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多年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很多行業(yè)出現了嚴重的供應過剩。供應過剩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企業(yè)的銷售受阻、低價競爭、利潤下滑。你可能會向上游壓低采購價格,對內削減生產成本,對下游節(jié)約營銷支出,如此必然導致產品價值感下降,你將陷入新一輪的惡性循環(huán)。
聰明的你也許會選擇以創(chuàng)新尋求市場突破,或者創(chuàng)新產品概念,或者在渠道上尋求跨界,或者進行品牌升級,或者在終端營造獨特的購物體驗。然而,產品概念、渠道模式和品牌訴求很容易模仿,終端設計也會被抄襲,最終,你難免會步入升級了的新一輪同質競爭。怎樣擺脫如影隨形的同質競爭?
菲利普·科特勒告訴我們,你不能僅僅把顧客視為消費的人,應把他們看作具有獨立思想、心靈和精神的完整的人類個體。你可以從人類根本、共性的心靈和精神需求中找到與自身品牌使命的結合點,在不斷營銷品牌使命的過程中,推動一場社會文化變革,尋求人們在心靈和精神上的共鳴。比如,倡導綠色供應鏈,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肥胖、睡眠等社會問題,等等。文化對人的影響最深刻、長久,深入人心的社會文化變革能給你帶來深度差異化。當然,一家企業(yè)的能量有限,你需要以競合的思維尋找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社會文化變革。
在推動社會文化變革的人文營銷中,產品、渠道、零售、傳播等營銷要素創(chuàng)新有了共同、清晰、不變的方向——向人們營銷品牌使命,引發(fā)心靈和精神共鳴。這樣,你的營銷活動更容易形成合力和積累。不過,僅靠推動文化的變革獲得深刻差異化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通過難以復制的供應鏈向人們輸送產品和服務。
供應鏈是指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各相關者的連接或業(yè)務的銜接,隨著每個供應鏈節(jié)點上參與方的日益多元,已逐漸形成復雜的鏈網結構。供應鏈上某個節(jié)點的創(chuàng)新很容易被復制,但整個供應鏈系統(tǒng)卻很難被復制。
通過精細化的供應鏈管理,你可以掌控核心部件和原材料的優(yōu)質供應商,可以實現生產加工的優(yōu)質、高效,可以針對小眾需求實現定制生產,進而輸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高品質產品。同時,在營銷鏈條上,你可以精選最適合自己的傳播公司、媒體、渠道商、物流公司等合作,給消費者留下持續(xù)而獨特的品牌認知和消費體驗。先進的供應鏈系統(tǒng)不僅是你最難以復制的關鍵能力,還是你進行人文營銷的重要支撐和信任狀。
總之,要實現深度差異化,你需要在前臺營銷品牌使命,在后臺不斷優(yōu)化供應鏈。當然,如果你的供應鏈足夠優(yōu)秀,僅通過傳播供應鏈也能讓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眾不同。