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三試卷講評課上,就題論題、“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普遍存在,師生一直處于“老師講答案、學生抄答案”的高耗低效的狀態(tài)。對此,本文提出從動機激發(fā)策略、思維碰撞策略、頭腦風暴策略、交流互動策略、反思歸納策略等入手,探索如何進行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 高三試卷講評課 有效教學 實施策略
試卷講評課是高三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彌補知識漏洞、規(guī)范解題過程、開闊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高考復習成敗的方向標和指揮棒。如何改變就題論題、“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克服“老師講答案、學生抄答案”的高耗低效的教學行為呢?筆者從動機激發(fā)策略、思維碰撞策略、頭腦風暴策略、交流互動策略、反思歸納策略等入手,探索如何進行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
一、動機激發(fā)策略:布置自主訂正,激發(fā)主體意識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知識和經(jīng)驗積極構建的。試卷講評是一種回顧反思性的教學活動,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難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試卷講評課前教師應及時布置學生進行自主訂正,引導學生從厘清題目的知識脈絡、分析錯誤的原因、再次嘗試完善解題過程、整理未解難題等方面進行課前準備,讓學生“打有準備之仗”,帶著想法和問題參與到試卷講評課中來,參與到試題分析、查錯糾錯和完善解法的過程中來,讓學生成為試卷講評課的主體,讓試卷講評課充滿生命和活力,進而提高講評的有效性。
二、思維碰撞策略:暴露思維過程,完善方法體系
在一般的試卷講評課中,教師往往將錯誤率比較高的題目當成講評重點,一邊講解一邊板書解題過程,反復強調應注意的環(huán)節(jié),不厭其煩地教育學生不能再犯類似的錯誤。但實踐證明,這樣的講評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平時對考查的知識點并沒有真正掌握透徹,似是而非,時對時錯,考試時更是憑主觀臆測或平時經(jīng)驗解題,因而同樣的錯誤仍時有發(fā)生。因此,教師講評時要善于運用學生的解題錯誤,不惜浪費一些寶貴的時間,引導學生大膽地展示各種典型錯誤,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組織同學們針對暴露出來的錯誤,認真討論、分析、交流自己的糾錯心得,讓學生在各種思維的碰撞過程中,再次明確試題考查的知識聯(lián)系,抓住解題的突破口,總結解題規(guī)律,積累解題經(jīng)驗,掌握解題技巧,完善解題方法,進而形成方法體系。
教師: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學生二:上述解法是片面的,因為它只是從形式上驗證了f(1-x)=f(x),而忽視了對函數(shù)定義域的研究。應先確定定義域的對稱性,若關于原點不對稱,則為非奇非偶函數(shù);若關于原點對稱,再探求f(-x)與±f(x)的關系。
教師:判定一個函數(shù)的奇偶性,既要考慮函數(shù)定義域的對稱性,又要探求與的關系。這道題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對概念的理解要全面,不能單憑主觀臆測或平時經(jīng)驗來處理,否則是要犯錯的。其實函數(shù)的奇偶性還有幾個經(jīng)典的例子,同學們了解過嗎?列舉一下。
教師如果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典型錯誤,就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試卷講評的時效性和實效性。
三、頭腦風暴策略:善于拓展變換,激發(fā)思維能力
高考考查的知識點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知識點考查的角度、題目的條件、設問方式、問題環(huán)境等卻是十分靈活的,許多考題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因此,教師在試卷講評中要善于揭示問題蘊含的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利用典型試題的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難題巧解等方式,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擴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加深對知識間緊密聯(lián)系的理解,增強探究能力及意識,使學生能夠抓住試題的本質,以不變應萬變,達到“解一題、會一串、識一點、通一片”的效果。
教師在把握整體的前提下,側重以某一條件作為突破口,通過幾種變換,指導學生把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問題研究透徹,避免“題海戰(zhàn)術”,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通過變換,學生會思維活躍,充分調動積極性,拓展思維,提高解題能力和數(shù)學素質。
四、交流互動策略:倡導交流互動,打造活力課堂
教學過程是生動可變的。課堂上教師有效地與學生溝通,有效地引導生生互動,是實施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試卷講評課中,教師認真做好教學過程設計,從考試質量分析、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典型例題講解、小組合作探究、教學回顧小結等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搭建師生、生生交流互動平臺,營造平等、包容、鼓勵、合作、分享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勇于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樂于敞開心扉分享經(jīng)驗教訓,善于吸收不同的思想觀點。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最積極、最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發(fā)揮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最終才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只有這樣,才能把課堂的寶貴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切實提高試卷講評課的實效性。
例3:已知二次函數(shù)在y軸上的截距為3,對稱軸為直線x=-1,在x軸上截得線段長為4,求拋物線方程。
五、回顧反思策略:強化反思意識,鞏固講評效果
數(shù)學家喬治·波利亞指出:“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僅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題之后的回顧?!睂Σ煌膶W生來說,每張試卷重點、難點和易錯點都不盡相同,所以試卷講評課后的反思總結對每位學生來說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利用學生的思維慣性,引導學生在思想方法上做進一步的小結和反思。教師要指導學生反思、歸納題目主要考查哪些知識點和公式?如何實現(xiàn)從題設條件到最后結論轉化?選擇哪條途徑?解題的關鍵在哪里?是否還有其他更簡便的解法?所得結論是否可靠?能否對題設條件與結論進行變換?能否推廣當前命題得到更一般的結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解題過程中的認知誤區(qū)、思維盲點及成功之處,及時彌補、調整和完善自己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提煉解題規(guī)律,優(yōu)化數(shù)學思維,最終實現(xiàn)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當然,增強反思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xiàn)的,教師在平時的模擬測驗的講評課中,要始終堅持做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有評價,全方位、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讓學生在反思中感悟數(shù)學的博大精深,在反思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成就感,在反思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高效的試卷講評課需要教師始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的原則,精心設計試卷講評內容,善于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努力追求試卷講評的優(yōu)質高效。
參考文獻:
[1]吉裕艷.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煥發(fā)試卷評講課的生命活力[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2,10.
[2]侯軍.談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策略[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2,10.
[3]張興國.提高高三數(shù)學復習有效性的幾個著力點[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