的故居,大畫家,徐悲鴻。而他黃金的歲月如木楔般牢牢釘在這座南風下碧巒疊翠的小鎮(zhèn)。
夜晚的她,張揚,絲毫不低調(diào),但動若脫兔,靜如處子。陽朔,是嵌在碧玉般清秀的桂林的一方小鎮(zhèn)。
青石板路是如何也走不膩的。日光正好的清晨小鎮(zhèn)里躲在各個客棧角落的人們尚未蘇醒。勤勞的小攤販們已擺好推車,等待小鎮(zhèn)漸漸復蘇??諝庵猩v起濃香的蒸汽,串串風鈴聲,伴隨日月同輝的光亮,喚醒這座小鎮(zhèn)。
人潮涌動的時候莫過于傍晚。翠峰在氤氳的光線下顯得神秘而嬌羞,一彎彎江水也隨夜幕的降臨漸涼。西街在山青水冷之意濃時揭開了朦朧的面紗,化身為江水邊翩躚起舞的少女,靈動著,跳躍宛如生命一般炫動的色彩。流光穿過時間,那一刻,當你漫無目的地行走時,才能感覺到內(nèi)心的寂靜與身外的喧鬧之間不斷平衡的奇妙體驗。西街,這般撩動人心,時而又如掩面的琵琶女,含蓄不語,卻于靜謐間聽得“大珠小珠落玉盤”之音。
突然想起母親來了。初次與這小鎮(zhèn)的相遇,其實并非偶然。年少時,由母親帶著走。七八月的陽朔,冒著不時傾盆而落的大雨,我和母親,躲在一方小小的雨傘下,那便是我們的天地了。母親摟著我,亦步亦趨行走于小鎮(zhèn)的青石板路上,路兩邊擺賣著工藝品、零食,古玩的小攤販們在雨中吆喝,母親不時停下來給我?guī)弦粌芍恍湔涞男⊥婢?。那把微微傾斜的雨傘,濕透的母親的衣袖,一輩子刻在我的記憶里。
在母親最美的年華,我的陪伴在記憶里是能夠數(shù)得清的,說來總是愧疚。高三結(jié)束那一年,終于從繁忙的學業(yè)暫時空閑下來,以為可以花點時間陪陪母親,卻不知開往桂林的火車鳴笛聲已催促我繼續(xù)走向人生的下一站。桂林,這座小城,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承載著青春由絢爛、涌動到沉淀的過程,也留下了父親和母親時不時來探望我的足跡。曾經(jīng)的我因為不適應而抗拒這里的一切,母親理解我的心情,便每每在電話里先和我聊起桂林的天氣,它發(fā)生的故事。她說,這是一座多么可愛的小城呀,記得嗎,七年前,我曾說過你會來的,這里這么美,現(xiàn)在的你,何不好好享受這樣的美呢?我的眼里忽然涌出滾燙的淚珠。這座小城原來真的很美,并美好。母親多年前與我的同行,她一直對我說過的話,教我學會樂觀,堅強。生活在心懷希望的人眼里總是不會有絕路的。每一個開學的日子,爸媽總是在站臺揮手相送,千叮萬囑,轉(zhuǎn)眼三年已遠去,一年又一年,白發(fā)已布滿雙鬢。有一次,父親拉著我的行李箱走在前面,忽然行李箱摔到了地上。父親彎腰去扶,很吃力的樣子。我沒說什么,如鯁在喉。當坐在靠窗的位置,他們揮動的雙手在列車緩慢開動的時候,伴隨著面容的模糊,只剩花白的發(fā)還在淚眼中清晰可見。
記起那次到羊城旅行的第一個夜晚的感覺。當我站在高聳的廣州塔俯身向下,萬家燈火閃爍,倒映在寬闊的珠江水面,高樓里的窗格里是戶戶人家,卻沒有一處是我的歸宿??謶指泻湍吧腥绾诎档某彼蛭乙u來,當下只想逃離這個沒有親切感的城市。只有這座南方小鎮(zhèn)的故事依舊,陽朔的每一方閣樓都藏著積淀已久的過往。望著客棧里懸掛的店主人的照片,照片里是她身穿彩色的民族服裝,站立在燦爛的陽光下,身后是茫茫的草原。她說,行走遠了,心倦了,最終還是回到小鎮(zhèn)安居,落葉歸根。只有站在漓江邊,才能感到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屬于自己的。
桂林,并不是我的家鄉(xiāng),但她蘊藏著我的最美年華沉淀的故事,那擺渡的漁夫撐著竹蒿漫溯在漓江水上,動人的歌聲吟唱些許令人遺憾卻不失悠揚、婉轉(zhuǎn)的青春的旋律。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游人沉醉于此處美景的感慨,而我對這里景色的留戀,卻是因為它總能勾起我對往事和流年的眷戀。年輕時那顆似源頭活水般源源不斷的的好奇心驅(qū)使我們馬不停蹄地奔走。即使沉醉于燈紅酒綠的繁華世界,迷失在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他鄉(xiāng)風景中,還是隱隱感覺到,有一片葉子懸于萬丈峰巒之間,懸于心中久久無法落下。停下駐足時,總有種莫名的錯覺,仿佛聽到一陣陣歌聲從遠方傳來,越過高聳的山,飄過清澈的江面,時遠時近。那是比繁華和喧囂更真實的小城的悠揚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