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汽車董事會主席范安德先生,是個經(jīng)驗豐富的領導者,在他進入汽車行業(yè)后,有74%的時間都在為大眾集團服務,直到今天亦是如此
目前,斯柯達在東歐的市場占有率為4%,范安德博士說,有信心讓這個數(shù)字在2015年增長到5%。范安德博士表示,就中國市場而言,在和上海汽車陳虹和張海亮兩位的對話中,我們相互之間都受益匪淺。我們不約而同地希望將斯柯達品牌更加靠近用戶,讓我們的品牌在中國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F(xiàn)在,全新設計語言的開始,對斯柯達品牌來說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在中國,斯柯達會進一步了解用戶,以更為精細的市場劃分確立產(chǎn)品定位。實際上,相比歐洲已經(jīng)定型的市場來看,作為大國,中國的實際購車群體很大,并且年齡都相對較小。因此,斯柯達更關注空間,也就是家庭用車,在整個大眾集團的構(gòu)成中,斯柯達是綠色的,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品牌。
中國市場其實很年輕,當然中國卻是有著悠久歷史的,盡管斯柯達進入中國市場還不到10年,但卻有著很多優(yōu)勢,當然也包括劣勢。其中優(yōu)勢是,斯柯達擁有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因為早在很久之前,斯柯達的汽車就曾經(jīng)踏上了中國的土地,想想那已經(jīng)是77年前的事情了,曾經(jīng)有人駕駛著Rapid到過上海。當然,劣勢就是斯柯達看上去沒有根。
也許大家都知道,斯柯達是一個擁有將近1 20年歷史的汽車制造商,同樣也是是最古老的汽車品牌之一,在斯柯達工廠的26500人當中,有很多世世代代都在為斯柯達工作,兩者之間是有著深厚感情的。在中國也是一樣,看看斯柯達今天的產(chǎn)品便會深有體會,Yeti為中國市場增加60mm軸距,力量感十足;明銳是核心車型,斯柯達不會輕易去改動它。在中國市場上,斯柯達會以不同的視角去決定給中國用戶什么產(chǎn)品,這和高爾夫有些不同。
盡管斯柯達希望中國擁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但是斯柯達仍然在和上汽討論,哪些產(chǎn)品才更有意義。在范安德先生看來,晶銳并沒有得到過多的認可,所以進一步擴大產(chǎn)品也許才是重點,比如SUV就是個不錯的主意。陰銳在歐洲是成功的,無論四門轎車還是旅行車,而在中國似乎也是一樣,但旅行款是否會進入中國還有待考慮。范安德堅持認為,包括A0級產(chǎn)品在內(nèi)的小型車都可能是歐洲消費者的首選,而不是中國,所以就像他曾經(jīng)說過的,斯柯達不會在中國市場銷售低于6.5萬元的車型。
在說到和大眾諸多產(chǎn)品之間的通性上,范安德先生表示,上海大眾有專門的機構(gòu)去解決這些事情,甚至擁有獨立的研發(fā)部門。他們既了解斯柯達,也了解中國用戶,斯柯達甚至可以考慮把力量轉(zhuǎn)移到中國,甚至進行整車研發(fā)。因為斯柯達和上海大眾,已經(jīng)到了可以互相幫助的階段,所以斯柯達也需要走自己的路?,F(xiàn)在,斯柯達就好像學生,而用戶就像是老教授,只有更進一步的相互了解,才能得到我們都需要的產(chǎn)品。明年,范安德先生會帶一款新的產(chǎn)品去中國,那是專為中國用戶打造的,現(xiàn)在可以透露的就是,這是一款明銳的衍生產(chǎn)品,相信在不久后的北京車展上就可以進一步討論這個事情了。
在范安德博士看來,斯柯達也許應該把重心從一、二線城市,漸漸轉(zhuǎn)移到三線城市、甚至四線城市,這樣才會讓中國擁有200萬輛斯柯達的目標得以盡快實現(xiàn)。未來的路斯柯達還是要一步一步地走,客觀的講,以后的增長速度不會太過于突出,但7%左右的增長速度還是值得我們一同期待的數(sh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