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再設計,作為設計領域的一種新的設計方向,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為了加深對再設計的理解,本文對再設計的概念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進一步論述了再設計的基本原則與基本設計方向。在此基礎上,結合再設計實例分析,探討再設計的必要價值。
關鍵詞: 再設計 設計原則 基本設計方向 必要價值
1.引言
過去,人們盲目地沉浸在工業(yè)化與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的成就中,而忽略了它對自然、環(huán)境、資源、能源等所帶來的危害。在承受巨大的代價的同時,人們開始慎重地面對生產生活。設計領域也因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
2000年,日本著名的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Hara Kenya)舉辦了一次名為“RE-DESUGN—21世紀日常用品再設計”的展覽,至此,再設計思想開始出現(xiàn),并受到廣泛的討論。隨著后來設計師們的進一步研究與實踐,再設計開始逐漸成為設計領域的新的設計方向。
2.何為再設計
2.1再設計的概念簡析
再設計,即再次設計又或重新設計,設計要求設計師潛意識地將自己回歸到一切原點,以一種陌生的態(tài)度看待觀察周圍的一切,在現(xiàn)有事物的基礎上,重新定位、重新設計,從熟知的生活中尋求設計的真諦,賦予產品新的生命[1]。
再設計從概念表面來說雷同于平時所說的改良設計,但又本質地區(qū)別于改良設計。它不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或是對原有事物的進一步完善,更強調一切重新來過,例如已有的滿足某種功能的產品通過再設計而形成的新產品,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迥異于人們所熟悉的或潛意識中的產品。產品經再設計可能在造型、色彩、結構等方面突破了以往的常規(guī)形式,而以一種獨特的風貌貼近人們的生活與心理。但再設計并不追求那種由形式、功能與材料等隨意疊加而成的“創(chuàng)意”,而是一種全新的風格,并帶有批判性。
2.2再設計的基本原則
再設計體現(xiàn)的是人類社會對自然、生態(tài)等一切的正確的本質的認識,因而它體現(xiàn)了社會生活主題。就21世紀的社會現(xiàn)狀來說,再設計更體現(xiàn)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因此,再設計需遵循以下原則。
2.2.1遵循3R原則。3R原則為Reducing、Reusing、Recycling[2],即要盡量減少原材料的使用,節(jié)約資源;盡量運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采用統(tǒng)一標準參數的零部件進行組裝加工;盡量使產品后期便于回收再利用。
2.2.2尊重產品原有特性。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廢棄的產品或其零部件而言的,即要求設計師在進行再設計時對廢棄物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保持其原有特性的基礎上,再設計。如果將廢棄物單純地作為材料使用而不考慮原有產品特性,那么在新產品的設計與開發(fā)過程中廢棄物很可能沒有“用武之地”或不能“物盡所用”。
2.2.3選擇性原則。主要包括:材料選擇性原則與獲得材料渠道的選擇性原則。選擇材料時要了解產品的需求,還要考慮到它的使用性能、經濟性、抗腐蝕性、易回收處理性與環(huán)保性能。獲得材料的渠道主要為日常生活與工業(yè)生產,在選擇渠道時應充分考慮它的經濟性、便捷性、可行性與實用性。
2.3再設計的基本方向
2.3.1綠色再設計——節(jié)約資源
綠色設計是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設計理念,主要是針對資源浪費與生態(tài)破壞等問題,旨在追求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3]。因此,再設計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體現(xiàn)社會主題,更加關注材料的選擇、生產加工所造成的資源的浪費、廢棄品的回收等問題,盡可能達到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
日本Doshisha和Panasonic所再設計的產品——揚聲器,如圖1所示,揚聲器中使用了天然材料竹纖維。竹纖維的使用相較于原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能源與資源的使用量與對環(huán)境的污染。
2.3.2技術再設計——提高效率
“英國再設計展覽”展出的Titan Washing Machine,如圖2,其產品總的體積不變,但洗衣量增加了40%,還有配有活動式洗衣機籃。其中所采用的一種新型節(jié)水式“強力噴淋”系統(tǒng)將水一次加熱后通過有源噴射系統(tǒng)實現(xiàn)反復循環(huán)[3]。
摒棄傳統(tǒng)技術,而將新技術合理有效地運用到再設計過程中,從根本上提高產品工作效率。另外,新技術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長產品使用生命周期的、提高資源的利用率[3]。
2.3.3廢棄品再設計——循環(huán)利用
因產品的材料、加工零部件等自身的特點,有些產品被淘汰后還可回收再利用,還有些零部件可再加工投入使用。例如圖3中的礦泉水花瓶,設計者巧妙地給礦泉水瓶套上一個漂亮的外套,便使其變成了一個裝飾性的富有美感的花瓶。
廢棄品的再設計主要采用兩種方式:一種直接重復利用再制造該類產品;一種是運用組合、置換等設計方法,再設計而形成新的產品。這兩種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原產品的使用生命周期,減少了能源資源的消耗,也減少了廢棄物的總量。
3.再設計的實例應用
如圖4,基于健身車動力的新型洗衣機是以健身車和洗衣機作為設計的主體,通過再設計,運用傳動機構連接而形成一種組合型的多功能產品系統(tǒng)。新型洗衣機的工作方式是人力驅動健身車帶動通過鏈傳動前輪帶動后輪,經后輪與洗衣機之間的傳動裝置帶動洗衣機運轉。另外,為了合理利用能量,也可將運動產生的額外能量通過發(fā)電機和逆轉電源轉化為電能儲存到蓄電池中。這樣就可根據洗衣機的轉速需要,利用蓄電池和逆變電源為其補充更多能量。
基于健身車動力的新型洗衣機主要采用再設計中的“加減法”設計與置換設計兩種設計方法。健身車的使用有利于用戶的心肺健康與體質的增強,但人們健身所產生的大量體能卻白白浪費了。家庭洗衣機使得洗衣工作變得輕松而又快速,但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電能。通過再設計將兩者進行組合創(chuàng)新,而形成一個新的產品。一方面采用加法設計方法將健身車的健身功能與洗衣機的洗衣功能相結合,另一方面采用減法設計與置換設計方法,使健身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而供電器使用。
這一再設計實例將節(jié)能與健身相結合,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利用資源達到節(jié)能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們鍛煉的積極性,使得原本枯燥繁瑣的洗衣任務變得愉快而有效率。另外,二合一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原材料的使用,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
4.結語
生活的本身就是設計的起源,而設計歸根結底又是對生活的發(fā)言[5]。隨著設計界的迅速發(fā)展,各種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功能所疊加的新奇的“創(chuàng)意”成為設計師們競相追求的目標,設計開始脫離真正的生活。再設計倡導將一切回歸到原點,以一種未知的態(tài)度看待觀察周圍的一切,從而能夠找出最簡單的形式表達最本質的東西。再設計是旨在解決人類社會所共有的問題而進行一個再認識的過程。再設計帶有一種批判性,但也深刻體現(xiàn)了設計的真正職責:對生活負責、對環(huán)境負責、對人負責、對歷史負責。
參考文獻:
[1]王曉丹.探討“再設計”[J].河南:美與時代,2012.
[2]張勇,徐平.基于可持續(xù)設計思想的產品再設計研究[J].湖南:藝海,2010.
[3]李丹碧林,陶晉,洪華.基于可持續(xù)性設計思想的產品再設計[J].包裝工程,2007.
[4]陳艷彩.從生活中發(fā)想——21世紀日常生活用品再設計[J].包裝學報,2010(4).
[5]原研哉著.朱鄂譯.設計中的設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重點項目(項目編號:12SSJCXZD19)。
通訊作者:邢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